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庆之行三 |
[游记]重庆之行三 |
2007-09-01 163.com |
沙坪坝,解放碑,在我的感觉中,是重庆这个城市的两个基本点,所以,到了重庆的人肯定得去这两个地方。沙坪坝的三峡广场并不是用来举行大型活动的宽阔空场,而是一个高楼林立的商业中心,是广场,也是公园,是市民购物休闲吃喝创业求职的地方,这里终日人流不断,有时甚至人头密布,水泄不通。晚上看三峡广场,那是一片灯光的海洋,城市在辉光中上演繁华的剧目。五彩的高楼倒映在水中别有一种情调。宁静的夜晚漫步街头,看着满眼城市风貌,嗅着浓重的城市气息,真愿意一直那么闲闲地走着,城市的夜晚是迷人的,常常使人忘了置身何处 街边的绿化带树木花草一片葱茏,把这座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走在城市的广场,置身植物园区,流连忘返并不是错觉 重庆的雕塑随处可见,大多反映当代人生活,结伴逛街的女子,窃窃私语的情侣,捉迷藏的顽童,还有很多名人塑像,等等,这些雕塑通常跟真人一般大小,人物表情生动,场景逼真。 走在城市的峡谷里,看着高高的楼顶,真能把帽子望掉,这是楼吗?分明是一根金箍棒。 要说孙猴子的功夫真了得,就连武器都能变出花样,对高楼目不转睛地盯久了,你会觉得那楼好像要倒塌,不过别担心,那完全是一种错觉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呢?重庆的医院很大,很多,只要你有病,你就能找到它。 人在峡谷中行走,不过是一些蠕动的虫子 最像金箍棒是这亭亭玉立的解放碑,原以为是纪念重庆解放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几年日本投降抗日胜利的,为抗日英雄立的碑 为了了解解放碑由来,专门找到离此不远的“重庆大轰炸遗址”。说是遗址,其实只有一间十米见方的小房子,据说是个防空洞口,沿左侧楼口下去,可到洞里,洞口已上锁。有关大轰炸的情况可在小房子四壁的图片上了解到。有文字介绍说,从1938年到1943年间,重庆饱受战争之苦,先后遭受了日本军218次空袭,死伤市民25000多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战争之后人们更思念和平。战争带给人的思考很多,首先就是经济迅速腾飞,其次还有军事装备精良,更为重要的是国民素质大力提高。一个软弱的民族即使有再好的装备也不一定能强大 人说重庆城里言子儿多,那是因为重庆人故事多,走在重庆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故事。牵着小狗遛弯的老者,赶着公交车满大街吼着站名的售票员,拄着扁担站在街上闲聊的棒棒军,抱着小孩跟真人一般大小的雕塑对话的妇女,火锅店里满嘴喷香的食客,等等等等,给我的感觉,他们哪一个身上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
转自:http://tonglinya.blog.163.com/blog/static/1287507200752231644314/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