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陕西宝鸡游记—诸葛亮庙游记—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陕西宝鸡游记—诸葛亮庙游记—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16    17u.com

五丈原,位于宝鸡歧山县五丈原镇,原高40余丈(约120多米),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面积为12平方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东界石头河,西傍麦里河。地势居高临下,窄且而长,非常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就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殒的古战场。

五丈原为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窄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蜀汉建光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整修了褒斜古道,率军10万出斜谷开始第五次攻取中原的战争。魏明帝派征蜀将军秦朗率步骑2万,支援司马懿防守。司马懿视渭南为必争之地,遂背水扎营,屯兵于眉县第五村一带。诸葛亮占据五丈原,安营扎寨,分兵屯田,徉作持久战。五丈原是秦岭北麓的缓坡,南秦岭,北渭河形成了五丈原的天然屏障,平坦的渭河南岸谷地又为东西两方用兵提供了方便。居五丈原,退可守,进可攻,具有战略意义。诸葛亮考虑到蜀国小力弱,粮草不济,不能遭遇大败,所以占据五丈原先使蜀军立于不败之地。诸葛亮进攻渭北的计划被司马懿打破之后,只好在眉县与五丈原之间开辟战场,欲与魏军决战,取胜之后东攻长安。于是千方百计寻找战机欲与魏军决一雌雄。司马懿识破此计,按兵不动,坚壁防守。双方对峙100多天,胜负不见分晓。诸葛亮焦急万分,设计挑战,但司马懿任凭羞辱坚守不出。9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营之中,时年54岁。诸葛亮逝世后,蜀军按其事先安排,秘不发丧,有条不紊的撤退。魏军追赶,杨仪命姜维反旗鸣鼓,假向魏军进军。司马懿怕中亮计,收兵而退。于是杨仪结阵而去,入斜谷后才发丧。五丈原古迹累累,现今的落星、安乐一带为诸葛当年分兵屯田的地方。现今的五丈原镇,人称"魏延城",是当年蜀将魏延扎营驻防之地。五丈原东南约10公里的"葫芦口",为当年诸葛亮施计火烧司马懿的地方,世传"火烧葫芦口"。

诸葛泉

诸葛泉为蜀军驻军五丈原时的取水之处,雕有五龙吐水。这五十四级石阶寓意诸葛亮54岁殁于五丈原军中。

古道十三盘

相传,当年诸葛亮驻军五丈原时,士兵经常到原坡下的泉中背水,久而久之,在坡上踏出了一条弯曲的小路,世人便称其为"古道十三盘"。元代修建武侯祠时,曾对古道进行整修,沿途建了三丈一亭,五丈一阁,石栏石阶,苍松翠柏。后来历经劫难被毁。1986年,歧山县对古盘道进行修复。新修的古盘道全长600米,建有石阶600级。中途设有歇息平台六处。

诸葛亮庙

来到五丈原诸葛亮庙前,您立刻会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因为这里就是中国古代智慧人物化身诸葛亮陨身之地。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他虽智慧超人、用兵入神却还是壮志难酬。诸葛亮病逝后,人们为了便于祭奠,在这里修建了诸葛亮庙。

迎面歇山清式建筑的山门上方一块竖匾悬于正中,上书"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鎏金大字,前柱上挂"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简洁的概括诸葛亮的一生。门侧两壁绘有颜严、黄忠两员老将的画像,门里檐前悬"伐曹魏名留汉简,出歧山气吞中原"对联。两侧魏延、马岱塑像威然站立,他们披挂整齐、手持兵刃、威风凛凛似在随时准备迎战来犯的魏军,又像在为营中休息的诸葛丞相守护。院中一棵造型奇特的槐树迎风傲立,此树分两叉下分上交,其中一叉又分三枝,三枝向上又合三为一,即两叉三枝,它好像在诉说当年刘关张兄弟三人生死与共、诸葛亮一心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故事。因此树形世所罕见所以成为庙内三景之一。树两旁钟鼓楼相对而望,重修于清嘉庆13年。东为钟楼,上书"声闻于天",内置大钟一口,直径2米,高2米,重2吨。西为鼓楼,上书"空谷传声",内大鼓直径1.5米,高1.7米。

正对山门是硬山式建筑的武候献殿,它最早建于元初年,现存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献殿檐下悬"五丈秋风"巨幅牌匾,前柱上挂"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彰讨伐,六出歧山纲目书"对联,将诸葛亮戎马半生尽收联中。檐上架一直径0、6米,长16米的一根杨木通檩,因其通直无曲、粗细均匀,故而成为诸葛亮庙的又一景。献殿内山墙上绘《三国演义》故事,壁间镶嵌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因诸葛亮〈〈出师表〉〉言出肺腑、感人至深,为后人千古传诵,堪称世之一绝;岳飞当年南归过南阳时有感于自己与诸葛亮心情相投,故此挥泪走笔的澎湃心情无不渗透在字里行间,其书法劲健飘洒、气势磅礴,明太祖朱元璋言其书法"直而不曲,书如其人",叹为稀世墨宝,为其第二绝;后由清代西北驰名的石匠樊登云刻于石上,他的刀功娴熟随笔走刃,形同真迹,亦为一绝,故此碑被称为诸葛亮庙三绝碑。

穿过献殿有一八角攒尖顶的八卦亭,亭后为武侯正殿,大殿檐下悬"英名千古"金字大匾,前柱挂冯玉祥将军书的"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对联,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大殿前檐的两棵中柱尤为注目,柱子未添加任何色彩,柱子上的纹路清晰可辨,它们酷似一龙一凤头朝下盘于柱子之上,这两根柱子为云楸木所造,纹路奇特、绝世无双成为诸葛亮庙第三景。大殿内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祥和,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关兴、张苞、王平、廖化、站立两厢似在倾听丞相密授计谋。大殿的两侧分别配祀姜维和杨仪,配殿墙壁上绘有三国历史故事彩画。

大殿后西侧为诸葛亮衣冠冢,墓的简单实为后世楷模。大殿正后方为落星亭,亭内有一形状独特的石头。据说它是当年诸葛亮病逝时从天上落下来的"将星石"。将星亭两侧为文臣武将廊,塑的是诸葛亮生前所喜爱的五文五武共十位大臣。

退出将星亭向东走便是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的宫观。黄夫人手捧书简端坐当中,似乎她也在想如何为丈夫分忧,她的两个儿子诸葛瞻、诸葛乔站立两旁,像在听母亲谆谆教诲。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5318.html3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