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午子山旅游开发之思考

[游记]午子山旅游开发之思考

2008-05-22    sina.com.cn

[讨论] 午子山旅游开发之思考

2007-11-16 09:43:11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

为了全面提升午子山风景区综合旅游功能,西乡县人民政府在近一段时间里,对境内的午子山风景区作了旅游开发详细规划。该《详规》着眼于景区整体布局,且呼应了周边生态、人居坏境以及外延交通,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学的开发规划。循这一《详规》,笔者又进一步对开掘景区的文化精神含量作了再思考,现将主要观点与大家交流如下:

众所周知,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在实质上就是对景区内各景点的精神含量的再开发。让游客们“到此一游”感到方便、舒心,留下回味余地,当是旅游效益放大的前提所在。方便,是指吃、住、行、停、购的方便;舒心,则是对景点的赏心悦目和细致入微服务水平肯定;而要让游客对景区产生留恋与回味,这就得从游客的精神需求上去开掘,即:必须用景区的精神文化含量,让游客们感到到此一游
“有味道”、“好玩”,下次还想带更多的人来重游才是。

闲言少论,言归正转。那么,午子山景区如何才能提高精神文化含量呢?笔者以为,可否先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首先是正名。(一)、改“山”为“观”,这是简单文化层面上的基本要求,在所有的午子山宣传语中,应统一改“午子山”为“午子观”,同时,还应构思一个午子观旅游符号识别系统。此举之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在道教的建筑格次上,宫、观、坛、台是以“观”为次首,另外,午子山的民间别称也是午子观,改了,是不会产生在交口相传中的歧意;(二)、应立即叫停“陕南小华山”的宣传别称,“陕南小华山”有矮化午子风景区之嫌,且华山与午子山二者本来毫无干系。现在,是否可考虑将午子观名胜的别称统一为“陕南第一道教胜地”。对于午子观,能冠此盛名应是有“底气”的:一是午子观的道迹纯正,不象汉台区的天台山那样亦佛亦道。二是午子观的道教建筑群集中,且年代较为久远,山顶的午子观始建于西汉,史载是汉戚姬进香处,现存碑碣记一通。翊圣体真君殿、药王殿、娘娘阁、福寿殿为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重建建筑。明孝宗弘治十年重修了下观,铺砌石阶直通山顶,正德二年、七年重建中观,立碑十余通,并增建了上观、铁城及72座土地庙等,直至清光绪十二年逐年都有所建。山上现存殿舍61间,残余壁画数幅。(三)、将午子观顶观、腰观、底观三观,据其建筑功能,分别定义一个有文化宗教涵义的别称,可因其宗教涵义开掘新的旅游概念。

其二是因势。午子山上可资开发的文化资源很多,即使是生态资源,也可为其赋予一定文化意象。(一)、可利用其中的宗教场所,组织神职人员在午子观开展符合国家宗教政策和道教仪轨的掣签、占卦、升药活动,从而扩大午子观的民间影响力。另外,据传,午子山为“五斗米道”头目之一张修之传道道场,于此,在作午子山延伸旅游概念中,可否在吃住中模拟“义亭”、“义舍”的运作模式,就近建个“五斗米道园”什么的;(二)、可给山上的特色树种白皮松赋予人文涵义。午子山上白皮松树干通直,皮色典雅,树象若人中君子,且松者,有万古长青之喻,为不朽之象征,可与伟人君子相比拟。因此建议:对午子山的白皮松,可挑选胸径在50CM以上者72棵,分别以中华民族72伟人命名。在树下卧巨石怪岩,石勒伟人名句作为看点,格式如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643c001000d6z.html3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