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色香味齐全的小印度 |
[游记]色香味齐全的小印度 |
2007-07-31 |
48.色香味齐全的小印度 (一) 前几天,我跟一位网友谈到印度的宗教语言文化,很想去那里找点视觉的东西,加深他对印度的了解,今天,我抽得空闲,便带了相机,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小印度,再一次亲身体验印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分享印度人过年的气氛与喜悦。 新加坡有四大种族,它们是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亚欧混血人。印度族大约占7.7-8%,它们的祖先来自印度,在早期,这些飘洋过海的印度人来南洋谋生,后来,他们的子女就在小印度这里生根落叶,繁衍下一代;而华人住在牛车水,马来人住在马来村,这三大种族各自为政,互不相扰,直到后来政府推行种族和谐政策,马来、印度和华人才结束割据居住的局面。 在外表上,你不难发现,南印度的皮肤较北印度的黝黑一点;印度人大约有20多种语言,新加坡大多数的印度人说淡米尔语,在宗教方面,印度人的宗教主要有兴都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锡克教,犹太教等等,在新加坡,兴都教是印度人的宗教。 印度人把牛当成崇拜物,他们不吃牛肉,这是因为他们知道牛的美德,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因为牛终日在田间劳作,却不曾有抱怨。人们每天享用的奶酪也是母牛提供的。印族人感激牛辛勤劳作以及宽容的精神,并因此奉牛为崇拜物。当你要踏入寺庙,身上绝不可有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否则,会被视为犯了禁戒。 说真的,只有带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来小印度,你才能慢慢地发现印度文化的魅力。外表上,小印度很"印度",在这里,印度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印度风格的房子也是随处可见,但在精神上,小印度所体现的却是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的精神风貌。 因为,在小印度的不同角落里,你总能窥探到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色:开金店的老板是华人,铸造首饰的师傅是印度人,伙计是华人,卖莎丽的是印度人,卖印度服装的却是回教徒。 (二) 今年的十一月一日是屠妖节(DEEPAVALI),屠妖节又称之为灯节 Festival of Lights。屠妖节标志着印度新年的到来,通常用屠妖节亮灯仪式(Deepavali Light-up)来庆祝。在屠妖节期间,印度人虔诚地去寺庙做祷告和感恩,小印度(Little India)是印度人聚居的地方,所以,一到屠妖节,这里的街道用彩灯和花环精心装饰,再加上五彩的拱门,拱门的两边有两只可爱的小象,这是印度人的吉祥物,让人觉得这里是色彩缤纷的世界。 屠妖节除了是印度人的过年 …… |
原始链接:http://009bbs.com/html/diary/174.htm |
转自: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