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华山游记

[游记]大华山游记

2007-07-16    cn.

大华山游记

第一次知道大华山的名字,那起码有十多年了。那是我第一次游览位于江南池洲的九华山,听那顺道和我们同路一起游览的一个江西香客讲解的关于金乔觉故事我才第一次知道大华山的,人家对佛学研究的深而透,一路上给我们讲解古新罗国(今韩国)太子金乔觉如何历尽艰辛,渡海来到中国,首先不是在江南开辟道场,而是在六安落单。我当时因为自己就是六安专区的人,孤陋寡闻,没有想到金乔觉还有这一层故事,越发对这位江西老表肃然起敬,也为我自己的家乡能出如此的胜迹而倍感自豪。从那以后,大华山就扎根在我的心中,自己总是在想,有机会我到六安一定去看看,瞻仰瞻仰。

老岳父在世的时候,老人家经常对我说,有关六安小华山,大华山的故事。可是,他知道,文化大革命可能把大华山摧残的不成模样,所以,每当我和老婆回六安,想去看看那道场的时候,岳父总是说,哪个地方,离市区有近100多里,又没有交通,你们在外面什么没有看过啊?就是江南的九华山,你也是去过了几次,你就别去哪个穷乡僻壤了吧。要想看菩萨,六安城里就有多座,你可以去小南海,紫竹林,观音律寺,就是家门口边,也有北门的尼姑庵,你来六安,总是行色匆匆,何必那样的辛苦呢。

记得在04年的时候,我回到我自己的故乡舒城县,在和弟弟闲谈中,得知他去了六安的大华山。我就问他,风光如何,他很是兴奋。一口气告诉我,没有想到离我们舒城这样近的地方,有这样一座壮观的古寺庙。我知道,他出门的机会很少,全国走过的名山大川远没有我多,但是,也许真的修缮的不错,值得游览,他们单位才组织同事一起从舒城绕道下五显去那大华山的,看得出,引起他如此的感慨是一定有道理的。

岳父去世后,岳母更加虔诚地烧香礼佛。她总是在保佑我们平安,为我们祈祷。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瘦小的身躯。我自然十分感动,也想趁她身体尚好的时候,陪她去游览位于六安的小华山,大华山。她多次在我的面前说,江南的九华山我是没有办法去了,不知道能否去大华山给地藏王菩萨敬上一柱香。为了了却她的心愿,在清明的时候,我们夫妻二人专门陪她去了位于六安火车站旁边的小华山。老人家很高兴,很兴奋。只是一再抱怨,如果没有修这个铁路(就是宁西铁路,是南京到西安的大动脉),怎么也不会把地藏王的庙宇弄得没有了山门,而且,把菩萨的正殿变成了地下室,要瞻仰敬香还必须绕道地下。我一边在对老人宽慰,这地藏王管理的就是幽冥界的事情,让他入地下也许是天意啊,另外一面自己也在内心中想,为什么设计者当初没有考虑这样一个有名的胜迹处理呢?难道铁路线南移100--200米,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周五的下午,我就请假了,和老婆赶回六安。天气逐渐地热起来了,再不来天气炎热也没有可能带老人家去敬香了了,对于一个84岁高年的人,早晨不知道晚上的安排。无论如何,周六我们去朝拜大华山。晚上告诉内弟,让他明天不要出车了,我们和他夫妻一起,就是用他自己家的出租车去。弟弟也是很留心,早早地就探清了路线。别看他在六安开出租,可是,大华山也是没有去过。我知道他的一家指望这车生活,所以,我就告诉他,今天我包你的车,给你200元如何,他的脸急促地发红,连声说我"胡扯啊"。话是这样说,我们的收入远比他高啊,给他车费就是不要,所以,出了城,我硬是给他加满了一箱汽油,付款的时候,好说歹说,才依了我。

从六安出发去大华山的公路,基本上是县乡道路。路面是油渣路面,尽管是丘陵和山区,但是路面比较平坦,车辆极少,一路上,农田的油菜基本收割完毕,农村都在栽秧。一片片的水田,波光粼粼,碧绿的秧苗随着车轮的滚动向远方延伸,而那青翠的山峰却逐渐地向我们迎来。大家很是高兴,特别是老岳母,坐在车后排,左边是女儿,右边是媳妇,有说有笑,丝毫不见疲劳,把我对她的身体的担心吹到天外。我笑着对她大声的说,老太太,你真的有福气啊,你看,前面是儿子开车,女婿保驾,后面是女儿,媳妇给你侍侯护航。你老人家真的有福气呢。老人说,感谢你们这些儿女啊。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走了60多公里的路,远远地,就看见在那东河口镇的山头上,巍然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宝塔,在蓝天白云青山下显得那样的庄严和高大。弟弟说,大概不远了。果然,公路顺着山沟的河谷走向再朝东,估计有15公里左右,远远的,一条长长的大桥飞架在河道上,桥栏杆上的朵朵莲花,预示着我们马上就进入了佛教胜地。峰回路转,我们很快就看见了进入景区的第一道山门。我们的车辆连续地在爬坡,山越来越绿,竹林越来越密,在越过镶嵌着金黄色的琉璃瓦的半山亭后,我们终于看见了那相偎三山、背依五岭,在翠竹绿海掩映下的一片金黄琉璃瓦的建筑群落,这就是久久向往的大华山云峰寺。

大华山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东南郊,西临南岳山,南望万佛湖,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华山集自然风光、佛教道场之特色,禅寺、古枫、圣泉、怪石依山取势,曲径辗转迂回,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形成特有的佛国情调。

云峰寺背后的山,虽然没有九华山那样的险峻,但是,却也苍翠欲滴,一派仙风。云峰寺的建筑,从整体上看随地势的逐渐升高而向上摆布。由下向上看去,气宇轩昂、超凡脱俗。真可谓是"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阴,地廓而形藏。"

据史记载,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4年),古新罗国(今韩国)太子金乔觉,来中国学佛修道。他首先来到六安的小华山,那时叫番山;后又来到六安大华山,那时叫大望山。他在此结庵一座,名叫云峰寺,苦修三年。三年后他又由此地去青阳九华山继续修炼,终成正果。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28年),金乔觉99岁圆寂,死后肉身不腐,后人将其装金葬于庙中,就是现在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的"肉身宝殿"。人们称金乔觉为地藏王,享誉中外。因为六安有金乔觉的圣迹,后人便将他先到的番山改称小华山,建了一座地藏寺;将他后到的大望山改称大华山,建了一座云峰寺,以示永久缅怀这位佛教圣人。这样,青阳的九华山如果按照传说,时间上是金乔觉的第三道场,六安的小华山是第一个道场,六安的大华山就成为他的第二道场。

看资料介绍,大华山云峰寺始建于唐朝,已历1300多年。在1993年初,九华山金地藏第四十八代传人仁德大和尚,送他的关门大弟子释慧开法师下山,住持恢复云峰寺。远远望去,云峰寺的山门"大华山云峰寺"六个大字,我一眼就看出,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朴老的题词,我在各地的著名寺庙屡屡得以欣赏,我故乡万佛湖三个金字,也是出于朴老的手迹。名山名寺配上名人的手迹,真的是相得益彰了。

慧开法师不负众望,不畏艰辛,奔走于海内外,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先后募化注入资金1000多万元,使得如今的大华山云峰寺的规模,已成为皖西之最;主殿堂大雄宝殿耗资500余万元,已成为江淮之最。它以大崇林寺庙、地藏王菩萨第二大道场的雄姿,耸立在灵山竹海之中。1997年,云峰寺就被省宗教局定为省级重点寺庙之一;2000年,它又被中国佛教协会收录在《中华镇世宝典》之中。足以可见云峰寺的魅力所在。

大华山是竹的海洋,"竹海涌翠"成为一景,也给这千年古刹凭添了无尽的生机。这漫山遍野生长着的翠竹,总面积有8000多亩,真是名副其实的"竹海"了;同时,竹子的种类多达五六个品种,竞美竞姿,呈碧显翠,风过竹海,绿波翻涌,竹叶萧萧,我们尽管热的满头大汗,置身于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令人顿觉有一股澄净阴凉之气从山顶、山谷扑来!

在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那弥勒殿的玲珑,大雄宝殿的壮观,可以感受到四大天王的威力,更可以感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慈祥。而那罗汉堂罗汉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你更能感受到宗教的神圣,艺术的夸张。可以看的出,除了那古朴的香炉,和大雄宝殿前的山门,能依稀感觉到它当年的香火鼎盛外,器乐的建筑都是粉饰一新,金碧辉煌,很显然,是前几年修缮的结果。

在去大雄宝殿前的路上,有一个弥勒殿。供奉的主佛是弥勒佛,看它那憨笑的样子,你能想起他"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殿全殿属徽派风格的仿唐大五架建筑,带有前卷和翻口。大殿由30根巨柱支撑,柱顶石采用石鼓形式,其上琢有精美的花纹。更令人叫绝的,是大殿正面和侧面的20多块木质半立体浮雕:正面居中的一块,刻的是"四季取经";它的左右两边,分别刻的是"二龙戏珠"、"双凤琢丹";东边墙角一块,刻的是"云凤追月";西边墙角的一块,刻的是"魁龙攒寿";大门两旁,分别刻有"南斗北斗奕棋"、"赵严为母求寿"等等。所有这些浮雕,刻工精美,刀法娴丽,线条流畅。右边那口大磬,那是金铜合一的,老和尚说,价值10多万元!再看左边那面大鼓,足有半间屋大,可说是中华第一鼓了。置身殿前,屋上铺的是金色琉璃瓦,八角攒肩,每角都有跑兽;屋脊正中那叫三灯文缸,屋脊两头那叫鳌鱼凤尾角丝带;屋檐下那大匾,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镇山之宝!

大雄宝殿占地1000多平方米,大殿的外走廊,它的四角有四根龙柱,每根都是用整块巨石、采用镂空手法雕刻而成的,其中的花纹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等,可以称作是一绝。我到过不少寺庙,也确实没有见过如此美伦美焕的巨型镂空石雕。大雄宝殿的整个风格是仿唐大五架建筑,整个建筑显得高朗畅阔、金璧辉煌。

老岳母忙坏了,累坏了。从攀登山门开始,她就阿弥驮佛声音不断,香从弥勒殿就一直敬到大雄宝殿。各位菩萨,没有她不作揖礼拜的。到了如来佛和他身后的观世音菩萨前,她更是长跪不起,口中念念有词。我知道,她自己在家,面对那很小的菩萨每日都三拜,此时,她到了这样的壮观的宗教场合,面对如此众多的神灵牌位,她要不从内心念叨出她的心声是不会罢休的。

从古山门下山是原来的老路,古山门又叫贴墙牌坊,砖雕彩绘,是典型的徽派风格,建得非常华丽。这个大门始终是紧闭的,因为它直对北方六安城,传说此门一开,六安城就要失火。这个传说似乎是无稽之谈,不幸的是,"门开失火"却多次得到验证。为避免六安城发生火灾,我们也都从大门旁的这道小门出入。此故事也是在门口听那年轻的尼姑告诉我们的。

大华山有一棵古枫香树。这棵古树是一棵古枫,高70多米,围径6米,要四五个大人联手才能合抱。这棵树不仅树龄长,而且造型很美。她位于庙宇外的侧面的山头上。它主干挺拔,直插云霄,枝桠虬劲,宛若游龙,巍巍然,凛凛然,撑持一方天空。如果说翠竹是妩媚多姿的女儿,那这棵古枫便是当之无愧的伟丈夫了。听看门的尼姑说,关于这棵古枫在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进驻大华山,曾在这棵古枫上设了一个了望哨,站高望远,监视附近清军的动静。一次,太平军撤离大华山,清军趁机占踞了这儿。他们害怕太平军再在树上设了望哨,于是便派几个清兵砍伐此树。几个清兵抡起斧头砍了一上午,才勉强砍了一道口子。等他们吃完饭再来时,那道砍过的口子竟然全部愈合起来了。他们十分惊奇,正准备再砍时,突然听到一声惊天巨吼,但见一条乌龙腾空而起,接着狂风呼啸,乌云遮天,四周昏黑。几个清兵胆战心惊,弃斧而逃。从此,这棵树便被称为神树,又称它为"护刹古枫",没有人敢再砍它了。现在在它的前面,六安市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碑石,霍然写道:"大神树"。

在"大神树"的旁边,有一口古井。传说从前有一条白色蟒蛇在此修炼,终得善果,化成一条巨龙,每年为百姓行雨,保护一方风调雨顺。后人在井上建了一座"龙亭"供奉白龙。龙井之水能治百病,号称"圣水灵泉",越传越神。每年庙会,善男信女都要带几个大桶专装井水回去饮用。现在,龙井上已建有佛家茶社,游客可用龙井水冲泡六安瓜片,面对青山竹海细细品尝。

就这样,我们在寺庙里流连往返,依依不舍,老岳母脸面上尽管也呈现疲惫之色,但是却精神抖擞,连声赞叹,真的好地方啊,真的要感谢菩萨啊。我们看她那虔诚的模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中感叹,精神的力量真的无穷啊。

再见了,大华山,故乡的山,再见了,云峰寺,我心中千年古刹。我会再来向你朝拜的。

转自:http://bbs.sky-cs.cn./viewthread.php?tid=122175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