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乌江到遵义体验中国革命史游人游记山西驴友 |
[游记]从乌江到遵义体验中国革命史游人游记山西驴友 |
2007-08-04 |
从带有薄薄雾气的车窗向外望去,只见典型的喀斯特特征地貌,在我眼前展示着原始粗犷之美。山崖耸峙,峰峦连绵,怪石嶙峋,沟壑纵横,裸露着青灰色的岩石肌体。 车继续前行,不多时,乌江大桥映入眼帘。1935年1月,处于生死存亡危急关头的红军,就是在乌江南岸的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强渡乌江,攻占遵义的决定。乱石穿空壮丽景观的乌江,见证了猴场会议上大家对“左”倾军事路线的不满,奠定了大转折的思想基础。 遵义到了。位于老城琵琶桥东侧,有一堵赭红色的围墙。大门正中,高悬着黑底的匾额,“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遒劲的大字,镶成金黄色,镌刻在匾额上。这幢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原是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就是这座国民党军官的小楼,成了共产党在危亡时刻开辟走向胜利航道的起始点。 楼上东面走道旁的小客厅,就是会议庄严召开的地方。这个只有27平方米、呈长方形的客厅正中,摆放着一张赭红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折叠靠背椅;墙壁东面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柜橱。 会议中,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坐在一起。真正力挽狂澜、力主放弃北渡长江以免钻进蒋介石布置的“口袋”而全军覆灭的是毛泽东。在会议前,他以血的事实,耐心细致地做了其他同志的思想工作。在第一天上午的“主报告”和“副报告”之后,他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发言以诚恳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充分的论据,鞭辟入里,点出了问题的实质,是解决最紧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从而使持续了三天的会议有了明确的方向。 深秋时节的古城遵义,已有了点点凉意,飘飘洒洒的絮雨,使这座已具现代城市雏形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具无穷的魅力。抬眼远望,我看见了一驾凌空而起的飞机,直上蓝天。( |
原始链接:http://shanxily.ttsite.com/simple/t2411270.html |
转自: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