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兴城

[游记]兴城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古城逸事 > 日志 > 兴城简介

2007-02-21 | 兴城

标签:古城 全图 滚轮 军事 袁崇焕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以来,先人们出山海关,沿渤海岸边的平坦沃野,开辟出一条二百余里的狭长通道,把美丽富饶的东三省和中原大地紧紧的连结起来,这便是著名的辽西走廊。

汉末名相曹操征乌桓,策马扬鞭,东临碣石,踏上了辽西走廊的这片土地,写下了那首气度恢宏的诗篇《观沧海》。

公元990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下令在辽西走廊设置郡县,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兴城“这个名字。

明朝建立以后,辽西走廊成为连结馆内外的生命线,沿线广设屯堡烽燧,派驻大量军队,开辟辽东驿站,修筑宁远卫城。宁远城建成后,即成为辽西走廊上的一座军事要塞,围绕宁远城,明王朝与元朝残部和女真后金前后进行了三百余年、大小百余次的拼搏厮杀,上演了一场场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悲壮剧目。

明清两朝六百年来,一直把这座古城作为辽西走廊上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明设卫治,请设州治,强化城防,修缮官府,整治交通,发展商贸,建设庙宇,设置书院,创造了昨日的历史辉煌。

地杰人灵,兴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孕育出一大批历史名人,有赤胆忠心、英勇善战的军事家,也有经纶满腹、维地经天的政治家和学者。明朝刑部尚书陈寿,身居要职,一生廉洁,刚正不阿,鞠躬尽瘁,深的民众的拥戴,在宁远城建有三座碑坊;蓟辽督师袁崇焕临危受命,单骑出关,誓死抗清,凭城苦战,大胜努尔哈赤,在这里谱写了明朝抵抗清军入侵最壮丽的篇章;辽东祖氏军事集团的骨干祖大寿和祖大乐兄弟,在这里读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一代枭雄吴三桂从这里起步,演绎出明清两朝举世震惊的几次大事件;民国议长吴景濂、直隶省长王承斌、奉军名将郜汝廉,也都是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历史是面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地处辽西走廊中段的这座千年古县、六百年古城,积淀着丰厚的古文化底蕴,是历史留给今天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建筑学家可以看到浑然天成的古城石坊,军事学家可以追忆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历史学家可以考察波澜壮阔的社会进步,经济学家可以分析绵延不绝的起伏兴衰,社会学家可以审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民俗学家可以赏阅古巷古宅千姿百态的生活图景。

2006年5月2日,一个阴雨朦朦的天气,我和儿子重新回到了历史的记忆当中......

这个是古城景区门票价格公示板,我选择了通票,六个景区,到每个景区都要在票上打孔,可是由于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有两个景区跟本无人看守,还可以再去一次,好像占便宜了,嘿嘿。

图片附件: S6000050.jpg (2006-5-7 15:25, 73.54 K)
兴城古城位于出山海关东北百余公里处,是中国现存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古城。1942年明王朝宣德皇帝批准设立宁远卫城。驻守在这里的总兵巫凯、都御使包怀德、宁远卫指挥使刘斌从军事防卫角度出发,选择了三面环河中间略高的一块开阔地,用了两年时间修成了那有城、外有廓、中间有护城河的宁远古城。

兴城古城在选址上,还充分运用了“风水学”理论,使它座落在背依龙脉、两水分流、砂山环抱的“穴”点之位。城北十里,自东向西有首山、窟窿山、西砾山、九龙山连绵百里,山势起伏,蜿蜒西去,如一条巨龙,正是风水学中的“龙脉”;成东南十二里,是辽阔的渤海湾,城东西一里左右各有一条河流,环抱古城,具有双重水脉;古城之左右首山和峡山,右有黑风山和铁马山,是理想的“砂山”,形成左右环抱之势。

传统的宇宙观点“天圆地方”还占有统治地位。所以兴城古城做成正方形,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这同平遥古城做成龟形处于同样的哲学理念。龟位长寿动物,以龟形建城,取之长治久安、益寿延年之意;兴城古城以方形建城,取其大地沉稳、永无销毁之意。在整体布局上,兴城古城采取了南北向和东西向各有一条中轴线,两条中轴线在古城正中交会,兴城城市的中心点,沿两条中轴线,形成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构成古城独特的方形城廓、十字大街、鼓楼居中,均衡对称的基本格局。

鼓楼的楼座呈正方形,为青砖所砌,高如城墙,楼座十字券洞各通四街,楼座上面有两座楼阁,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卷棚顶。周围有围廊,每面六柱五间,朱廊画栋,飞檐凌空。楼座西壁后侧又小门,沿石阶上攀,可登入楼座,进入一层;通过木质窄梯.,可登上二层。在鼓楼上俯瞰全城,只见四面城墙围成一体,四座城门雄踞四方,给人雄伟壮观、固若金汤的安全感。鼓楼是明代城防的指挥中心。

南城门:延辉门

图片附件: S6000048.jpg (2006-5-7 15:25, 52.63 K)
东城门:

图片附件: S6000070.jpg (2006-5-7 15:27, 43.83 K)
鼓楼以及鼓楼内的大鼓

图片附件: S6000102.jpg (2006-5-7 15:30, 55.48 K)
图片附件: S6000110.jpg (2006-5-7 15:32, 54.34 K)
可惜不能从空中拍下古城全景,大家发挥想像了吧。

袁崇焕任监军的时候,对经过200多年风雨剥蚀和1568年大地震后的古城进行了修复: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城基)广三丈,上(顶部)二丈四尺,起底条石七层,土下二,土上五,每五尺一横丁,已修者加砖四进,未修者加砖六进,俱需灰浆灌满。并设计了城楼、瓮城、护城河。沿城墙走一圈,以我和孩子的速度,需要一个半小时或者更多。
宁远城筑成之后,袁崇焕在兵部尚书孙承宗的支持下,请调了十一门红夷大炮。红夷大炮是当时英国人研制成功的一种早期加农炮,具有“身管长、管壁厚、弹道低伸、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优越性”。由于这种大炮是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得,而葡萄牙人又多红发,所以称为“红夷大炮”。
在修复城墙的时候,根据使用红夷大炮的需要,在城四角各筑一座附城炮台,三面突出墙外,在炮台上安放红夷大炮,即可形成交叉火力,又扩大了设计角度,其射界科达到270度以上,即可以轰击远处奔来的骑兵,也可以侧击近处穴居之敌,便于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

图片附件: S6000068.jpg (2006-5-7 15:26, 51.48 K)
图片附件: S6000053.jpg (2006-5-7 15:26, 39.44 K)
图片附件: S6000064.jpg (2006-5-7 15:26, 34.09 K)
1626年正月,后金统帅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精兵直奔宁远孤城(当时广宁至山海关四百里地域,只有袁崇焕统兵坚守宁远城),经过三昼夜的激战,努尔哈赤满含忿恨返回盛京(沈阳),于当年八月郁闷而死。
第二年,皇太极为报复仇,率领十五万大军渡过辽河,连下大小凌河二城,围攻锦州和宁远。袁崇焕和重将领浴血奋战,迫使皇太极撤军回沈阳。
宁远城两次的失败,使皇太极不得不绕道蒙古,于1629年在大安口攻入长城以内,拿下遵化。袁崇焕率领辽军铁骑星夜赶往关内,经过一个月的苦战,打退了皇太极的进攻,捍卫了京师的安全。
然而,崇祯皇帝却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又兼阉党诬陷,一代抗清名将,蒙受不白之冤而死。从此告别了他苦心经营八年的宁锦防线,告别了他亲自规划督建的宁远城,结束了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他那智勇过人的胆量卓识、忠贞不渝地爱国情怀、名垂青史的不朽业绩,还有数百年后真相大白的千古奇冤,都牢牢地镌刻在宁远古城墙上。

转自:http://guchengyishi.blog.sohu.com/34775337.html2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