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夜图说游记:恍眼看重庆 |
[游记]夜图说游记:恍眼看重庆 |
2007-09-01 565100.com |
夜图说游记:恍眼看重庆 对重庆有一个不好的印象就是收费站太多,高速公路和普通点的路,处处要不断的交费,往各个方向奔,都是突围的感觉。公路交通倒挺方便的,周边高速公路十多条,按照规划,到2010年将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 一座城市在夜晚会是另一幅模样,人亦然。夜的灯跟人的夜妆一样,可以为自己增添几分魅力。对重庆熟悉的人或许都会有点印象,这个霓虹灯闪烁的大厦地带就是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解放碑初建于1940年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解放后改成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现在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城市往往给人一种漂泊感,越繁华,越让人想寻找故乡的家园。人站在高楼下,离楼很近,仍然觉得楼很遥远。 由于是山城,重庆建成的轻轨不能全部藏于地下,所以不称为地铁。重庆轻轨据说时速高达75公里,约一分钟到一个站。无事可以乖上它逛一圈,坐在轻轨列车上,外边的风景时在地下,时在地面,时在空中,路线贯穿重庆繁华地带,晚上还可以赏一下江边夜景。乖车的票出站时要被工作人员收回,不过想收藏的话略施小计便可留下,何计?这个夜先生得保密。 我发现磁器口附近有一排饭馆,家家招牌竟然都是同一个人题的匾,凑上前去一看,这个人名字叫赏宗哲。咱好奇之下,便查了一下资料: 赏宗哲 1937年8月生,自幼酷爱书法,多年研习颜、柳楷帖及二王的行草书帖,现为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研究会研究员;咸阳市老年大学书法班教师及该校“书画文学艺术协会”副会长;桂林民族书画艺术培训学校客座教授;光山画院名誉教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地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师和特约编委;《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和《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作品博览大观》等大型辞书特约顾问编委;中国妈祖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长白山国际书画社学术委员,书法作品曾在中外书法交流中多次获金、银奖等各种奖项;作品入编于四十多种书画作品精品集中,曾荣获以十八家中外书画组织的名义授予“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等称号。 原来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书法家,看资料现在应该是在咸阳居住,既然不是在重庆,怎么家家都是其题的匾呢,难道。。。是政府规划后统一找题的? 这家菜味道不错,值得推荐,墙上还挂着两块由有关部门授的两道菜封为特色菜的牌子,可惜饭馆名字记不得了。 看看这家店里的装饰品,都是农用工具。以前大家喜欢装洋,怕人说土,正在呢,巴不得有人说土得掉潭。时代不同了,洋不再那么稀奇了,何况装土成本要比装洋低些。不过,毕竟不是真正的传统农家,墙壁还没有换成本板,可能这就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吧。 坡上这房子就是因《红岩》而闻名天下的白公馆。按照老夜不跟着去拍那些正面介绍的惯例,略过不细述(那种图片江湖上太多,我就不多事了)。 又是一个好日子。最上面的人群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到白公馆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来了。 空气不错,挺清新的。 开放时间:8:00-18:00气候:气温比重庆市区温度低2度。 那些四处都看得到的招牌式名胜或景点,老夜就免贴了
|
转自:http://www.565100.com/e/ShowPost.asp?ThreadID=286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