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关游记之华山篇

[游记]山关游记之华山篇

2007-07-16    sina.com.cn

山关游记之华山篇

题记:
华狱知名久,青春正可寻。轻车逐旧道,快意过潼门。
今古东西界,山河表里分。原高希草木,水阔聚氤氲。
忽见雄峰峙,如迎远客临。名山匿仙迹,平地入白云。
夜半攀华岳,平明看日轮。少年发奋意,老者起童真。
才探千寻路,还听万籁音。涛鸣山俞静,瀑坠谷犹深。
径曲星为伴,身悬壑作邻。前行虽破胆,回望更惊心。
崖壁削如铁,人躯渺若尘。重逢会绝顶,相对抚惊魂。
应共朝晖语,此处最清晨!

时在二零零六年三月三十日,一行九人,到三门峡出差。车上济洛高速,至洛阳西再上连霍高速,一路向西经过义马、渑池,三个小时就到了三门峡。从出行的方便来看,不能不承认济源这几年经济有所发展,工资虽然没涨,路是修得漂亮,济源的高速可以很块地奔上京珠、连霍这两个南北、东西的高速动脉,也直通二广高速,在公路交通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时期属虢国,三门峡市区建有虢国博物馆,济源的虢国羊肉汤馆的大本营就在三门峡;春秋时期先属虢、后属晋;战国时期分属韩、赵、魏;秦国时置三川郡;西汉时改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陕州专署,57年建市至今。

这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因黄河而得名,因大坝而建市 。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把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水东流而去,三门峡由此流传古今。1957年,国家在三门峡兴建了万里黄河第一座大坝,同时成立三门峡市。220万人口的三门峡,全口径财政收入据介绍四亿元左右,远不如67万人口的济源。就连因之成名的三门峡水库,也因设计时的排沙问题没有考虑,随着上游渭南地区的水位抬高,泥沙淤积,洪水连年成灾,至今竟有“祸起三门峡”之说,让豫陕两省打了数不尽的官司,随着下游小浪底水库的兴起,似乎存在着尴尬的兴废问题了。

在三门峡,大家很自觉地加快办事速度,下午三点便驱车直奔华阴,中午小喝了一下,一路上昏昏沉沉地过了陕县、灵宝,及至过了豫陕交界潼关收费口,才让人眼前一亮,好长一段的路途是依山而建,沿河而行,黄土高原横亘连绵,九曲黄河呜咽流趟,对于古代冷兵器时代而言,这一带的确是山关险胜,是兵家之必争。在山河之间奔驰,西阳悬河,云烟苍茫,水天一色,九曲黄河形岸各异,让人想起某大诗人的诗句:天接云色,原分形岸,苍茫十里浊烟;水泛旋沙,河奔簇浪,古来一带斯川。可不是为此而写的吗?

没有任何征况的,眼前突兀出现一座高山,从平地直拨而起,车上的同事都兴奋起来,华山到了。华山?这个名声播于九州的名山,名由何来?传说很多:比如《水经渭水注》说“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西南有小华山”。古代“华”与“花”字是一个意思,互相通用的。由于远远眺望华山,山峰就象一朵花一样,故叫华山。有的说是取少阴用事,万物生华之义;亦有说,山顶上有池,生长千叶莲花,因名华山。据我看,《水经渭水注》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今日华山的西峰就叫莲花峰。因为顶上有巨石,形如莲花花瓣。但不论怎么说,上述的几种说法都离不开“花”字。所以取名“华山”是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有了“华山”的名字,连它周近的地名亦受到影响。比如华山北面的县名就因位于华山的阴坡而取名为华阴县;在华山南坡的则取名为华阳。甚至说,中华民族的得名亦与华山的名字分不开。

清代章太炎就认为:“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今陕西境内)二州之地,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亦有说,我国古代亦叫华夏。夏是由于夏族(居于夏水流域),曾居住在满目花簇的华山地带而得名。这两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使人听了觉得还有道理。如是,“中华”或“华夏”的得名是与“华山”有关。则华山这座名山更增添了它的光彩!

看了看表,从三门峡到此,一个半小时不到。在华阴收费站下高速,看着沿途众多的华山广告,几分钟就到了山脚。

没有二话,自然是先找个地方住下来。这个时候是华山旅游的淡季,在驱车寻店的过程中,遭到了无数的摩托揽客者的拦截,这些人都是本地农家旅馆的青年子弟,他们高速驾驭着摩托车,看到外地牌号的车辆,就招手让你停下来,然后热情地介绍各种登山方式和食宿方式,是终的目的自然是让你住在他介绍的旅馆里。我们考察了几家,旅馆的卫生及设备条件有的相当好,由于是淡季,价格很便宜,标准间每人三十元,旺季时会涨到一百到二百元不等。但出于人身及车辆安全的考虑,我们还是想住在华阴县城里(嘿嘿,国营的观念至今尚存啊!)。

华阴县城给我的感觉是十年前的济源,所谓的一条大街两路口。听着临街店面音响放出的高亢的秦腔,问着热情质朴的陕西老乡(之所以说热情,是因为他们知无不言,显示出淳淳的民风;之所以说质朴,完全是陕西口音给人的印象;之所以说老乡,是因为我的母亲一家在解放前逃荒至陕西,我母亲在延安上完了小学,解放后才举家回到济源,至今我外叔公一家还留在西安。),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原华阴政府招待所,现在的金融宾馆,进去一问,很扫兴地已经没有了标准间,其它普通间没有卫生间,因为大家都想洗个澡,就又返回了山脚。

正要在先前看中的旅馆投宿,同行者中一人提出了一个想法(估计是早有预谋),立刻博得大多数年青人的赞同,“夜游华山,朝看日出”,他说:“我们应该胡乱找个钟点房休息到晚上十一点,然后登山,刚好早上五点左右看日出。”原来的计划就这样变化了,甚至几个原先因考虑体力问题要坐索道上山的人也经不住这近乎浪漫的提议,并且脸上似乎有了蠢蠢欲动的潮红,虚弱地反对了一下,好象非常勉强地随了大流。

大家把车泊在西入山口(东入山口是索道入山口)广场的停车场,因为这个停车场门口有一个“共 产 党 员停车场”的牌子,让人放了百分百的心,然后在正对门找了个简陋的旅馆,十元一人,住下后才知道,隔壁就有一个条件相当好的投宿处,是华阴财政局下属的企业,好象叫华山酒店。

这个旅馆还经营夜间登山的各种物品,诸如手电筒、平底布鞋、廉价的双肩包、线手套之类的东西,开始我还没认识到线手套的重要性,及至登临华山险处,诸如百尺墥、千尺峡之类的地方,才知道手套这东西实在是少不了。大家七嘴八舌,把十块钱的手电筒和平底鞋砍成五块和六块,然后穿上平底布鞋,在地上行走了几步,才想起来,上一次穿平底布鞋恐怕还是在上初中那一会吧?新鞋子干燥而凉爽,因为穿皮鞋受惯拘束的脚有了自由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也就是说,自由的感觉真好!

躺在简陋的床上,无力地半睡半醒,直至手机闹钟响了起来。在走廊上聚集时,各房对人互相问,遍数人头少一人,他房间里同住的人揭发说,该人革命意志甚是不坚定,说要睡觉,不登山了。搞得大家又好气又好笑,强行将该人拉起,又用革命道理好好教育了一番,该人表示承认错误并服从组织安排,大家便安排该人执行管理双肩包的任务,并纷纷将手中的矿泉水塞入包内。

在连声抱怨中,大家嘻笑着踏上征程。

虽然对于登山的困难早有了思想准备,但是在漫长曲折的入山引道上,很多人就开始气喘吁吁起来。我的身体素质因为经常运动的缘故,还算可以,因此有着一番探幽觅胜的闲情逸志。

听着道侧的山谷鸣湍,享受着夜间山中特有的动静,浴着些微有点料峭的山风,仰望山顶,一半是直立陡峭的山壁,一半是灿灿的星空,在心中构思了半天,诌出了一句“半边绝壁半边星”,便再也诌不出来了,突然自己好笑了起来:原来这就叫煞风景!

过了收费口,才算是真正进了华山道。

坡度明显大了起来,牛喘声也逐渐粗了起来。入山无有回头客,众人的情绪反而上来了。男同志拼命搜罗出肚子里的黄段子,女同志丢了矜持,放声高歌。一鼓作气地,五里关,石门,毛女洞,云门,青柯坪,每个景点都有明亮的灯光,但是又没破坏景致,这种布置恐怕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所致,非朝夕之功。一路上欣赏着景点的介绍和数不胜数的石刻,一路上嗟讶着华山深厚的人文底蕴,宇内多奇山,可是没有历史人文支撑,怕是不能称为名山!在这段过程中,山道两旁的一个石刻让我回味良久,“进退维谷”,呵呵,实实在在地恰如其份啊!

眼前的阶梯明显陡峭了,抬头用电筒一照,狭窄的夹道上方横着一块圆石,上面赫然刻了“回心石”三个大字,据说体力不好或意志不坚的游人至此各方面到达极限,因此止步据多。

的确是如此,到达这里,我的体力也感觉消耗极大,更无论同行的那个胖子了。胖子努力地抬起头,绝望地看了一眼,我心中暗暗地期盼着,但是他偏偏说了句:妈的,上!

我心里冷笑了一声,上面就是华山三险之千尺墥和百尺峡,石阶狭窄,只容一人,坡度达六十度以上,游人必须手攀两旁铁索,竭力爬上。胖子这下罪受大了!

很多山中都有诸如一线天之类的险处,华山此处,是真正的一线天。在咬牙攀登的过程中,我的体力达到极限,情知熬过这一关,就是柳暗花明二 重天,可是止不住的心跳和蹆脚发软让人举步维艰。

只凭着一股意气,终于过了这一关。当我坐在群仙观前大口大口喘气时,一个小伙子也登了上来,见了我,张嘴就是一句:当年开这山道的人简直是个疯子!这话虽是有失公允,但我不禁有戚戚之感。在此等候良久,才见那胖子露出了无辜的大头。看着他痛不欲生的表情,我只能把构思好长时间的话咽到肚子里,只是说:佩服佩服,失敬失敬!并且将自己舍不得喝的水让他喝了一口,胖子的水早就喝光了。

后面的山路相对而言好象一马平川,众人聚齐后,在北峰下看了看金庸大侠题字的“华山论剑”处和“大鱼背小鱼”景点,补充能量,稍加休整,众人直奔东峰。那个地方据说是华山观日的最佳所在,因此也叫朝阳峰;西峰的东西两侧状如莲花,故名之莲花峰;南峰落雁是华山最高峰;中峰玉女和北峰云台略低。

真正考验人的地方到了,擦耳崖!苍龙岭的关口,此处路不盈尺,下视千仞,夜晚更不辨石水。人人战战兢兢,个个腿脚发软,众人面壁挽索,贴身探足,缓步而行,方过此崖。

但那里能比得上苍龙岭啊?就连刚才的千尺墥和百尺峡,比起这里高不见顶的上天梯来说,还算是小儿科。因为千尺墥和百尺峡两边尚是石壁,这里两旁全是深不可测的悬崖绝壁,触目惊心,更有的地方的坡度达到直上直下,人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几乎要到崩溃。据传唐代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人把这里的逸神岩命名为韩愈投书处。

当时那里能想得这么多,人在惊险之下,本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及至坐在金锁观下,众人才有心惊肉跳的感觉,每个人都痽在地上,却自有一番豪气。

过了这个华山第一险,甚或是天下第一险,凌晨四点半,我们上了东峰。

峰顶有朝阳台,专为观看日出而建,朝阳峰因此得名。峰上有个三茅洞,洞内有陈抟老祖的塑像,洞外有甘露池。附近的清虚洞前有一座孤峰,峰顶上有铁瓦亭一座,铁棋一枰,据说宋太祖赵匡胤曾在这里和陈抟老祖打赌下棋,谁赢可得华山,结果宋太祖赵匡胤三盘棋败给了陈抟老祖,将华山输给陈抟,华山因之有“自古不纳粮”之说,这座亭遂得名“赌棋亭”。

站在这里,租了个御寒的军大衣,体力渐复,感慨良之,自作词一首以记之:

高阳台 仙

无数经年,循环岁月,劫波历尽神仙。
睡老华山,烂柯一梦休谈!
邀云伴月和星住,且看它、扰扰尘凡。
更飘然,万壑风光,一瞬云间。

当时可有红尘累?
但南山拂袖,北海扬帆。紫气东来,如今早度西边。
壶中日月千秋梦,跳出了、那里玄关?
只留得、几片白石,几落青山!

东方渐渐泛白,倒是没有所谓的期盼和激动,免不了啪啪的拍照,但人却很平静。这次的华山日出和以住看到的几次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这次的日出,比起以前的几次,却多了几倍的艰辛。

看完日出,因为下午还要到灵宝去,再说众人也没有精力去壮游其它几峰,便原路返回。一个个鼓足了精神,强撑着发软的小腿,再下天梯时,更是心惊胆寒。来时天黑,尚看不太清,胆气还壮,这时真正算是能够理解韩退之为何大哭了。

好不容易到达北峰索道口,却被工作人员无情地告知,索道九点才开放,此时才早上七点多一点。众人急欲下山,工作人员中一小伙子说,索道旁的这条路也可下山,这条路是当时建索道时修建的,山路相对好走,并说他们沿这条路下山,一个小时不到,华山挑山工都走这条道。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中有人起头,说我们不妨走下去。可能是某种说不出的心理,大家竟然都同意了。

下山的过程却远不如想象的妙,虽然的确不如来时之路险要,但也有很多比较险的地方,而且没有景点。大家一路上把出这馊主意的人好一番埋怨,这人却说,爬山爬山,坐索道有什么意思,以后你们回忆起来,有一段步行上下华山的经历,却不是一个可贵的回忆吗?

这时天色已亮,一路上遇到很多挑山工。

这些可敬可佩的挑山工们,每人的担子大约有五十斤左右,在险峻的山路上挥汗如雨,粗重的喘息在和我们擦肩而过时,让我们听得分明。但他们绝不象我们边走边休息,而是一口气上到山顶!要知道,我们空手下山,用了足足三个小时,而他们上下山才用两个小时多一点,因为我们快到山脚的时候见到一伙挑山工们在石阶上跳跃着,如风一般超越了我们;而这伙人,明明就是我们在下山途中对面经过的一伙人,那时他们正艰难地然而是一步一步毫不停息地朝目标迈进,他们有节奏的开口吐气还让我们感慨了一番!据说他们挑一担货物上山只有十元!

终于到了山脚,众人风卷残云地海吃了一顿饭。一百二十元,十菜五荤五素,主食管饱,味道极一般,油也不太好;但是这时的饭菜是最香的,下午时在灵宝因朋友招待而在五星级的金紫荆洒店所吃的饭菜也没有这样的过瘾。以至于众人在酒店吃饭时,纷纷说要是能在上午吃到这顿饭,用宋丹丹的话说:那是相当地好。

驱车绝尘而去的时候,众人都不由回头。

华山,这个纯岩构成的雄奇名山,在我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

我们前方还有一个目标,是传说中老子骑牛西去,留下千古不朽的道德经的地方,也是天下四大雄关之一的崡谷关。

※※※※※※
登山入山中,山深人不明 无奈上山顶,极目众山青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164ad40100031p3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