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湘西明长城 ○罗哲文 自20世纪50年代初,我受命维修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等处长城开始,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曾查到过湖南湘西有长城。但未能实地考察,使这380多里的南方长城,一直萦绕在心。 此次因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盛情邀请,考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之事,特意前往进行了实地考察,完成了50年来的心愿,在凤凰曾题了“情系湘西50年”之句,除了怀念已故良师益友忘年交的向达先生(土家族学者)沈从文先生以及在70年代共同参加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的李振军同志(其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黄永玉先生等朋友之外。其中湘西长城和溪州铜柱为情系之物,而长城更是多年 向往者。 2000年4月22日,我们在考察了黄丝桥石城(实为长城的一部分)之后,继续沿长城考察了拉毫营磐寨和永兴坪的碉卡。由于我已年过76岁,大家对我都十分照顾。一路欢声笑语,兴高彩烈,尤其是苗家等少数民族的真诚情谊处处令人感动。说也奇怪,每当我们考察出发时,总是细雨蒙蒙,而行程不久便是天高云淡了。有人说是我们工作之精神所感,有人说是我50年的情牵所动。的确,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登上悬崖绝壁巍巍碉卡的时候,蓝天白云映衬着长城敌楼(碉卡),十分雄伟壮观,较之北京的居庸关、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长城,毫不逊色,而且还展现了南国风光和湘西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 我曾经给长城下过一个定义,就是它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是其一长度在数百里以上,其二是它不封闭,其三是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等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西长墙完全符合的,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最重要的一镇“昌镇”保卫十三陵皇陵者,也才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防御工程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当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它为明代万里长城增添一“镇”,增加长度380里。此长城经过实地勘查、测绘,可能与其他长城地段一样还会有增加。如北京长城原记载为300多公里,经详细勘测,已为600多公里了。 因此,建议湖南、湘西和凤凰县(长城重点在凤凰县),对镇竿镇长城做一详细的调查,加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加强管理。 为深感此行长城考察收获之大,成小诗一首,以志不忘。 总说长城 在北方, 岂知南国有巨防①。 凤凰城外营磐岭, 碉卡巍巍壮西湘②。 注:①,长城古称长垣、巨防、巨堑等等。 ②碉卡相当北方长城之敌楼墩堡。 注:此文原载2000年6月11日《文物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