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八九度高温炙烤下,都市人最想干什么?别说吹空调、泡泳池、喝冰镇啤酒,一点创意都没有。既然我们干得比牛累、起得比鸡早,冬练三九夏熬三伏的,就应该适当善待自己,有条件要善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善待。所以,趁着高温突袭的机会,赶紧找个借口进行战略转移,从城市转到山区去旅游避暑。当然这山区可不是沟壑纵横、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坡,而是青山绿水、风景宜人的秦岭胜地。就在我想耍点小聪明向单位告假的关键时刻,一纸“关于建立金丝峡修养基地”的文件从天而降——老天真是开眼啊,天上竟然掉下馅饼了!于是,在一个地球呼哧呼哧热得喘粗气冒白烟的清晨,我和一帮同事打起背包行囊进山修养了。 一路风驰电掣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就被甩在了后边,渐渐像水墨画上不停的喷水,高楼大厦越来越模糊,直到我们被不断起伏的丘陵和塬包围.浓烈的尾气味被清风一扫而尽,取而代之的是掺杂着泥土粪便的自然味,当然,那决不是都市公厕里掩鼻而逃的特色气味,而是混杂着花草清香的乡土气息,吸了一口还想第二口,最后甚至连嘴巴也张成“O”型,恨不得给肚子灌个肠洗个胃。 山路起起伏伏、峰回路转,山景也是左转右移、变幻多端,山峦、怪石、流泉、峡谷走马灯般轮番上阵,一路上就像在欣赏一部情节曲折、节奏明快而又有条不紊的连续剧,把人胃口吊到嗓子眼,把人情欲撩拨得兴奋不已。直到抵达金丝峡山门口,才知道沿途风景实在是关公面前舞刀、盖茨面前摆阔,根本就是狗肉上不了酒席。可想而知,对这些久居都市不食自然美景的人来说,前面,前面始终有一幕幕“此景只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奇葩在等着。寓言说,驴儿为了眼前挂着的一串美食而不知疲倦地打转推磨,我们这些驴友们也差不多,为了想像中峡谷里的神奇秀眉而顾不上舟车劳顿,一溜烟地朝金丝峡挺进。 进了山门,嗨,一座像施瓦辛格的胸肌一样挺拔的大山矗立眼前,山上上书三个鲜红大字“金丝峡”,落款为“平凹题”,我敢打赌,这肯定是贾平凹题写的最大的书法。山下是山泉溪流汇集而成的袖珍湖,沿着湖水进口逆流而上,就正式进入峡谷了。 (二) 这才是真正和金丝峡亲密接触。一路都是山泉相伴,溪流在乱石中游刃有余地穿梭着,偶尔会有几条长相丑陋的小鱼在青梅竹马地嬉戏,不经意间也能发现石缝里还藏着两条同样丑陋的鱼在谈情说爱。说它们丑陋,真的名副其实,因为那身高比蝌蚪高不了多少,那身材也就像是蝌蚪的堂兄弟,那颜色就和山里的石头一般灰不溜秋,说是丑陋的鱼还真给他们面子了。不管人家有多丑,终归是山里见的第一个生灵,也算是东道主了,咱这些客人不能失了礼数,大家少不了下水摸摸鱼、泼泼水,和人家打个招呼。下水的人一个个心甘情愿地被泼成落汤鸡、水煮肉,遥想远在都市的酷热和闷骚,这实在是“三伏天里洗山泉,羡煞鸳鸯羡煞仙”。 走着走着,似乎是老天害怕游客腻味了,审美疲劳了,会不时地突然甩出个包袱让大家尖叫几声。先是马刨泉,那是从山侧石头缝里汩汩流淌的一眼清泉,据说是一支起义军走到金丝峡人困马乏,口渴得像上甘岭,这时一匹马用蹄子在地上不停地刨,没想到刨着刨着竟然有清泉从地下冒出,三军畅饮一番,于是就叫马刨泉了;曲曲弯弯再绕几圈后,“石生树”再现眼前——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中间硬是冒出两棵树,要是一般的平民树也就罢了,偏偏是国家级的珍贵树种“金钱槭”,俨然一贵族在那里卓尔不群地玩行为艺术,叫人叹为观止;欣赏完浪漫情调后,突如其来的是蟒洞,据说那洞有几十米深,里面曾藏着一条巨蟒,常常出来拿人打牙祭,后来神灵大怒灭了巨蟒(也有说是雷电劈死了巨蟒),只留下蟒洞供后人瞻仰。蟒洞在山路的对面石壁下,洞口杂草丛生,要不是立着块写有蟒洞的石头,还真没人注意到那里有一个神秘的洞穴。蟒是消失了,可没几个人愿意翻过栏杆,趟过溪流,拨开草丛进洞一游,估计大家都和我一样,谁知道那巨蟒死后有没有留下后代,美国恐怖大片上不经常在结尾时闪过漏网怪物的身影吗?那悬念让人看的心惊肉跳、浮想联翩,再说古代男人们三妻六妾四处留情,说不准人家巨蟒也是个风流种,万一后代找上门后继承了蟒洞遗产,那危险不是照样存在吗?所以,我曾来来回回四次路过蟒洞还驻足观察了半天,没看到一个胆大包天的游客跑进蟒洞,看来,大家的顾虑和我差不多吧! (三) 走过这些地方不久,就来到一拦河大坝样的建筑下,大坝有四五层楼高,坝旁的峭壁上有一石梯,人顺级而上尽头是一黑洞——白龙洞。原来刚刚走过的那段峡谷山路就是金丝峡著名的白龙峡。 这洞是通往山上的唯一通道,据说里面曾住着一条白色巨蟒,每当人经过洞口下时,巨蟒就吸气,人不由自主地拔地而起,飘飘悠悠,有些命大没被吸上去的人回来就夸夸其谈,说他要升天做神仙了,因为最近常常不由自主飞起来了。我很是担心有些自称练气功练得可以离地三尺的人,先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巨蟒一类的动物,免得功没练成倒成了猛兽的牙祭啊! 白龙洞也是黑洞洞的,绵延大约几十米。看着山民进进出出安然无恙,想来里面没有藏龙卧虎吧,于是一拨人摸黑就进去了。 等出来后,一刹那眼前豁然开朗,一池碧波荡漾的湖水摆在眼前,一条平坦的石板路沿山脚和湖泊蜿蜒通向峡谷中唯一的盆地,盆地旁高山的山腰上拉了一块皮出来,上书三个大字“灵官殿”,保守估计一个字绝对超过姚明身高。 灵官殿属于金丝峡的中转站,这里吃住玩一条龙,宾馆、餐厅、农家乐一应俱全,而且进可深入黑龙峡、青龙峡、玉皇顶、水帘洞等多路景点,退可直接下山,若打仗肯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出了灵官殿,有至少三条路摆在面前: 一条是绵延5公里的黑龙峡,这条线路是整个金丝峡的主干道,沿途星星点点地散落着九龙潭、地质褶皱、响水潭、金狮洞、月牙峡以及锁龙瀑布等十三级瀑布。如果把金丝峡比喻成一部电视剧,那么黑龙峡就是这部电视剧的高潮,古道、清风、月牙,小桥、流水、人家,溶洞、乱石、悬崖,应有尽有,激动人心、心旷神怡、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荡在这里比比皆是,人世间的什么烦恼、摩擦、苦闷,一扫而空,全都飞到爪哇国去了。 一条路是顺着山脊石阶而上的石燕寨,山势险要,时而峭壁惊魂时而乱石嶙峋时而有穿心巨石时而有凌空栈道,既有华山之险,又有太白之幽。体会了黑龙峡的柔美后,一定也要抚摸一下石燕寨的雄壮挺拔,你想,传说中要镇住白龙、青龙、黑龙的神燕,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没有“手可摘星辰”的高峻没有“君临天下”的望而生畏,怎么能让三条龙服服帖帖呢? 一条是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的青龙峡,道路崎岖狭窄,有些地方完全得像猴子一样四肢并用才可通过,溪水清澈见底,掬一捧水一饮而尽,那个清凉劲甘甜味,绝对赛过广告上的“冰冰凉透心凉”和“农夫山泉有点甜”。这里仿佛是金丝峡的“私处”,人迹罕至,绝对原生态,连这里的鱼都见了人一点也不惊惶失措,反而静静地好奇的观察着我们这些奇怪的庞然大物。“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这里变成了“你站在石头上看风景,看风景的鱼在水里看你。山水装饰了你的眼帘,你装饰了鱼儿的梦。”用心感受,游人迈出的每一步都有灵动闪现,投出的每一眼都有纯情激荡。这就是青龙峡——一个尚未开发的原生态峡谷之魅力。 推送到圈子 | 推荐给朋友 | 我要举报| 收入我的网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