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足石刻宝顶山游 |
[游记]大足石刻宝顶山游 |
2008-05-22 sina.com.cn |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 大足石刻是继敦煌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石窟。作为一种以佛教内容为主的宗教艺术,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造像题材,精美的雕刻工艺,科学的艺术手段,独特的处理方法,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典型的民族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亮丽丰碑,同时也成为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篇章。) 宝顶山摩岩造像经历年考证,开创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为南宋密宗一代大阿闍黎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我国唯一的一处大型佛教密宗曼荼罗。这个曼荼罗纵横五里,多达十三处,除大佛湾之外,还有龙潭沟、龙头山、对面佛等。 大佛湾的摩岩造像是宝顶山石刻艺术精华之所在。在三山石岩相连的一个马蹄形山湾内,刻着长达五百米的宗教艺术画廊。造像以山形取势,巨龛相连,蔚为壮观。 这里的造像都经过了赵智凤周密的构思和设计,先雕凿出一个小佛湾作为蓝本,然后再统一布局、施工,在大佛湾扩大雕造。在这里,佛教教义被连环画式的石刻通俗地图解着、昭示着。一组组表现佛教人生观、世界观、修持方法以及儒家伦理、理学心性的大型高浮雕巨龛相连,气势磅礴,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有人称它是“几乎将一代大教收罗毕尽”。其造像题材不重复,构图严谨有序,图文相间,而且表现手法朴实无华,自然生动,将深奥的佛教义理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和风俗情节体现出来。观看之人不仅可以从中阅读到佛教教义,还能从中领略宋代的世俗社会、家庭生活和精神风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c3da601008tq2.html3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