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足石刻 |
[游记]大足石刻 |
2008-05-22 live.com |
5月12日 -- 今年五一大假,由于儿子要上辅导课,老公要值班,就不可能像往常那样有七天时间给我们远足。不过,我们仍然未放弃我们的自驾游,好不容易挤出五月五日、六日两天,来了一个重庆周边游。出发前的晚上,老公在网上做足功课,寻找我们此行安排,初步确定:第一天去参观大足石刻,第二天游览重庆缙云山,人文、自然全齐了。 五月五日,我们早早起床,稍微整理了一下行装,8:30就开着我们爱车出发了。大概是大假已经过半的原因,加之所走的成渝高速路,刚修缮完毕,路况也相当好,一路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没有原来大假出游的惯常拥堵,心情也随之更加爽朗,开局不错,旅途愉快!对了,由于不太记得“乌龟冲大桥”具体位置,我们一路上都开着玩笑,看谁这次当乌龟,我更是尽量耍赖,不想开车。可一路都没再看见那个路牌,老公说大概是由于冲大桥的乌龟太多,把那桥给冲没了。呵呵。 或许重庆直辖的时间不长,旅行地图描述不是很详细,我们是一路走,一路打当地114电话咨询。按照114的指点,12:00我们下了高速路,来到了邮亭。邮亭是重庆的一个乡镇,当地的邮亭鲫鱼在巴蜀地区是出了名的美食。果然,在高速路出站口我们就看到了大大的广告牌,招唤路人去品尝邮亭鲫鱼。我们欣然驱车前行,发现有很多打着正宗邮亭鲫鱼招牌的店子,反而让我们无所适从,闹不清究竟谁是正宗的。找了一家写了最大招牌的鱼店,理直则气壮,想这家应该是正宗的吧。把车停下,进店才发现,招牌大,其实店却很小。也不想再麻烦去一家一家选了,想这个地方就这么大,传来传去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就它了。进了店,选了一个舒适的位子,点好了鱼,又点了凉粉和回锅肉,就等着吃了。鱼很快做好,端上了桌,的确很新鲜,味道也挺好,做法类似水煮鱼,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汤汁中有比较浓的剁椒味儿,又解馋又下饭,其他的两个菜就一般般啦。吃饭的时候,正巧碰到一位热心司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下一步的行车路线,并向我们推荐了重庆另一个风景区--金刀峡,引用他的原话就是“比缙云山好耍多了”。听人劝,得一半,遂修改目的地,改缙云山为金刀峡,后来实事证明这个选择对了。 吃完饭,我们继续驾车前行,由于此后走的是省道,路况比高速路差多了,但景色却不象高速路那么单一,车速减慢了,反而给我们了一个欣赏沿途景色的机会,把相机调到运动模式,边赶路边拍照。初夏的风景是各式的绿,让我想起定定选的那篇朱自清的《绿》,我的文笔不能跟大师相比,因此,就不在此啰嗦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大片的枇杷林,覆盖了一座座小山坡,深绿色的树叶点缀着橘红色的枇杷,一幅丰收的景色。 很快就来到了大足县城,县城的第一个大十字路口中央有一个街心花台,花台中央立有一个很大的上圆下方的柱形浮雕,雕刻有各种宗教人物脸谱,四周还有四座现代人雕塑,面向四方欢迎着四方来客,充分体现了石刻之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造像共1030龛(窟),约5万余尊,其中以分布在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处的造像最有特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参观,听从当地人的建议,沿着路牌指引,我们就直接开车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的宝顶镇,进入了宝顶山石刻区。 宝顶山石刻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实在让我们大开眼界:圆觉洞内栩栩如生的众菩萨正在轮流问法,和善丰美的面容、安祥的神态与原来我们在其他地方所见的严肃庄重佛像完全不同,菩萨身上的服饰线条柔和之极,衣襟仿佛正随风左右飘荡,想到这些居然是用石头雕刻出来,实在是令人叫绝;通体妆金的千手观音占据了佛堂内整个一面墙,照印着佛堂,呈现出一幅金碧辉煌的豪华景象,塑像造型精巧,美仑美奂,气势恢宏,让人不由得屏着呼吸,不敢有丝毫造次;释迦佛涅梁圣迹图的巨大、九龙浴太子的巧夺天工、华严三圣象的雄伟、六道轮回的寓意、父母思重经变像的引人沉思、十恶罪报图的恐怖,让人叹为观止,一座座造像铨释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又让我们伫足冥想,细细揣摩。但短短的半天时间哪容得我们去深深体会,很多的背景资料也只好等着回家再继续上网查询,匆匆地游览完毕后,我们开车离开了大足,直奔我们当晚的停歇处--重庆合川。 我实在无法在这里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笨拙的文笔来表述大足石刻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悟,附上从网上摘抄的大足石刻资料,供有兴趣的朋友品味: 据县史资料记载:大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以其境内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古为昌州州治近400年,今属重庆市辖县。大足县内古迹众多,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是长江三峡旅游热线的起点、重庆市唯一的世界遗产胜地、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于明、清、民国,经六个朝代,约1300年,是在我国北方石窟艺术走向衰落时期而崛起在长江流域的唯一大型石窟,将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延续了400年,开创了中国宗教石刻艺术的一个时代-“大足石刻时代”,与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反映了晚唐,五代直至南宋时期石窟艺术发展的生动过程,并成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重要里程碑。国内各大石窟寺的共同特点是,多出现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跃的地区:敦煌石窟的出现,因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历史上中西文化首先登革于此;云岗石窟的诞生,得益于大同原是北魏王朝的都城;龙门石窟的崛起,与北魏迁都洛阳和盛唐的国势,则天武后的权势密切相关;而地处僻远的巴渝地区却崛起了惊世骇俗的大足石窟群,令史学家们多少有点意外。究其缘由,国内社会活动中心由北转南,大批画家、雕刻家汇聚于此;巴蜀地区已连续数百年保持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生活较为富足;加之密教在本地区兴起,统治者崇佛,官吏带头造像,于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落在此落地生根。由于大足石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石窟艺术,集多种造像艺术与雕刻技法之大成,又被称为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供养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颂偈、题记10万余字,在宗教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是西方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 巴蜀地区历来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风光秀丽的峨嵋山本是佛教名山,而僻远的宝顶山“香火鼎盛,震炫川东”,与之相提并论,平分秋色,足以显示其佛经造像的规模与影响。宝顶山摩岩石刻造像,由宋代大足名僧赵智凤主持建造,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惨淡经营七十余年,以大、小佛湾为中,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一万多尊造像,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通过严谨而科学的统筹规划,雕塑大师们先在小佛湾进行造像尝试,然后在大佛湾东、南、北三壁实施造像,避免了我国其它石窟常见的重复与凌乱的弊病。 大佛湾是一道幽深的马蹄型山湾,造像的崖面高度在15至30米之间,总长度约500米,共计31副大型雕像,碑刻7通,舍利宝塔2座,由于它“几乎将一代大教收罗毕尽”,被喻为“石刻的佛经”;又由于它逼真地再现了宋代的世俗生活,亦被称为“立体的清明上河图”。 大师们利用形象直观的雕塑语言,把佛教徒代代相传、顶礼膜拜的圣像佛迹搬上了崖壁——“护法神像”、“园觉道场”、“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释迦佛涅梁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像”、“毗卢道场”、“观无量寿佛经变像”、“地狱变像”、“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像”等,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壁画、楼阁、树石、山水、云海、花草、天仙、人物,使这些主像更显富丽堂皇。造像龛窟衔接自然,无一雷同,前后照应,一幅组雕中分刻数组雕像,连续表述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 置身于大佛湾,莫不为这些气势如虹、精美绝伦的造像所折服。园觉洞内道貌岸然、仙气十足的菩萨,通体妆金、令人心动神摇的千手千眼的观音,顶天立地、俯瞰大千世界滚滚红尘的华严三圣,气魄伟大、神态安祥、慧眼微闭的释迹佛,以及暴怒的明王,嚎陶的小鬼诸多造像,极其成功地营造了一座佛教密宗道场的森严气氛。而且,造像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佛像、菩萨之类的宗教题材,而是大画面、广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当代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民间疾苦,清新的画风扑面而来,如横笛独奏、陶醉于音乐美妙旋律之中的“吹笛女”,晨曦中端庄俊美、放鸡出笼的“养鸡妇”,醉酒图中神态恍惚、六亲不辨的“醉汉”,实为不可多得的世俗风画。组雕“牧牛道场”,全长25米,高6米,利用山型地貌和崖壁上的自然流水,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曲折的山间羊肠小道,幽静茂盛的树木竹草,涓涓流淌的泪泪清泉。更让人赏心悦目、击节叫绝的是活动于这天然美景中的十童十牛:或牵牛徐行,或并肩谈笑,或追牛下跪,或横笛独奏,或敞胸露怀,农村牧童的生活和劳动的情趣跃然石上。人、牛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溢于言表,借用牧牛的方法形象地比喻了佛教修习禅观的全过程。由十一组雕像组成的“父母思重经变像”,把父母养育儿女的全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婚嫁,再到父母年迈,依门依阁,盼子归来等生活实景,连贯刻划出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搬上崖面,这些技艺非凡的无名匠师们显得那么如鱼得水,雕造的形象情真意切生动感人。譬如母亲与幼儿同卧一床组雕,儿子夜里尿湿了床,母亲担心儿子还没有尿完,又睡眼惺松地半躺在床上湿处,留出干处给小儿,并扶持着让他尿完。哺乳一组,母亲袒露双乳,小儿依偎母亲胸前,使劲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稚气十足,情态逼真,宛如一首母爱的颂歌。在这佛教的殿堂里,讲解的却是孔夫子的道理,陈述的亦是孝道的真谛。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艺术雕刻,融入了人间亲情真情,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冲破了宗教仪轨的刻板程式,为冰凉的岩石注入了活力。“观无量寿佛经变像”所刻划的荷花童子,或坐或卧,嘻笑颜开,动作表情,天真活泼,使寂静的大佛湾生机盎然。
|
转自:http://linda-072.spaces.live.com/Blog/cns%214337BC2077840F1D%21383.entry3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