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游法门寺 |
[游记]春游法门寺 |
2008-05-22 sina.com.cn |
穿过天王殿后门,一座雄浑高大的十三级砖塔扑入眼帘。塔身默默屹立在院中,塔顶指向湛蓝的天空,塔身上刻着四个大字:“真身宝塔”,塔周有迥廓,廓内有云龙图案,中有金粉彩画。这就是法门寺的中心建筑物。塔是佛教规律性建筑,又称浮屠或佛图,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也作为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相传法门寺塔为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意译无忧王)所修,以瘗贮佛骨,所以称为“阿育王舍利塔”,它先后经历了木塔和砖塔两个时期:木塔有1502年历史,砖塔有372个春秋;从木塔到砖塔,坏了重建,重建起又毁,经历了近两千年。女友说,佛指舍利就在宝塔下的地宫内供养着。我想登临塔顶去看个究竟,女友说封着呢,上不去,但可以到塔下的地宫去参观佛指舍利。我又很想赶快进地宫去一睹舍利子的风采,女友说先到寺院里转一圈再去。我们绕过宝塔,继续向前走去。 十许步之外,有两座谯楼,西边是钟楼,东边是鼓楼,门上都挂着大铁锁。夹在钟鼓楼之间的是又是一座大殿堂,上面挂着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金字牌匾:“大雄宝殿”。殿门两侧刻有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撰写的对联:“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大雄宝殿为七开间,是僧众日常举行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体具有唐代宫殿风格,据说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大雄殿。刚进去,迎面的佛龛正中供奉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金身塑像,两边并排列坐东南西北四方佛。香案前香烟缭绕,钟磬击响,经声不绝。殿内红漆大柱周围廓庑环绕,周围供奉的是二十四周天和十一菩萨、韦驼大士。佛像一律塑了金身,脚下各放着一块写着名字的木牌。我到过很多地方的寺庙,但都不曾叩拜过,唯独在这里,我忽然就有了虔诚之心,相信法门寺的佛和菩萨才是正宗的,便从释迦牟尼开始挨个拜过。 从钟楼旁边的走道往东去,钻过一道大门,便到了另一个院子,空间一下子开阔了许多:除了禅房、寮舍等建筑外,空地上都是一片片草坪,还有池塘一方,小桥一座——看来像是后来才扩建的新院子,风景和刚才的截然不同。从主干道再往东边去又见到一个建筑——“千佛阁”,高十米许,阁中树立着一座汉白玉雕刻成的如来佛塑像,周身一转圈全雕刻着容貌、神态、服饰、动作不同的佛像,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两旁靠墙各有一个楼梯,可以上到阁顶去,但是楼梯口被封住了,写着“谢绝登临”的字样,且门口有两个年轻和尚看守,让人扫兴。 千佛阁门前不远处是“救生池”:一个小池塘,哗哗地冒着喷泉,池塘上架着一座小石桥。过了桥便又是一个殿堂。不过,这个殿堂似乎建成时间不久,显得比较冷清,主要就是一个的“卧佛”,据说长2米、重5吨,系用缅甸国宝大型汉白玉雕刻而成,其施造、运送均由香港永惺法师布施。卧佛像,睡态安详,脸盘丰满,感觉很像是唐朝侍女,据说这是释迦佛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形象。来到殿门前一看,匾上题曰:“卧佛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b093901008wn7.html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