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6日这天周末,单位领导利用休息时间,组织20多名干部、职工游览了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附近的省内著名旅游点---关中风情园。 上午9点钟,我们在单位院内集合好以后,分坐两辆面包车和两辆小轿车,冒着隆冬的严寒出发了。一路上,车窗外的城镇、工厂、村庄和田野匆匆一闪而过,树干象一双双伸出的手掌,欢迎着行人;电线杆犹如一排排的哨兵,传达着上级的命令;麦田好似一片片绿毯,装饰着关中大地。车内同志们你说笑话,他唱歌曲,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留下了一串串笑语,同志们置身于和谐的大家庭之中,给寒冷的冬天注入了一股股暖流,热风扑面,暖人心菲。 十点半钟,我们来到了著名佛教圣地——法门寺,跟随导游观看了法门寺地宫,亲眼目睹了佛家宝物“舍利子”,参拜了真身宝塔,感悟了佛家文化。从法门寺参观完毕,大家在流通处购买了纪念品,又在法门寺门前广场上合影留念,留下了这一珍贵的回忆。 十二点多钟,车子出了法门寺,往南行走三四里地,便很快到了关中风情园。一进大门,我们一行人受到了门前乐队的热烈欢迎。“咚咚咚...,锵锵锵...”一阵阵锣鼓声震耳欲隆 ,一下子让人想起了农村春节时的热闹场景。进入园内,踏上时而笔直、时而曲折的小道,两边厢房内摆放的农家大轱辘老牛车、手工挂面坊、织布机、手工坊、石碾子、牲畜用具、铁犁木钗、民间工艺展等,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农村民俗和农家的田园生活。 我们一行人进入中餐厅以后,围着三个大园桌坐下后,几名服务员头戴三角巾,身穿碎花红袄,腰系围裙,笑盈盈的来到我们面前,嘘寒问暖,倒茶续水,忙个不停。听说我们是来自宝鸡的客人时,服务员热情的向我们推荐了醇香的“六年西凤酒”,摆上了玻璃高脚酒杯,带来了洁白的瓷器餐具,端来了西岐瘦肉、皮冻凉盘、豆芽粉条、凉拌黄瓜、家制腊肉、腌制鱼块等农家菜肴,接着又将一小碗的凉皮、搅团、铪铬、豆面糊等西府小吃,按人份摆到了每个人的桌前。一会儿,鹿糕馍、韭菜饼、荷叶饼、麻花、花卷等关中小吃接踵而至,等到五颜六色、七碟八碗的饭菜摆放整齐后,单位领导举起酒杯,首先发言,对同志们一年来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提议大家举杯同乐,开怀畅饮,吃好玩好。 面对色香味俱全、热腾腾、香喷喷、令人生涎、让人口馋、香气诱人的农家饭菜,更让人觉得饥肠嚕噜。在一个多小时的就餐过程中,大家你一杯,他一杯,杯杯酒不空;你一碟,他一碗,筷子抡得欢。等到薄筋光、煎稀旺的扶风旗花矂子面端上桌时,大家早已酒足饭饱,面对香气扑鼻的关中著名面食,忍不住又吃了几小碗,等到走出餐厅时,有的人难免打了几个饱膈,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反倒增添了几分乐趣。面对此景,我不由得想起了迟浩田将军的一首诗:扶风风光好,五谷饭菜香;三秦大地美,未来更辉煌。 下午两点多,我们来到歌舞厅休息,单位领导拿起话筒,带头一展歌喉,活跃了气氛。你一首,他一圈,歌歌嘹亮;你一场,他一圈,舞姿翩翩。你刚唱罢,他又登场,单位好几名业余歌手一番竞争之后,很快便产生了当天“歌王”。在歌舞厅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歌声唱出了大家心中的激情,舞姿展示了同志们的风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