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内原始长城保存最完整者。守军旧数常守弁轮班备御及防秋官军、操壮、乡夫共13938人口。马水口参将, 自北向南辖沿河口( 今属北京市房山区 )、大龙门口、 马水口至金水口止, 共4总口, 原额常守弁轮班备御及防秋官军、操余、民壮、乡夫共7904名。 倒马关参将自东向西辖插箭岭至独山城、狼牙口等涞源南部长城, 以及阜平北部自大茂山西侧的金龙寺口至吴王口所辖关隘, 另有唐县境的关隘。辖军数字不详, 仅知明景泰二年 (1415 年 ), 内臣卢义、都督刘聚等统领五军围子手官军 3000 名戍守本关, 另辖都司、管总指挥、把总、千户所及若干巡检司。龙泉关、固关参将辖龙泉关至固关( 井陉境 )防线, 有营兵1917名,阜平境有千户所3处。 紫荆关, 汉为五阮关, 亦称子庄关, 宋曰金陂关, 金元以来以山多紫荆树改名紫荆关。在易县西80里紫荆岭上, 关山险绝, 负山临河, 山谷崎岖, 崖壁峭直, 状如列屏, 易于戍守, 即太行八怪之第六怪一一蒲阴陉。南阻盘道之险, 北负拒马之流, 控扼西山之险。近以浮图( 峪 )为门户, 远以宣( 化 )大(同)为藩篱, 成为犄角之势。一关雄居于中, 群隘翼疵于外, 规模壮丽, 屹然畿辅保障,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荆关有东西二城相连, 在拒马河南岸。东城设文武衙署, 西城为驻军之所。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 与西城隔水相望, 呈犄角之势, 两城以铁索桥相连, 为关城之前哨。关城东、西、南三侧墙外有墙, 北墙下临拒马河, 依山面水, 形势险要。关城有东西南北门, 北东南三门皆在东城, 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 北门因墙外即是拒马河, 故北门东开系瓮城建筑, 瓮城内有二门, 西门通西城, 南门通东城, 俗称北三门, 门额有匾二重, 上重书“河山带励”, 下重书“紫荆关”。第二门门额匾书“表里河山”。南门三重, 外门称南天门, 门额书“畿南第一雄关”。东门额匾书“紫塞金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