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加坡、马来西亚游记(1)

[游记]新加坡、马来西亚游记(1)

2007-07-16    sina.com.cn

新加坡、马来西亚游记 程易
自从1996年冬天陪夫人和儿子去了一趟泰国以后,我再没有陪夫人出国旅游。可是在这期间,她和儿子去了一趟欧洲,我也先后去了欧洲和港澳。这次不知道动了哪根神经,我希望陪夫人出国度几天假。
本来我希望她自己约朋友去香港,后来想了想,我们都没有去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便决定去走一趟。
2003年9月20日深夜,我们随中国旅行社一道登上了飞往新加坡的航班,开始了为期6天的新马之行。
现在的旅行社也真会算计,连来带去一共100小时(20日晚上11:40——25日早晨7:00),他楞给我们报成“6日游”。随他便吧,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新加坡是我梦寐以求的国家。早就听说它是个花园城市(国家),在中央电视台的旅游节目里也多少知道一些信息。但是新加坡的发展之快令我好奇,总想亲自考察一番。再说我以前曾经三次去泰国,都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去成新加坡,这次总想弥补一下这种遗憾。
9月21日早晨5:35,天刚刚放亮,我们乘坐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波音757飞机就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此时地面温度是24摄氏度。
樟宜机场位于新加坡陆地的最东端(从上图看就是右边的那个黑点),借着晨曦,看见飞机低低的越过海面,刚刚进入陆地就着陆了。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国度,办理入境手续很简单,没有多大工夫,我们一行20人全部顺利入境。地陪王小姐是个孕妇,挺着个大肚子已经等我们多时了。
新加坡梵语为狮子城,简称狮城、星城。它面积很小,只有639平方公里。据导游介绍,新加坡长40多公里,宽23公里,高速驾车不足30分钟就开出国界、绕整个新加坡的所有主要景点也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新加坡人口约320多万,人口密度4820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北京的822人(1382万人/16807平方公里),但是低于香港的5952人(650万人/1092平方公里)。民族结构为: 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语言: 马来语、英语、华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北纬1度,典型的热带国家,离赤道仅138公里。北隔柔佛海峡,藉1056米的长堤与半岛通连,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我一直自认为地理知识不错,这回我才知道——差远了,连新加坡在热带、离赤道很近都不知道。
到了新加坡就等于到了赤道。这回我有资本吹牛皮了。 新加坡的气候温暖潮湿,在平均最高气温摄氏31度与平均最低气温摄氏23度之间只有微小的变化。这对喜欢日光浴、游泳、帆船和其它水上运动的人来说非常理想。但对那些不喜欢热带气候的人,可能感觉会发闷,但是远不像想象当中的热带气候那么可怕。也许是因为新加坡属于海洋性气候吧。
新加坡的降雨几乎是终年不断的。从11月到1月的季风季节里,降雨更为集中,在那期间,暴雨常常突然而至,不过,通常暴雨也都很短暂。
早餐是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偏僻的小餐厅吃的,完全是中式早餐——粥、花卷、榨菜,倒是挺顺口。坐了一夜飞机,肚子早空了,大家狼吞虎咽,一会就杯盘狼藉了。早餐后,在导游王小姐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新加坡旅游的第一站——新加坡最高峰。
王小姐说带我们去爬山,而且是新加坡的最高的山。刚开始真把我吓了一跳——刚刚坐了6个小时的飞机,谁有兴趣爬山?后来一想,不对呀,没听说新加坡有什么山呀。王小姐看着我们有些木纳的表情,接着问:
“你们猜猜这座山有没有10000——?”她没说单位是米还是尺。
“哦,肯定没有10000米了,世界最高的山峰也就8000多米嘛。”她自我解释。
“那你们猜猜有没有1000米?”她又出难题。
“肯定没有!”我喊道。
“告诉你们吧,102米,有30层楼高。但是不用你们爬,坐旅游车可以一直登顶。”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确实是新加坡的最高峰,在这里可以鸟瞰半个新加坡,包括远方的大海。我对这个山包不感兴趣,到是真佩服这个司机——他耍弄着这个40多个座位的大“奔驰”好象我开小“奥拓”一样自如。最令我佩服不是往前开,是他的倒车技术。他的“奔驰”可能长了“后眼”,居然在离后面一个灯杆30厘米的地方停住,否则我真的要喊出声了。
这座小山实际上是一个新加坡历史的介绍馆,占地面积不大,有许多浮雕,介绍着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
新加坡的历史是一部充满香料贸易、海盗传奇、殖民色彩及成长血泪的瑰丽史诗。公元七世纪时,新加坡名为「海城」,是苏门答腊的古帝国斯里佛室王朝的贸易中心。新加坡半鱼半狮的象征
- 鱼尾狮
(Merlion),象征了新加坡从小渔村蜕变而成今日的现代都会,以及狮城传说的由来,也为淡马锡(Temasek),这个古老海城的新加坡历史作见证。  新加坡这个名称是由
「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谓「狮子城」衍生而来,相传是一位苏门答腊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岛游历时,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样的野兽,描述为「行动敏捷而美丽,艳红的身躯,漆黑的头」。王子显然非动物学家,因为他所见的野兽可能就是头狮子。但由于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词藻,这个13世纪时的名称便一直延用至今。 
一世纪之后,「新加普拉」成为兵家互争的战场。战争的结果并无明显的赢家,新加坡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战后新加坡被各方所遗弃,房屋全毁而沦为丛林,从此沈寂隐没直至公元17世纪。 
新加坡的再度被发现是在公元1811年,一百名马来人在其首领田缅刚的带领下,在此地落户。八年后,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陆,他认为纵使当地海盗猖獗,新加坡仍是一个最理想的英国海外贸易据点。 
莱佛士将新加坡建设成为自由港的理想逐步实现,其后的110年间,新加坡蓬勃发展,许多辛勤工作以追求个人幸福的移民,更视新加坡为理想中的亚洲天堂。之后,战争爆发,日本入侵新加坡,梦想幻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新加坡的命运,新加坡人决定脱离英国寻求独立。 
公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愿望顺利达成,继而推举剑桥大学毕业的律师李光耀出任第一任总理。 
公元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北婆罗州(今沙巴)和沙劳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此联邦由马来亚总理东姑拉曼提议筹组,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公元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独立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 
廿多年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将新加坡建设为亚洲的观光、商务和金融中心,因此在教育和技术训练课程、投资策略、航天科技和环境政策的发展,均不遗余力。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46平方公里,却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一座可供69多家国际航空客机起落的国际机场,每年出入人次超越2,500万人次。 
新加坡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主要交易产品有锡、橡胶、椰子、石油、米、木材、黄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银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国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京银行等,皆以先进的通讯设备,连络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汇交易中心。此外,每日平均12000名的观光客,也使新加坡成为国际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从山包上下来,我们又来到著名的鱼尾狮公园。过去游客最熟悉的新加坡地标—鱼尾狮已经迁移至浮尔顿一号新家了!2002年正巧逢它的三十岁生日,新加坡旅游局在九月十五日盛大举行的乔迁落成典礼当天,邀请到三十年前曾为旧鱼尾狮主持过启用典礼的李光耀资政,再次亲临现场。新鱼尾狮公园的落成,是游客访新加坡时的最佳拍照地点。

鱼尾狮自1972年诞生于新加坡艺术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来静静地屹立于新加坡河口,守护着海上来往的船只。狮头代表传说中十一世纪三佛齐王国的圣尼罗乌达玛王子在踏上这个小岛时所发现的一头狮子,鱼尾象征着古城淡马锡
(爪哇语中海洋之意),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鱼尾狮整体代表着狮城热情迎宾的象征。但由于1997年的滨海公园桥启用之后,位于旧址的鱼尾狮再也不能眺望滨海湾,为此,新加坡旅游局花了两年的时间,比较九个地点后,选择了离旧址120公尺的「浮尔顿一号」作为鱼尾狮的新居。

新鱼尾狮公园占地2,500平方公尺,面积是以前的四倍,游客前来至此,将可从鱼尾狮正面的看台上取得完美的拍照角度,纳入鱼尾狮身后的是有古希腊列柱的浮尔顿酒店与金融区摩天大楼所连成的背景。由于清晨时鱼尾狮看台上可以看见海面浮出的日出美景,
「鱼尾狮的日出」将会成为公园的一大卖点。

此次的搬迁及翻新共耗资新币七百五十万元
(约新台币一亿五千万元),新的看台可同时承载300人,亦可变成能容纳200名表演者的露天舞台;鱼尾狮的底部也改由美丽的蓝色玻璃水波组合而成,在夜晚灯光的映射下,鱼尾狮即幻化为浮在水蓝色海面上的景象,极为美观。新的鱼尾狮还设定有两种强度的喷水装置:最强的水柱,射程可达15公尺,但若露天看台上有演出的时候,鱼尾狮的水柱可减弱至8公尺。今后前往鱼尾狮公园的游客将有机会同时欣赏到灯光下的鱼尾狮美景及户外表演活动!

游客前往至新鱼尾狮公园时,可搭乘地铁到莱佛士坊站(Raffles
Place)下车,再步行约10分钟即可抵达鱼尾狮公园,或者可以利用新加坡河水上交通系统,享受新加坡河的沿途风光。新鱼尾狮公园附近的著名景点有国会大厦、最高法院、政府大厦等殖民时代的欧式建筑,位于河口对岸的滨海艺术中心
(于2002年10月12日开幕)
也是值得一游的新地标建筑物,其它如老巴剎、浮尔顿酒店、浮尔顿一号则是用餐时的最佳选择。

新加坡在50年代基本是个转口商港,生活条件较差,失业率高。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收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新加坡经济取得了显着的增长:6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8.4,70年代为9.4,80年代为8.2。1984年下半年曾有过“结构性过剩”,经济急趋衰退。1987年经济全面复苏。1988年经济增长率创15年来最高纪录,达11,1989年为9.2,1990年是8.3左右。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330新元(440美元)提高到21658新元(相当12300美元),居亚洲第二。经济持续增长,“已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地区充满活力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中心”。
在工业方面,主要为制造业,电子电器、炼油、船舶修造是制造业的三大支柱。有固定资产220亿新元,外国投资占65。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近10年从事高科技专业人员增长12倍。电子电器业是最主要部分,现在的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上电脑磁盘和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国。1991年年就已拥有大中型计算机6000多台。其次是炼油业,新加坡是仅次于美国休斯顿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每日炼油为110万桶,石油产品的90以上供出口。船舶制造包括修船、造船和钻油台建造,是苏伊士运河以东、日本以西的最大船舶修造基地和仅次于美国的钻油台修造中心。除制造业外,还有纺织、交通设备、建筑等行业。工业产品出口占新加坡外汇收入总额的50。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9500公顷,占国土面积9.5,粮食全部靠进口。
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来源之一,2000年来新加坡考察、旅游人数达500万人次、出入境人数达到2500万。
新加坡是亚洲东南部的一个热带岛国,宜人气候、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和高覆盖率的绿色面积,给新加坡带来“花园式城市”的美食。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治安之佳享誉全球,任何时候,游客都可以安全地在街上随意游逛。安全、干净、翠绿的新加坡每年都吸引着2500万人次以上的游客,到此享受多元化的旅游情趣。
新加坡在重视对历史遗迹和风景游览地的修缮保护同时,不断地增辟新的旅游项目吸引旅客。坐落于青山翠林之间的裕廊飞禽公园,拥有世界各地超过600种不同品种的鸟类,总数超过8000只。里面还有辉煌壮观的企鹅宫,世界最高的人造瀑布,世界最大的步行鸟舍和东南亚最大的珍禽屋。这里的鸟儿都是歌唱好手,在鸟语花香中享用早餐,是这里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全开发式的新加坡动物园,不设栅栏和兽笼。游客们可乘坐老式蒸汽火车浏览日间动物园,尽情领略1600多只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世界首创的夜间野生动物园体现了野生动物夜生活的生活形态,别具一番趣味。
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在新加坡住,所以也没有机会欣赏克拉码头的夜景了。
新加坡是一个法制国家,对违法者的惩罚非常严厉,据说目前还保留着鞭刑。一鞭下去皮开肉绽,三鞭下去会要了小命。所以,新加坡的治安很好。  新加坡很干净,一方面是人们的综合素质高,另外一方面是重罚。在新加坡,乱丢垃圾最高罚款新币2000元,屡犯者除罚款外,更需承担清洁公众地方的社会服务。据说谁乱丢垃圾,会被穿上绿色服装,扛一把扫帚去扫街。为保持地方清洁,新加坡严禁进口,销售及拥有香口胶(合理私人使用数量除外)。
政府禁止在机场范围内给予工作人员小费,亦不鼓励游客在加收服务费的酒店或餐厅里付小费。
在公共汽车、地铁、电梯、戏院、餐厅、冷气购物中心及政府办公大厦等地方均禁止吸烟。
吸烟只能到没有屋顶的地方去,这招使大部分中国游客不习惯。
交通运输是新加坡的三大强项之一,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8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船务公司的船只使用此港。1989年停靠新加坡港的船只共3.6万艘次,货物吞吐量为3.9亿吨。新加坡是联系欧、亚、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所达国家53个,城市101个。樟宜机场是最大的机场。公路全长2600公里。铁路只有一条主干铁路线,从南至北贯通全国。
金融业是新加坡的另一个强项。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1988年就已经有商业银行134家,其中外国银行12家。除商业银行外,新建有证券银行、金融公司、贴现公司、财务租赁公司、国际金融交易所等金融机构。
对外贸易是新加坡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他和金融、旅游形成新加坡的三大经济支柱。主要进口产品为原油、机械设备、工业原料和食品等,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化工产品、电子电器、纺织品等。主要转口产品为橡胶、木材、石油钻探设备等。美国、日本、马来西亚、西欧是主要贸易伙伴。
说起新加坡,不能不说说他的历史。
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建立贸易站。1824年新加坡被柔佛苏丹完全割让给该公司,并于1826年同马六甲、槟榔屿合并组成海峡殖民地。1942年起3年新加坡曾被日军占领。1945年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46年新加坡脱离海峡殖民地,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成为一个自治邦,并于1963年9月16日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新的马来亚联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该联邦,成立共和国。1965年9月新加坡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我们在新加坡匆匆吃了午饭,变驱车赶往马来西亚。
结束了5个小时的“走马观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6e5363010007yv2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