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岐山印象(西府宝鸡游记一) |
[游记]岐山印象(西府宝鸡游记一) |
2008-05-22 sina.com.cn |
岐山印象 我不怎么写游记,因为通常的情况都是:每当玩过一个地方,心情很好,大有回去就大写特写一番,然而一回家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这次趁着我还记得,要把今天的印象赶紧记下来。岐山是个小县城,除过周公庙和岐山风味小吃是很难用语言去概括的,我只简单地说说我岐山之行的印象。 交通工具是一辆几近报废的白色江西五十铃双排座客货车,因为想浏览一下沿途的风景,我们没有选择走高速路,而是从宝鸡到岐山走西(安)宝(鸡)北线大概七十公里,行程约一个半小时。沿途的感觉完全是北方千里一贯的景色,灰濛濛的,人和车都有些乱,空气也不太好。中间路过虢镇、凤翔,路边看到的只是黄色中点缀的绿色,真正的北方带着与生俱来的豪放,也就是在这种豪放中才能体会书本上的“黄土高坡”。 因为时间关系,两个地方都只能是一略而过。我对旅游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去过一些地方后才能感觉到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用相机纪录下每一处景点,也不在于用几个小时的行程去改变现有的心情,而是在于暂时的忘我,用几个时间去忘记生活中的茫然,回到办公室这些茫然依然还在,但是你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 周公庙位于歧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是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后,成王少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东征,平定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历来为人们所乐道。庙区内除所存的数座古代建筑,还有众多碑石和参天的古树,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棵植于明代、树龄480多岁的龙爪槐,很多游人认为此树沾了周公庙四百多年的灵气,抚摩它的树干便能带来福气,所以除了树枝被红带子缠满之外,树干的凸起部位被抚摸得很是光滑。我和司机老刘也禁不住上前抚摸一番,心中默默地许愿一些美好的期望。 “润德泉”是周公庙内的重要景观,泉水的喷吐和干涸有间歇性,每朝每代都把泉中有水看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兆。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因此泉涸而复喷,宣宗便把这自然现象和他的个人功德联系起来,赐名为“润德泉”。因系皇帝敕赐,一直沿用至今。润德泉旁有亭台一座,我和司机老刘在周公庙里溜达了一个多小时,台上的秦腔一直没有收场,让我们大饱了一番耳福。虽然说唱词我几乎一句都听不懂,但是其铿锵激昂的唱腔确实让人震撼。周公庙距离凤翔比较近,由于凤翔没有什么景点,很少游人会在凤翔停留,所以凤翔泥塑都摆到周公庙这边来卖了。凤翔的泥塑是很出名的,也确实非常有特色,形象以十二生肖、避邪面谱为主,色彩以白底黑线条勾划为多见,也有少量彩塑。凤翔泥塑我曾经收藏过胡琛的几件作品,泥塑底部有他的亲笔签名,胡琛是我国生肖邮票泥塑羊的原创作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b8d60d01000702.html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