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连日阴雨之后,昨天清晨突见云开雾散,整坐城市洒遍了明媚阳光,上班后便想今天事忙完后,下午晚些一定邀朋友在那里转转,聊聊天。 嘿嘿,没想到中午不到,便有朋友电话通告,说是几位朋友好久没在一块了,计议决定在洪崖洞作思想学术交流,话题不限。我急忙表态正有此意,难得哥们想到一起了,这秋高气爽的艳阳天,不抓紧利用利用,实在可惜。 洪崖洞,位于市区解放碑中心的沧白路嘉陵江畔,明代《蜀中名胜记》有记,“城西雉堞下有洞,曰洪崖。覆以巨石,其下嵌空,飞瀑时至,亦名滴水崖。有元丰时苏轼、任仲仪、黄庭坚题刻。”古时这儿几乎还是纯自然的山水野地,离繁华的街市大体还有数里地吧,清初“洪崖滴翠”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查近代史志,清末、民国前期,洪涯洞为穷人、乞丐聚居,延至上世纪30年代,这儿处处是客家人、穷人自建的吊脚楼群,成为当代怀念旧山城风貌的一处凭吊地。前几年有关方面提出了建设重庆城市凉台的构想,洪崖洞成为了试验的首选地。重庆有名的小天鹅民营公司接手重金打造,今年10月国庆,洪崖洞正式开街迎客。 站在洪崖洞观景台,视野极阔,其正面嘉陵江水滔滔流过,江对岸是古时的北府城,现今的重庆江北城,数年之后一坐漂亮现代的重庆金融和商务(CBD)中心将拔地而起,顺着嘉陵江水流向右看,便是两江交汇之处――朝天门,但见滚滚的长江挟着嘉陵江水向东远去。极目远眺,山城外围南山逶迤,层层叠叠的山峦,墨绿的山色在金秋的阳光照耀下,清晰而隽永,令人赏心悦目。在蓝天白云间,朵朵云彩相衔,自由飘浮,间有只只银燕反射着光,和着鸣唱,从凉台的顶空飞向另一坐城市。近处,还有数不清的车水马龙,丽人倩影,过往游人,以及广宇大厦,高架宏桥。这,大概透出了设计者心中城市凉台的韵味了吧。 从凉台的顶端向下望,基本是峻峭的陡壁,建造者就是依旧时的吊脚楼修造思路,贴壁而建,一路向下数,至嘉陵江畔的环城滨江路,总在10多层以上吧。洪崖洞的建造技术集古代与现代为一体,仿古中透着现代的审美气质,现代的建筑思路又借用了山城古民居的特色与巧思。顺着600多米蜿蜒的曲线,在江边陡壁间的建筑,广泛运用了吊层、筑台、过巷、吊脚、通道、梯步、外挑、架空等吊脚楼独有的手法,如在崖壁与建筑立面上独立悬挑形成的“吊层”技术,使得建成的几万平米建筑物,构思奇妙,逼仄中展现出繁多的街坊楼市,似能容下千千万万的过客。 新落成的洪崖洞,因位置风光俱佳,集了城市旅游、休闲洽谈和人文古趣于一体,建成开街之后,一直受到商家和群众的亲睐,毎天到此一游的人络绎不绝,迅速成了美丽重庆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也有两、三次陪着外来朋友到此一游,洪崖洞分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条大街,还有设计水准不错的大剧院。每一处都有一些看点与驻足的理由,在我看来,在此觅一酒吧、茶肆或小酒馆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其他的阁楼、露台、商铺、作坊、小吃,则随各位来客的的心情去自由选择闲逛了。 下午5点过,赶着太阳的脚步,急急的到了洪崖洞,已有朋友先到,咱们边聊边等众位兄弟。窗外江面上升起了薄雾,轮船、拖船鸣号穿行在江面,船尾泛起一条条水波,掀起一圈圈涟渏,又缓缓的消失在流动的水面。西坠的阳光,一束束透过高楼,射线明亮而简洁,间有粗粗的阴影投在爬行的车流之间,仿佛那正是城市人急着要趟过的暗河,谁也不乐意在归家的途中遭到羁绊。 夕阳映照的城市凉台如一首温暖的音乐诗,缕缕阳光敲击在一步步台阶上,滑出波光粼粼的音符,浅浅的乐声,似从江面传来,又似降自天穹……那温情柔和的感觉,在一片朋友的欢闹声中,始终不被压倒,直至夜阑人散、星光沉江。 【进入265社区】
【进入互动讨论】
【进入作者主页】 【郑重声明】此文章的著作权归其原创作者所有,并且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社区无关。如转载,请注明来源“265社区 http://my.265.com”。商业用途请直接联系原创作者。 【本文网址】http://my.265.com/archive/244/80544/353684.asp (向您的朋友推荐此文章,直接发送网址即可!) 我要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