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最醒目的题目“见证蓄水”,而我的题目是“见证二期水位淹没”,虽不谋而合,但差别甚大。一个是大中华的的豪迈和伟业,一个是小移民的思乡之情,两者的兼容性有一点小小不同的感觉。 昨晚对于三峡人来说确实是难眠之夜,有人说的好:“树的根在地底下,人的根在心理。” 镜头一: 今天一大早,巫山到江边看淹没的人络绎不绝,因为是儿童节,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长江边合影留念,有的在旧城遗址最后寻找一下自己从前生活过的老房屋基,恋恋不舍地转着圈,有的还在找参照物,以后淹没后大概能估计出方位来。可笑幼稚的举动却非常感人。 镜头二: 一大批专业的、业余的几十人聚焦巫峡口,抢拍历史性的镜头。有的在采点,以便淹没后准确找到最佳拍摄点。照相馆的老板把生意做到了江边,卖胶卷,冲胶卷业务红红火火。 镜头三: 捡垃圾的几位老人今天反常不捡垃圾了,他们把那些被人遗弃的、有价值的小苗小心地挖起来,用方便袋装上,再放进破烂的背篓里,说要带回家种起来,水要淹了,怪可惜的。爱心大奉献,却没人歌颂他们。 镜头四: 龙门峡口,九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在那里游泳,稀里哗啦的,乱扮一起,不知是宣泄还是别的,反正不像是嬉戏。小鱼划子上的船工大事宣扬快坐小船进龙门峡去看看,水淹了就没有感觉了。 镜头五: 就是农场地里大片的玉米刚扬花,大片的罗卜、土豆没来得及挖,金光灿灿的向日葵正蓬勃的生长着……这一切不几天就会全没了,能不为之惋惜吗。 镜头六: 从摩托车上走下来一个人,“光灰的一身”。还嚷嚷今天怎么天空这么灰蒙蒙的,见到了朋友还笑话别人身上太脏。这人就是我,眼镜上被灰尘蒙上了,老城公里全是在搞建设 ,工程队的人工作环境的艰辛可想而知了。 …… 见证二期水位淹没之三 2003-06-02 走古栈道: 下午十三时,从巫山旧称临时码头出发,到新修的巫峡大桥脚下,徒步走南岸古栈道,到巫山八景之一“清溪鱼钓” 去作最后的道别。途中由于修大桥,今年没有人走,路两边的一米深的小竹掩映古朴的栈道,只能靠感觉分开小竹丫走过去,那时我走的最惬意的古栈道,露水浸湿我膝盖以下的裤腿,凉丝丝的,“野草法于幽香,佳木秀而繁荫”。一个字爽得很。 看巫峡口水位标志: 我多想停下来享受着人间仙境,不,我的使命告诉我不行,我必须赶路,去见正如诗如梦的巫峡口今天的水位线。一处非常鲜亮的野刺莓吸引了我,比世上买的草莓好吃多了,这是神女给我的奖赏。走到一处水位标志出,海拔高度是,水深度是48米,我看了看表北京时间下午14点整,坐观了一个半小时,水是清清的,根据水面少量的漂浮枯草走向看,慢慢向东边走,只有少量的拳头大的泡沫块,这证明巫山清漂活动做得扎实有效。 相融于大自然: 野花飘香,蝴蝶纷飞,鸟叫虫鸣。……小经上拾到了桃子大的豆子,拔起即将淹没的奇形怪状的柏树,搜检纯天然的叶脉书签,倾听箜篌山的奇妙音乐,任江水轻轻戳我足尖。啊,起舞弄倩影,何是在人间。……可是,不久这段栈道将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