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郦道元华山游记 |
[游记]郦道元华山游记 |
2007-07-16 163.com |
郦道元华山游记 左丘明《国语》云:华岳山本一山挡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足踏,开而为二。今掌足迹犹存。华严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屃,首冠灵山者也。尝有好事之士,故升华山而观厥迹焉。 [译文 华山冯春] 左丘明《国语》中说:华山本是一座挡住黄河的大山,河水要绕着流过去。叫巨灵的河神,把山用力摇动,然后手推脚蹬,使这座山分开为二。现在巨灵神的掌印和蹬山的脚印还在。《华严开山图》中说:有位来自西北名叫巨灵河神的神仙,擅长于“坤元之道”,能修造山川,疏通江河的水道。所谓把手掌印在华山上的神仙,就是这位用力开山的巨灵了。曾经有位好事的人(暗喻作者本人),因此而登华山观看留下的仙掌。他从下庙出发(今西岳庙)出发,沿着栽植两行柏树的大路(晋时西岳庙内和出庙南行大陆上都栽植着柏树),往南行走十一里,再回头往东走了三里,到了中祠庙堂,接着又向西南方向走了五里,至南祠,也叫北君祠(大概就是今天玉泉院的位置)。许多想登山的人,都在此祈求神灵,请求保护一路平安。从这里进入峪道,南行七里,又遇到一座祠庙,称为“石养父母龛”,由主人的牌位在此。又向南走了一里,到了天井。似竖井的崖间裂隙仅容一人回旋,只能取着身子,手脚紧贴崖壁而上,约有六丈之高。山上又有微小的涓涓细水流入井中,也不很沾湿人的衣服。上华山的人,都由此登攀,再没有别的路了。快要出井的时候,仰望天空,如透过天窗看见明朗的天一样。出了天井之后,往东南方向约行二里,高而陡的崖壁如石板,陡着上,也陡着下。降服此板壁险道后,行二里许,又转过去向东攀登百丈崖(今老君犁沟),登山与下山都必须攀着绳索,拉曳着葛条爬行。再南上四里路就紧靠着石壁的边缘(今擦耳崖)。沿崖边极窄的险道走了约一百多步,从此往西南开始拐上山道,约走六里,又到一座祠庙,名叫胡趋寺。则里供奉的神像如同一位儿童的面容。从祠庙南变经过夹岭(今苍龙岭),宽仅三尺多些,两边是万丈的悬崖深谷,一眼看不到底。在祠庙祭祀神仙如果是灵验了,浮云就会与夹岭持平。然后才敢通过,但仍必须骑在岭上挪动着身子一点一点移动。因此,世人称此岭为“搦岭”。由此登山二里,可到达山顶。在上边大约七里的地方,有灵泉两处,一处名叫“蒲池”,水往西流入山涧;再一处名叫“太上泉”,水往东流入山涧之下。当到了上宫神庙附近,西北方向的角落里杂物挡道,没有过去,有些事难于详细记载。从上宫往东走四百五十步,有座屈岭。在此处往南观望,巨灵神的手掌印迹就可看到,不过是高崖赤壁上风蚀水冲的痕迹而已。到这里看仙掌,就不如在山下远望看得分明了。 |
转自:http://blog.163.com/xasky/blog/static/2645412006771056290/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