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具有淳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
[游记]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具有淳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发挥优势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具有淳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思考 蒲春霞 王 军 我 县旅游业从起步就把乡村旅游就作为发展的重要形式,强力包装整合,强势宣传推介,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乡村旅游在西咸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引起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旅游大县“的宏伟目标,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旅游大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全县各级党政 组织 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近日,我们就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优势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深入基层 了解 ,并 有 一些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意义重大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淳化城乡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竞争 实力,实现 我县 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现实抉择 。 具有 五个方面的 现实意义: (一)实现 了 县域旅游资源的科学统筹。 我 县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景观、农村田园风光、森林公园、历史遗迹、 红色胜迹、 河流水库、民俗风情,独特的地方土特产和工艺品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这些资源得以整合,使其旅游功能得以发挥,社会效益得以现显。 (二)提升 了 旅游 业的 竞争力。 我 县乡村地 域广大,旅游景点分散,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西坡民俗度假村、仲山民乐园、咀头田园农家乐等旅游点在西咸经济圈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 。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游客通过旅游领略黄土高原田野风光,感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气息浓郁的农村文明,体验独具特色的黄土民俗风情,打造出集绿色生态、黄土文化、红色教育、文物古迹的地方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很 大提升 我县 区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 了 新途径。 两年多来,我县 新农 村建设 亮点纷呈, 不断向纵深推进,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新调整,在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群众文化氛围 浓厚 ,社会秩序良好,农业结构合理,乡村生态环境好,民居村貌独树一帜的区域开发乡村旅游 事业 , 一定会 丰富新农村建设内容, 独 辟建设新途径。 (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小型超市、交通工具、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 的 “一条龙”服务,强大的劳动吸纳能力,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淳化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尤其是山区乡镇,农民以传统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五)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 和 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乡村旅游可以使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可以刺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 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改善环境,而且随着四面八方游客的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方式, 文明 人们的语言,美化人们的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社会效益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 我县农村 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我 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 , 位于关中“一线两带”建设辐射开发 区 ,是西咸经济圈绿色农产品重要生产供应基地。悠久的历史文化 、 独有的自然禀赋 、 特殊的地理区位 、 传统绿色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 等 坚实基础,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 县境内五座山岭横贯,七条大沟纵切,地貌以塬、梁、沟、峁为主, 是 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景观。南部与泾阳交界处的典型地质褶皱断层带,是沿国道211进出淳化的一道风景线,吸引众多地质工作者、高校学生前来学习考察;位于北温带,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耕性良好,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土地面积69.7万亩,林草面积44.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32.6万亩,人工草场9.7万亩,林草覆盖率达72以上,被誉为“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悬在空中的花篮”。是世界三大苹果优生区之一,苹果面积40万亩,春花秋实,形成了异常壮观的果 园 景观,杂果、槐花面积1 0 万亩,主要分布在沟坡、山丘地带,形成品种不同、风景瑰丽的“花果山”,面粉、蔬菜、菜油、猪肉、鸡肉、鲜蛋、鲜奶等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量大,发展生态观光、采摘购物农业旅游有良好的基础。 二是文化资源优势。 县境内已发现原始社会遗址30多处,商周遗址10处,历代古墓葬百余处,石窟景观6处,革命遗址纪念地6处;秦直道、秦林光宫、汉甘泉宫、汉云陵等秦汉文化遗存,是开发秦汉文化旅游的瑰宝;出土于石桥乡史家塬村的西周大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圆鼎;金代大铁钟为黄帝陵祭祀大典所用;汉瓦当的艺术造诣,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发展文物古迹游的重要旅游资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发生了大小战斗百余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英雄人物,留下了许多革命历史遗迹(存)。特别是爷台山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 县地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周边地带 和 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旬县马栏革命旧址 、 照金革命旧址的枢纽地带,属于西安—洛川—延安—子长—榆林—绥德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辐射区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的巨大优势。县内有昌隆佛学院、龙盘寺、薄太后庙、大店孟庄和地母庄的天主教堂、润镇 背 后坡娘娘庙等大小宗教庙会活动场点30处,常来做礼拜、赶庙会的人络绎不绝。广泛的群众基础,浓厚的宗教文化 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条件 。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地方文化的烙印,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民俗礼仪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吸引着外来游客体验参与。 三是经济区位优势。 我 县距西安85公里、咸阳75公里,处于西咸一小时旅游车程范围,随着西铜一级公路、咸阳世纪大道和淳耀公路的建成通车,211国道升等改造,“四门”大开,安全便捷的交通线路,方便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进入。县内旅游公路、乡际柏油路、通村水泥路全面改造建设,形成了县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直接通达旅游景点 ,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造了条件。 四是新农村发展优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展现代农业 、 推进“一村一品”,肉、蛋、奶、山货、小杂粮、水果、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日趋丰富,供应更加充足 , 价格更加合理 。 新农村 十大工程示范 建设 、 移民搬迁、扶贫开发重点村、生态环境建设等 工作 实施,农民生活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向往农家田园生活的城里人提供 了条件 。
|
转自:http://chunhuaxinnongcun.blog.163.com/blog/static/26281295200831524539857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