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2007-07-16 nxnews.cn |
游华山已经过去二十三年了,游山时曾经有过书写游记的冲动,但由于学业紧张加之工作繁忙,搁浅了。近日,时常在网上网游,看了论坛里许多游记文章,萌生了回忆那次游山的念头,凭断断续续的印象记之,了却多年的心愿。 80年5月1日,天色未亮,我们班60名同学已兴高采烈地背上行囊乘大轿车,从西安出发,向华山进发。我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个个激情澎湃,操着不同的口音,一路上高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祝酒歌”等振奋人心的歌曲。歌声伴随着车轮的滚动,透过车窗,在旭日初升的原野上飘荡。 来到华山山口,我们自由分组行动,我和陕西的6名同学结为一组。沿着河岸漫步而行。虽说学了几天地质,但对山的接触还是第一次。裸露的岩石,看上去十分亲切,在有褶曲的地方,滴水成帘,我们合影留念。河里的鹅卵石大小不等,那是水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块头小的说明离原岩远,块头大的集中分布说明离原岩近,大小鹅卵石青灰色夹着黑点,典型的来自地球深部的花岗岩。与自然接触,捧一捧清亮的河水,攀着山岩留影,我心旷神怡,正如山岩上镌刻的两个大字“脱俗”。 走过砾石堆集的地带,我猜想着几百年前或者说几万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件?原来这是地震遗迹,向人们展示着历史曾经的一幕。 从沟口(当地人称峪口)到沟脑大约30里路程,行到一半的时候,天空忽然飘起了雨点,雨点打湿了我们的头发,打湿了单薄的衣衫。后退还是前进?小组统一了意见,继续前进。 一路劳顿,体力有些不支了,终于到达了沟脑,也就是山峰的脚下。从这里开始向上攀登,在陡峭的山岩上,前人凿出一尺来宽的石阶,石阶连着石阶形成攀山的石阶路,石阶路呈“Z”字形拐来拐去的,从山下通到半山腰。走在这样的路上要特别小心,若是一脚踩空,就上演一出空中飞人的悲剧,上山的游客和下山的游客相遇,特别谦让,寻一处稍宽的地方,双方相拥转身,交换位置,各自前行。在峭壁上镌刻着“回心石”三个大字,上华山的游客有一半走在这儿,望着艰险的山路望而却步,打道回府。这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也许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理想驱使吧,我们小心翼翼地冒雨攀登,相互鼓励着。攀过这段山路,来到了更为险峻的一个地方“一线天”。这是一个似洞非洞的地方,阴森可怕,只有一丝的光线在遥远的山口上透过来,两旁的山岩直立着,龇牙咧嘴,似连非连,狭窄的只能容下一行人,上山的路还非常陡,一夫挡道,万夫莫行,如果有一个人意志不坚定,滚落下来,全体游客跟着遭殃。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游客拥堵,集体坠落的惨祸。国民党最后一批残匪就是凭借华山天险负隅顽抗的,在一线天的上端设立据点,封锁上山的道路。心惊胆颤地爬出这段险路,终于见到了天,心中涌出胜利的喜悦,立此存照。 再往上走,道路相对平缓一些了,半天的劳顿,体力有些不支了,啃一口干粮,喝一口山泉,歇息一会儿。这时有两个朝山的老太太从我眼前走过,她们穿着单薄,手指上扎着红线线(迷信的做法,保佑平安的意思),身背干粮,几乎一步一磕头,虔诚地前行。我在思索,是什么力量鼓舞着她们前行?是信念。人要是有了信念,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想到了人生,人生就如同爬山,没有信念,则半途而废,有了信念,则能够战胜任何艰险,达到光辉的顶峰。山上的奇峰异石,古代文人墨客遗留的飘逸的书法文字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唯独这两位老人前行的身影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在北峰附近,见到了一座尼姑庵,进得庵去,见一年轻的穿着干净整洁的青布衣服,头发梳洗得整整齐齐的尼姑端坐在神像傍,怎么问话,都不开口。尼姑在庵小说里见过,挺神秘的,现实生活中第一次见,也算开了眼界。我在猜想,她遇到了什么精神障碍了呢?当时青年中最流行的是潘晓的文章《生活的路怎么越走越窄?》。 到了北峰,华山就算爬了一半了。稍许停顿,继续往西峰攀登,遇到了有3米来高的直上直下的石壁,抓着前人铆在石壁上的铁索,脚手并用,攀上石壁。过了石壁,又是一段惊险之路,这里叫苍垄岭,通往西峰(华山主峰)的必经之路。经过大半天的攀登,已经到了山岭,远处的山峰已在脚下,周围是白云飘渺,这段路如同鱼的脊背,两旁是无尽的悬崖峭壁,不知是云在飘还是山要倒,我眼睛盯着脚尖,不敢往两边瞅,不敢往天上瞅,步步踩实,自己给自己装胆,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这一段。外表我是个男子汉,其实,内心我是个胆小如鼠的人,艰险的社会,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害怕走夜路,害怕攀高。走过这样的一段路,我自己感觉我很了不起,克服了心里障碍,胆子变得大起来了。 雨下一会儿,停一会儿,天黑了雨又下大了,体力不支,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力量,我们紧赶慢赶,赶到了旅馆。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说不出的舒畅和感慨,把淋湿的衣服在篝火旁烤干,下半夜匆匆入睡。 未及天亮,连忙起床,向西峰进发,盼望着能观日出。攀过劈山救母的巨石,天色渐亮,登上了西峰,这是一段狭窄的山脊,山的一侧是望不见底的深渊,在峰顶处有“无根”的巨石耸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峰顶如同一把巨剑,直刺青天。因是阴天,未能观到日出,但万顷云海,滚滚翻腾,非常壮观,远山如剑,劈波斩浪,气贯长虹。在这天与地的接壤处,分不清自己在天上还是在地上,说在地上,四周浮云飘荡,说在天上,双脚又如此坚实地踩踏着大山。此时有一种神仙境地的感觉,有飞的欲望,灵魂与自然溶合,纯洁美丽。分不清是大山征服了我还是我征服了大山,享此美景,不枉为人一世。登峰造极,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到长城非好汉,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是胜利和成功的感觉。立此存照,永恒纪念。 下山的时候,有处“鹞子翻身”的景点没去,要身体仰着,抓着铁索,贴着岩壁过去,身后是万丈深渊,飘渺的云朵,万一失手,尸首都找不着影,打死都不敢去。 下山的路上,又困又乏,正象莲花池上有位游客的留言:“我真想大哭一场”。因为约好的下午3点在沟口上车,基本没敢停顿,克服体力的极限,艰难地准时到达沟口。上了学校的大轿车才知道,我们组是最后到达的,其他组没有一组登顶。 与我同游的同学是郭洪信、孙克坚、李毅、赵晋、吕盛京。 华山归来,我无比自豪。我的灵魂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清纯洁净,自信心百倍增强。 二00四年一月四日于西虢 |
转自:http://blog.nxnews.cn/user1/23/archives/2004/60.html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