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之旅4 |
[游记]华山之旅4 |
2008-05-22 sina.com.cn |
最近事情实在是比较多,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考试了,所以华山之旅的游记一拖再拖到了今天。距离华山之旅已经过了整整一月了,还好当时的照片都还有记录,所以一些细节都不会忘记,今天是五一放假的最后一天,就利用这个时间赶快补上吧。 2008年3月31日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原计划是上午参观陕西博物馆,据说里面的文物不亚于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很值得一去。可是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天是星期一的事实,而大部分博物馆周一都是闭馆休息的,失望的我们只好在陕西博物馆外面看着大门眼馋了,没办法,还是改变计划吧。我们现在大雁塔旁边的岐山哨子面品尝所谓的哨子面。但是说实话,觉得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虽然里面的菜码和各种调料看的很清楚,而且也很干净,但是好像味道总差了那么一点点,这就不如我们下午在鼓楼小巷里面的小店吃的裤带面那么香了。也许小吃就是这样,离开了小店的氛围,味道就怎么都不是原味了。 既然陕西博物馆已经闭馆,我们就改道去小雁塔了,好在西安市里面可去之处甚多,不会在这一棵书上吊死。小雁塔位于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也别有一番韵味。荐福寺创建于唐代,初名献福寺,武则天改名为荐福寺,寺内还保存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的巨大铁钟,每天早晨寺内会定时敲钟,钟声清亮,数十里内都可听到。我们去的时候,这口大钟仍然在小雁塔院里,我的两个师弟还钻到大钟里面去拍照,真是淘气。 关于小雁塔最神奇的传说就是关于小雁塔的三分三合了,据说历史上小雁塔曾经在三次地震中受损,塔身被从正中间震开,裂开大缝隙,但是后来又会在下一次地震中神奇的自己合并起来,当地人称这为神合,认为是上天的神仙把塔合起来的。但是经过地质学家的考证,当时建筑小雁塔的时候,地基被做成一个半球形的地基,球面底朝下,所以能够自动合并裂缝。现在想想也够神奇的,一千年前居然有这种“不倒翁”的技术,也真够牛牛的。 我们沿着小雁塔内部的台阶居然爬到了小雁塔顶,开始时很好走,阶梯也宽,越到后来越狭窄艰难,最后好不容爬到塔顶,却发现原来小雁塔现在是没有塔顶的,就这么光秃秃的暴露于天底下。周围望望,很多现代建筑都比小雁塔高,但是想想千年以前应该这里是至高点了吧,我们也只有畅想一下当年的辉煌了吧。 荐福寺内到处都是古代遗迹,任何一件很不起眼的东西,比如壁画或者门墩,仔细一看标注的居然都是唐代的遗物,真是处处历史,遍地古迹了。紧挨着小雁塔的是西安市博物馆,既然陕西博物馆不能去,就拿西安博物馆解解馋吧。等我们进入西安博物馆才发现,其实西安博物馆一点都不差,各种文物,艺术品虽然不能说玲琅满目,但是作为一个市级博物馆来说已经是相当可观了。镇馆三宝,金佛像、胡人骑马三彩和一个西周青铜鼎,虽然我们只是看看热闹,但是做工之精美,让人不得不感叹一个小小的西安博物馆竟然也是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金佛像特意做了投影感应装置,当你把投影上的叶子踩掉之后,会出现一个青石板,转而石板打开,金佛像跃然而出,虽然都是影像,但是配合背景音乐也让人很震撼,有自己发掘宝物的乐趣。佛像配有金光,讲究的就是佛光普照,不错。博物馆的地下还有大唐长安城的微缩复原模型,比起今天的西安城,唐代的长安大了很多倍,也许今天的西安只是一个废都吧,想起来了贾平凹的那部同名作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2dd0601009ja3.html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