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良庙,终南山,蓝田日暖玉生烟 |
[游记]张良庙,终南山,蓝田日暖玉生烟 |
2008-05-22 lzlm365.com |
(二)张良庙。一蓑烟雨任平生许久以前,第一次读《史记》时,我就想过,总有一天,我要去留坝县,亲眼看看这位我最仰慕的历史人物,他的留侯祠的样子。在我以前的想像中,那会是一个比较寂寞的地方。可能,就是一块简单的石碑,上面写着,汉留侯张良之墓。庙宇简朴,人迹罕至。我对自己的这种假设很满意,也觉得这是张良会喜欢的一种风格。当然,结果发现我错了:-)从汉中到留坝,差不有多2小时车程,绝大多数是国道,路况相当的好。路沿着褒河水库一路向前,细雨仍迷蒙。离开汉中大约十里后,景色忽变。对岸的青山雾蔼缭绕,仙气扑面而来,景色出乎意料的美。同行的女友赞叹道,不输九寨啊。而在我看来,这种天真未泯的地方,远胜九寨多矣:-)车过马道镇时,我偶一抬头,竟看见前方高挂一路牌,上书“萧何追韩信处”,一箭头指向右岸。我估计应该是到了寒溪。途中另一印象深刻的事,是国道中挂外省车牌的大货车络绎不绝地开往留坝方向,新疆、宁夏、山西的都有。莫非,又要大修工程?到了留坝县城,换了去宝鸡的车,大概半小时后,张良庙就到了。竟然就在国道边!看着清晰出现在眼前的“汉张留侯祠”5个大字,我忽然紧张起来。。。。。。先安顿下来。先去传说中的“豪华宾馆”看了看,居然只剩下一间房了,160元一个标间啊,难道游客这么多?后来,在街上发现三三两两写生的学生,恍然大悟:-)除了这一家宾馆,街上还有好几家家庭型的旅馆。我们决定住国营林场的招待所,旁边就是乡政府,感觉比较安全。房间还是比较干净的,15元一个床位,被子够厚。买了门票进去“朝圣”(30元),感觉比想像中大得多了,分前院、后院。前院是庙宇,香火缭绕,几乎每一处题字都大有来头。于右任的,冯玉祥的,国民党高官似乎相当青睐这里,我们笑说,国民党的官员们还是很有文化的嘛:-)导游小姐介绍说,周恩来总理也来过两次,但似乎没有留下题字。尽管司马迁早就写过,留侯“状若妇人好女”;尽管早就在史书上见过他的画像,在心中想像过N次子房的样子,但真正见到本殿上的张良塑像时,还是相当震撼。。。塑像中人比我想像中身材要矮小一些,神情婉然,眼神温和,我默默地站在殿前,望了一眼,再望一眼,然后就不敢再看,只是傻站在那里,几乎说不出一个字来。唉,我就是这么没出息的。。。见到偶像时的反应,永远只有这一个――呆若木鸡。。。。。。一旁导游小姐口若悬河地介绍说,留侯塑像上镀的金身是一位菲律宾华侨捐资塑的,殿内也挂着这位先生的名字,当然,自有一段灵验的许愿还愿故事奉送。事后想来,让导游伴游其实是个错误的选择,自个儿静静地在庙内走一走,呆一呆,可能感觉更好一些:-)接下来,我们被动地抽了签,然后是解签,上香。其实,本来我也一定会烧两柱高香的,千里迢迢地来了嘛,但被这些庙内的上班族一扰和。。。。。。前院右边是一个长廊,历代名士的题刻太多,那些没地方放的,估计就全部排列在这里了。后院是南北两个花园,古木深深。可惜实在太冷,我们也没细看,就直接去了山上的授书亭。亭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在写生,跟他们简单聊了一会。他们都是宝鸡文理学院的,来这里已有半个多月了。本来打算第二天上紫柏山,但当地人告诉我们,说天气已转凉,且下了多日的雨,估计路很滑,最好不要上去。而且,山上雾太大,就算爬上去了,估计也看不到什么。我们也就作罢。现在的心态跟从前也不太一样了,比较随兴,不像以前那么执着于结果――一定要怎样怎样。也不觉得有什么损失。来了,就已经很满足:-)出庙后就在街上随意逛,想在庙内没找到的书,在庙旁一小店内发现,居然是看店老太的先生写的。老先生名字陈泽孝,已经退休了,以前就在庙内当会计,是个骨灰级的张良迷。我买了两本,一本叫《张良庙与紫柏山》,收录了张良庙内所有的题字;另一本是《张良史迹略》,是陈老先生考察全国跟留侯有关的地方后撰写的,还有他的亲笔签名:-)另外,又买了一张紫柏山的地图,留作纪念。后来在火车上翻看,书中有一节写到在鸿门宴后,张良私下约见韩信,劝其投奔汉王。记忆中,《史记》里好像并无此节,民间传说的可能性居多,不过我还是很开心,这两个都是我最喜欢的人啊:-)乡间寂静。晚饭后才7点多,天色已变作漆黑,路上格外寂静。回到招待所,无事可做,与女友聊天到深夜方睡去。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多么奢侈啊:-),然后上街吃早饭。在店外,居然停着一辆“渝C”牌照的小车,一聊,真是老乡,在留坝已呆了十多年了,修房子。老乡告诉我们可能回不了留坝县城了,说他们从凤县方向过来,道路塌方路断了。一时兴起,我提议徒步。反正也就15公里嘛 (三)留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吃完早餐后(吃的是当地的面皮,两人才花了4.5元,很便宜,不过味道不怎么样),我们离开张良庙,开始向留坝县城方向步行。这一走,才庆幸不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就在路的左边山坡上,一路行来,竟然是密密麻麻的碑刻!红字映着青山,蔚为壮丽。最下面的位置左边那块是何应钦的手笔,上书“功业垂宇宙”5个大字;另外,还有冯玉祥将军的题字。如果是坐车的话,大概就错过了:-)走出大概200米远,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作纪念。回望留侯祠,只见青山隐隐,雾霭徐徐,青瓦红廊,溪流潺潺。据史书记载,当年曹操途经此地,也曾大为赞叹说,难怪子房、子真(另一位隐士)择此地隐居,真乃仙境也!而当地人的说法是,张良庙的位置是五山环抱,二水合围,风水那是相当的好:-)想来,夏天应是极好的避暑胜地。国道右边有许多大树,枝桠曼妙,看得我们心旷神怡。这天,雨倒是停了,但因之前下了多日的雨,空气非常清新。留坝盛产西洋参。走着走着,就能看到一片参地,半人高,四周用架子支起来,上面用黑纱盖着,大概是此物喜阴吧。因为从来没见过西洋参的原生态模样,我们趴在路边好奇地往下看,是极细的枝,大概十公分高,上面有三五片叶子。公路两边的民居,也不时能看到墙上写着的“鲜西洋参出售”字样。走了一阵,就到了留侯镇。是一条不长的街,行政机关一字排开。不知生活在此的人,对“留侯镇”这三个司空见惯的字有什么感觉呢?大概也没什么特别的吧。反正,我看见这几个字就比较激动,用咱昭君的话来说就是,“即使不能生于一个时代,但想起能与他呼吸同一个天空下的空气,也是好的。。。”哈哈,发个酸先:-)大概是太久没有运动的原因,走到一半时,腿就开始发软了。这一路果然没遇到什么班车。我们开始考虑搭顺风车,但遇到轿车,又总开不了口,毕竟咱们当时的样子看上去还是背包客嘛,坐小车,有点说不过去。。。大货车呢,又大多数都是单排座,两个司机,搭不了两个人。就在我们差不多要放弃的时候,又来了一辆小车,居然就停在咱们身旁了!定睛一看,哇,重庆老乡啊!真是出门遇贵人,哈哈!在车站旁吃过午饭(蘑菇烧鸡,很好吃,也便宜,青叶素菜才2元1份!)到街上逛。留坝县城很小,基本上也是就一条长街,两边就是山,人们做事都慢悠悠的,感觉很安详。街上,处处可闻川音,卖水果的小贩,开餐馆的老板,几乎都是四川老乡。我们大摇大摆地说回重庆话,一点语言障碍都没有:-)这也难怪,在历史上,汉中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一直是归蜀地管辖的。女友又念起大板栗,看到路边有个摊,女摊主正在炒。问,可以尝么?她老公在一旁说,不能!你们尝了又不买怎么办?忒憨的老头,笑死。。。。。。长街背后有座小桥,信步逛去,是一条小河,翻地图一看,叫做北栈河。河边的房子样式,竟然很像重庆的吊脚楼,只不过是用砖而不是用木料做的,看上去格外亲切。对岸河边是一个休闲广场,很干净,有石阶,可以下到河边。护栏是汉白玉砌的,蜿蜒一长排,除了最前面几块是刻写的留坝县史外,其他均是张良的史迹:-)这个小广场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古汉台内,还看到很多照片,是张良当年送刘邦到汉中就任后,离开褒斜道时,火烧栈道的遗址,很多均在留坝县境内。小小的留坝县,因了留侯张良,得以不朽。千载之下,仍让人怀想不绝,那汉时的风云与风流,该是怎样的惊才绝艳! |
转自:http://bbs.lzlm365.com/viewthread.php?tid=32504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