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游记]华山游记

2007-07-16    318020.com

华山游记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东部华阴市南面,自古名闻天下,它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为五岳之西首,是由一块硕大无朋的花岗岩体所构成,景域148平方公里,含38峰,最高主峰海拔2160.5米(南峰),整座山岳拔地而起,壁立千仞,奇险峻秀,犹如一方劈削而成的擎天巨柱,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美誉。
华山有云台(北峰)、莲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阳(东峰)、玉女(中峰)五诸峰,鼎峙环抱,浑然天成,远望如蓓蕾初绽,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相传曾生长一种千叶莲花,因称“莲花山”,古时“花”与“华”通用,故称“华山”。
华山又是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山上道观依山就势,星罗棋布,上上下下大小有数百个著名景点,它的一步一石一峰一庙都有美丽的故事与传说。

下定决心登华山
少年读书知华山——不当回事;
工作时期想华山——没有机会;
退休之后盼华山——还未去成;
再不决心登华山——终身遗憾。
4月24日,我(76岁)约友人陈鹤鸣(63岁)一起两个人,首次步行登上华山。从早上6时至傍晚6时,历时12个小时,从中路华山峪上,走走停停,边看边记边摄影,行程50华里,踏尽9999级石阶(据挑夫说),走遍华山北、西、南、东、中五个峰。现将所到之处按次游记于下。

华山峪景区
奇险天下第一山 由玉泉院通天亭出,穿铁道隧洞南行,即到华山峪口。在峪口东崖壁上,一方摩崖刻为“奇险天下第一山”七个醒目大字。“自古华山一条路”便从这里开始,游人多于此拍照留念。
五里关 即第一关。因距峪口恰好五里而得名,据险筑关,垒石成城。
石门 即第二关。过希夷峡,有巨石挡路,其中两块石头撑登空中,仅容两人通行,号称“华山铁门”。
莎萝坪 由第二关沿峪道前行,正疑无路,豁然洞天,一片阔地。相传旧日陈抟在这儿植莎萝树一株得名。
毛女洞 秦始皇崩前,令宫人殉葬。相传宫女“玉姜”逃至华山,隐居此洞,饥食松叶,渴饮清泉,体生绿毛,见者皆称“毛女仙姑”。
云门 渡响水桥而上,有一拱型门洞,即古云门,人称第三关。云门附近石刻甚多,如“仙境”、“天下第一名山”、“洞庭飞来”等。
青柯坪 过通仙观,华山峪尽处即为青柯坪,因生长青柯树而得名,这里坪地广阔,重峦中抱,青柯交横,壑静谷幽,泉石如画,山鸟啼鸣,庙宇掩映,云绕钟声,宛如仙境,故又称小蓬莱。
回心石 位于千尺山童 下。游人至此,心力已劳其半,仰视
山童峡,天开一线,铁索高悬,石阶通天,不觉胆寒,又好奇山童上风景不知何等优美,如此上则畏险,退又不舍,徘徊犹豫,故称回心石。又相传有两个和尚曾在此弃恶从善。

北峰景区
千尺山童 为攀登华山主峰第一险道,称“太华咽喉”。其形如裂隙,两壁直立,石阶若登天云梯,铁索垂直生寒,抬头仰视,则天开一线。游人上攀,两手紧抓铁索,低头盯看脚下,不敢上视,视则头晕目眩,两股颤颤,通身虚汗。好在上有美景诱惑,下有阴风相促,攀完370余级宽难容脚的石岩台阶,始从山童口石洞钻出。下山童比上山童更险,如临深井,心惊胆颤,不敢下视。 因千尺山童俯视如同深井, 故又称“天井”。若堵住
山山童口,上下便会断绝。解放战争时期,盘踞在华山的国民党残部韩志佩曾用铁盖盖住山童口,企图阻止我军解放华山,八勇士却从黄甫峪登山,奇袭北峰,居高临下歼灭了守山山童之敌,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
百尺峡 出千尺山山童上口,有一石坪,可供游人缓息。百尺峡下接石坪。上连云头石,长虽不及山童,仅46米,石阶91级,但势危坡陡,两侧石壁峭立,裂隙通道窄狭,且有石上悬,状若摇摇欲坠,游人过此,因惧怕悬石突然跌落,无不胆颤心惊,缩颈而行。
群仙观 在老君犁沟下端,清道光之前,为华山女冠修行之所,观内最早供奉地母神,后由民国道士张高禄募化扩建,始名群仙观,改供武圣关羽,后供太上老君,今供吕祖(洞宾)与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曹国舅、兰采和、韩湘子、何仙姑同列“八仙”。
老君犁沟 指群仙观到猢狲愁间一段险道。相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名“老君犁沟”。老君犁沟长约250步,有石阶近300级,过去这里是有名的险境,要手抓铁链,脚踩木桩方能通过。当地民谚专道其险:“千尺山山童,百尺峡,老君犁沟猢狲愁。”
横翠崖 出犁沟门,迎面一巨大垂面石崖即横翠崖。此处恰似一方露天书法大展览,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其中“民族本色”,传为蒋介石1936年上华山时亲笔所题。今题刻人名文革时已被凿去。存疑。
猢狲愁 位于横翠崖上卧牛台北高崖处。昔日因崖壁削立,奇险无比,连猴子攀越也发愁,故名。相传古历每月逢三逢八之日,成群结队的猴子从大上方出发,浩浩荡荡攀登主峰,但每到此处,都无法通过,垂头而回,足见当时路径之陡峭。
北峰(云台峰) 华岳五峰中最低峰,海拔1614米,因位于全岳之东北,故名。又因华岳三峰远望若花,北峰三面悬绝,常有白云缭绕,恰似白云托莲花而起的仙台,所以称为“云台峰”。李白诗中有“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就是描写华岳三峰被白云托起的奇妙景致。
北峰亦是观景揽胜的最佳之地。站立倚云亭遗址上,眺望西北,可见一峰兀立,峰东裸露之花岗岩体由于雨水冲蚀,形成多条弧形石纹,层层垂落,其形态如巨型瀑布,气势恢宏,游人观赏间恍若闻瀑水轰鸣之声,故称之石瀑布。当年李白登临北峰之巅,南望华岳三峰,近在眼前,巍峨雄壮,高耸入云;北眺黄河自溯漠而来,飘忽如丝,远在天边,便有“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千古绝唱。有人说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此言一点不假。山外看华山,群峰插天,云霭缭绕,连天黛色,迤逦千里;进入峪口,峡谷幽深,溪流伴步,碧空一线,华山隐于深山之中,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来到北峰,放眼望去,一座奇秀的玉屏风伫立于南,展示出三峰环列,层峦叠嶂,彩翠云涛,气象万千。近前又有苍龙飞舞如在海中游戏!这种万秀千奇的自然美色,真叫人称绝!
擦耳崖 自北峰南行,一岭直通三峰,有仙人砭,道不盈尺,下有深沟。从北峰南望,从三峰(东、西、南峰)下来的游人,在此处进入了白云飘渺之中,行走于悬崖之上,有如仙人一般,故名仙人砭。过砭即擦耳崖。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人行到此,身体紧贴崖面,唯恐下坠,往往使崖壁擦耳。擦耳崖题刻甚多,仿佛一个天然书法展屏。主要有“胆大无险”、“道法自然”、“涧壑烟霞”、“千里烟云”等。过擦耳崖,前有一巨石,上题“卧牛石”三字,传说老君的青牛开犁沟之后曾卧此休息。石旁路畔刻有今人王忠亮先生楹联道得甚妙:“天上本无稼穑事,莫怪闲卧;世间还多不平山,岂能歇鞭!”
上天梯 过卧牛台,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忽见铁链相垂,笔直的石壁上凿有36个石级,形同上天之梯,故名。游人上下,须手抓铁链,紧贴崖壁,侧身以行。1985年又新辟一复道,以减少游人于此等候。这里虽险,却仅有20余米高,所以游人不仅不觉险峻,反而增加了游览情趣。
御道 相传汉武帝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曾巡游苍龙岭,特为帝王修平道路,两侧安上栏杆,并用锦绣遮护,故称御道。走完御道,即见一高台,名救苦台。登台可望苍龙岭全景。
都龙庙 也称胡趋庙,督龙庙。在苍龙岭龙尾西侧。始建于北魏,庙前坪地广阔,游人度岭前多于此小憩。庙内原奉龙君塑像,目眦尽裂,须髭张开,威武异常,后毁。由于苍龙岭奇险无比,过去度岭之人,须到庙里祈祷,等到云与岭平,看不见两侧深壑,方才敢过。今庙为近年复建,又重塑龙君,庙貌一新,游人如织。
苍龙岭 出都龙庙东侧门南折即是。一岭逶迤,直上霄汉,体青脊黑,状如苍龙腾空,故名。苍龙岭南接金锁关,北系阎王砭,西临青柯坪,东落黄甫峪峡谷,如一座南北高墙与北峰连成一线,是攀太华三(东、西、南)峰的必经险道。史载,北魏时苍龙岭尚无铁索与石阶,游人度岭,须骑在岭上,两手抓住岭脊,抽身渐进,因此,当时的苍龙岭叫“夹岭”,也叫“搦岭”。叫“夹岭”是指两腿夹住岭脊,叫“搦”岭是指两手抓住岭脊,都是以度岭的姿势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如今游人至此,皆可履险如夷。
华山以险闻名天下,与苍龙岭有关,而苍龙岭闻名天下,则和历代文人游岳逸事有关。最有名当推韩愈投书的故事。据说唐宪宗时期,韩愈因冒死谏迎佛骨得罪皇帝,被贬谪到岭南的潮州,途径华阴,架不住好奇心的驱使,竟然上了华山!以他那样一付未老先衰、中年就齿落发稀的身子骨,也不知是如何登上绝顶的。反正,当他游兴尽了返还苍龙岭时,竟畏险大哭,急忙写了一封书信,投到岭旁谷中,欲和家人诀别,后被华阴县令知悉,连忙用锦被把韩愈包裹起来,用绳索缒到岭下,如今龙口逸神崖留有“韩退之投书处”胜迹。
一位来自山西的百岁老人,名叫赵文备,游山至此,闻韩愈投书求救的传说,放声大笑,于是便在“韩退之投书处”题刻“苍龙岭观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八公龛 在苍龙岭上登山路左侧的面北石崖上,其崖高10余米,下黄上黑,顶部向外倾斜,底部可避风雨,传说因八个贡生游山,在此避雨而得名。八公龛上下虽为登山盘道,但极尽幽美。沿途花木葱笼秀丽,苍松翠柏直插苍穹。游人至此,顿生目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

金锁关景区
五云峰 在苍龙岭上,金锁关下,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峰头。峰的西面下临深壑,崖壁陡峭,东面较平缓,是攀东、西、南三峰的必经之地。峰上攀山道路千折百回,别具一格,路两边青松成林,风景秀丽。深秋季节,松翠枫赤,山花耀目,在东、西、南、北四座主峰中央,古时也曾称为中峰。
五云峰自然景观很多,以奇石古松为最。有名的如上马石、将军面、单人桥、五老松、夫妻松、卧虎松等。古时峰上有庙宇建筑,因山火烧毁。现今峰上建有旅游饭店,为游人提供食宿服务。
金锁关 又名通天门,其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周围古松苍翠,奇石林立,是通向华山主峰口的要道。在三峰口箭栝峰侧,自古华山一条路至此终结。
金锁关是通往华岳三峰咽喉要道,所以杜甫《望岳》诗中有“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名句。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的民谣。金锁关主要景区有锦鸡守玉函和老虎口景观。
金锁关原门楼为明末道士胡真海所筑,后毁。今存关门为一九八五年重建。
中峰 位于金锁关正南,因在东、南、西三峰环抱中而得名。它略低于三峰,海拔2042.5米,处东峰西侧,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东峰的衣襟。相传上古时期,明星玉女修真于此,服玉浆,白日升天,后之人即名此峰为玉女峰。又传,此峰为春秋时秦穆公女儿弄玉隐修之所,故后来玉女峰祀奉之神为弄玉。玉女峰虽无插天之势,但溪水环绕,林荫蔽天,奇花异草,秀色可餐。名胜景观之多,不逊于“天外三峰”,且诸多景观,多与玉女弄玉有关。幽静古雅,为玉女峰显著特色。
西峰 为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82.9米,因位置居西而得名。峰巅有片石,状如莲瓣,故又名“莲花峰”、“芙蓉峰”。
西峰如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三面凌空,绝崖千丈,似刀削斧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态,堪为华山形貌之代表。峰上景观有巨灵足、翠云宫、莲花洞、斧劈石、舍身崖、杨公塔等。“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唐代国子监殿试,曾以莲花峰为题,唐刘德仁有《殿试莲花峰诗》等。
南峰 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160.5米,为华山最高峰。峰之南侧断层深壑,绝壁千丈,同三公、三凤等山隔绝,因而更显突兀。南峰由一峰两顶组成,东称松桧峰,西称落雁峰。松桧峰略低于落雁峰。松桧峰以松桧而得名,落雁峰因归雁常憩于此而得名。登临绝顶,顿感青天在握,星斗可摘。举目环视,群山起伏,苍苍茫茫。黄河渭水如丝似带,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宋朝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脍炙人口的诗句。
峰上景观有南天门、长空栈道、鹰翅石、仰天池、黑龙潭、迎客松、金天宫、安育真人龛、孝子峰、炼丹炉等。
东峰 为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90.9米,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朝阳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观日出最佳处,故又名朝阳峰。
东峰之西有玉女峰,侧东有石楼峰,偏南有博台。主峰鹤立,三小峰环卫,宾主有序,各呈千秋,俗称“一主三仆”。
峰顶有景观十余处。位于石楼峰侧的仙掌崖,被誉为“关中八景第一景”。峰东南的鹞子翻身,被誉为华山第二险道。过鹞子翻身可达博台,传说陈抟老祖与赵匡胤下棋赌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朝阳台北有杨公塔。另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玄门等景观,今仅存遗址。
现今,东峰建有两层木石结构的古式楼阁一座,为华山旅游服务公司的东峰宾馆。

游遍华山北、中、西、南、东诸峰,急忙返回金锁关,沿着苍龙岭北下侧的栈道过,到北峰索道下,已是傍晚6时25分,转乘汽车回到玉泉院荣军医院住宿的地方时已7时。
华山一日,著景难尽;华山之游,体会最深:
(一)
逢人说项道华山,有的摇头有的叹。
有说路遥不便走,有说高险难登攀。
(二)
平时爬山多锻炼,脑清身灵腿骨健。
胆大心细意志坚,再登华山也无险。

附图 华山西峰:西峰长锷破青天

(注:“山童”音同,指没有草木的山。)

转自:http://bbs.318020.com/archiver/tid-101944.html4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