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仙人台游记 |
[游记]仙人台游记 |
2007-07-16 17u.com |
仙人台游记 五月三十一日,好友相约,一行四人(朱运驰、冯建生、段海山和我),自带干粮,驱车(骑自行车)徒步,去郊外小游,目的地,英圻交界处的“仙人台”。晨5时起床,一切准备就绪,6时准点从东门大桥出发,途经英山的百仲桥、野猪河进入圻春的田桥、大同、大湖,由此上山,中午12时在仙人台茶场进餐,品偿的是我们自带的百家饭,在又饥又渴又累的情况下,品偿出的味道自然是极佳的。 小憩片刻,13时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入攻坚阶段,这段路是最陡的一段,坡斜面达45-50度,头顶烈日,推着笨重的自行车,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每走50-100m就要稍作停顿,喘口气.据当地人说:这段路只有6公里,但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小时,15时我们才到达山顶. 休息片刻,就去登"仙人台"的光明顶.仙人台的主峰海拔1176米,<蕲州志>记载,“仙人台,在州北二百一十里,以名魁山、旋螺山,有九十九峰,高若列屏,横亘州北,陡其巅,可极目千里。” 山顶南向有一长方形天然石台,体积约十余立方丈,台面及其四周均如刀削,石台西边有一座巍巍石庙,相传建于清乾隆年间,自四周墙壁至顶端,全用方形石条砌成,长8米,高六米;石厅内矗立着四根石柱,大厅周围刻有数百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型浮雕佛像。庙门刻有对联:“眼光俯视大千界,心地高悬第一峰。”相传此地为著名禅师刘五、刘六修炼羽化登仙之所,故名仙人台。山顶东向建有大殿,因时间关系,不能久留,没有一一浏览. 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后,我们又踏上了返回的路程.按照事先的约定,不走原路,就从仙人台的西面下山.16时我们又准时起程了,下山路也很难走,绿色灌木,郁郁葱葱,高大茂密,羊肠小道,陡峭十八弯,空手走都要留神,稍不注意就会摔下山沟,我们还要提着自行车过沟沟坎坎,就可想而之了. 从仙人台到英山的南河镇,共用了3个小时,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徒步走,只有到了王家道村才开始骑车而行.19时从南河镇返回城关.一路走来,可累坏了我的臀部,实在疼痛难忍的时候,就下来走一段,好让臀部稍作休息.也难怪臀部痛,我们算了一下路程,全长约有85-90公里的行程. 到家后,几乎晕倒,站都站不稳,究其原因:平时的活动强度不够,陡然加大负荷确实有点受不了。 仙人台道教武术 独门剑法 道可道,非常道!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72227.html3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