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引用宝鸡史话 |
[游记]引用宝鸡史话 |
2008-05-22 163.com |
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宜于农耕的周原成为宝鸡地区的中心。位于宝鸡市辖区的扶风、岐山县北部交界处的周原遗址,是我国西周王朝定都立国之地,也是宝鸡地区最早产生的城市。周人在这里历经三世,发展壮大,东进灭商,成就霸业。周原考古的发现,不仅使宝鸡成为世人瞩目的“青铜器之乡”,而且填补了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空白:西周庞大的宫室(宗庙)建筑群基址的发现,改写了史学界关于中国古代群体建筑起源于秦汉的论断,将宫殿建筑的历史提前了千年之久;周瓦的发现,突破了“秦砖汉瓦”的框框,把我国建筑用瓦的历史提早至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西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光辉业绩,充分证明宝鸡是中国建筑文化重要的历史源头。 到了春秋时期,先秦部落从甘肃天水一带移居宝鸡地区,先后在千渭流域建筑城邑达393年, 使宝鸡的城市建设迈入了第二个重要时期。位于今凤翔县城南的秦国都城--雍城遗址,南北长3.2km,东西宽3.3km,总面积11km2,相当于现在西安城墙内的面积, 超过了当时东周的洛阳王城。 从秦德公至秦孝公, 秦人在凤翔建都长达294年,历程19个国君,建造了4处较大的宫室,体现了较高的建筑水平。唐代以后,历代均在凤翔设府,作为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宝鸡取代凤翔作为关中西部这一地区中心城市的标志是,1941年民国政府将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凤翔迁入宝鸡。 宝鸡古称陈仓,因秦置陈仓县而得名,唐至德二年改名宝鸡。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这里。据史籍记载,公元前747 年秦文公建陈仓城,距今已的2700多年历史。旧志载:陈仓故城在宝鸡县东二十里,即今市区代家湾北部。三国时期,魏将郝昭修建了坚固的陈仓下城,位于今市区斗鸡台,背靠台塬,南临渭水,易守难攻。诸蔼亮率数万之众,未能攻克。 位于宝鸡老城区中山西路一带的留谷城,是北周武帝为军事需要(公元566年)所筑。周长2600米,高8.25米,顶宽5米。有城门3个:东门在今曙光照像馆附近,名曰:“迎恩”;西门在今制药厂附近,名曰“未远”;南门在今南关路立交桥北,名曰:“鲜阜”。城墙上有1200多个垛口。公元614年(隋大业十年), 陈仓县城迁入留谷城。公元 757年(唐至德二年),以陈仓山有“鸡鸣之瑞”, 改陈仓为宝鸡。历代对宝鸡旧城虽多次整修。但城市规模与布局基本未变。对旧城的位置与景色,旧志如下记载:“前渭水,后陵原,左金陵,右玉涧”,“前后左右,面波千顷,目秀万峰”。 |
转自:http://88tsyj888.blog.163.com/blog/static/1803036220061026555574683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