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中)

[游记]华山游记(中)

2007-07-16    sina.com.cn

离开北峰,紧接着就是擦耳崖,顾名思义,这段路走起来要小心耳朵被擦伤,怎回事呢?一边是悬崖,你得贴着另一边走,可另一边的石壁呈倒倾斜状,一不小心,耳朵就被擦伤了,不过说起来这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了,但也看出这些起名字的文人骚客们的手笔,语不惊人死不休,提醒大家,在路边的石壁上有很多大手笔的题词,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写的四个大字“华夏之根”最为有名,因为据民国时的一大文豪章太炎考证,我们“华夏、中华”的叫法皆因“华山”而起,我倒,照章老朽的说法,俺们岂不都是陕西人的后代。

在往上走,要爬一段云梯,这段比前面那三险道还要陡,几乎90度,但是很短,不到20米,抓住铁链子倒也不难。要实在不敢爬,旁边有复道,拾梯信步即可登之。

上了云梯,有两处风景,稍做讲解,一是“日月岩”,相传当年武则天登华山(也不知这娘们咋上的山,那会又没索道,该不是抬上来的吧,丫也不怕摔死)看到此处一大一小两块巨石相依,形如日月,这“文学家”遂生一念,愣造出一字“曌”,并以此给自己命名,日月当空,显其尊贵之极。第二处风景是“御道”,相传是汉武帝和唐玄宗曾到此留下御足(也就是皇帝的脚丫子)而名。

再往上就是苍龙岭了,前几次登华山,这段路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两旁千丈绝壁,仅有这条530级的台阶石脊通达对岸,人行走其间,心惊肉跳。很难想象若没有两旁高大粗壮的扶手只身一人站在这峭壁之上是个什么样子,想必会两腿发抖、混身打颤、苦爹喊娘的,我试着抓住铁链扶手往悬崖下看了看,嗡……,从小肚子一直到脚底跟过电似的。据传唐代大屎人韩愈游完华山下山到此,畏惧险境竟坐地嚎哭,并写书投于岭下求救,后来山西一姓赵的老者百岁登山听得此事不禁放声大笑,有个好事者题诗曰:“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我直接在后面给他续两句:“老衲不哭也不笑,只是使劲把相照。”

爬过苍龙岭(我怎么又用了“爬”字,但这一路经常在爬),一路台阶,已没有什么险要之处,在五云峰有一旅馆,服务员招呼着让我们歇步看日落,我看看时间,前面还得过金锁关方能到东峰,还有一段路,不敢耽搁,因为这个时候上山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我们7个人和其他几拨零散游击队,山间已经很少见人了,等这看了日落,我们得摸黑上山了,想到这,我们决定不停歇继续登山。

金锁关是进入华山主峰区的必经咽喉之道,此处建一关门,关内关外,铁索上挂满金锁,累累串串,非常壮观,顺手举起看看,有祈福平安的,有祝寿健康的,有祈祷高升的,有祝愿高中的,黄色的金锁,红色的布带,十分夺目。我们中有两个中学生,我们在登山路上已经买了两个金锁准备给他俩也求个高中状元什么的,后来我提议到东峰顶观日台再锁,那里比这高,他们考北大,咱考清华。金锁关上有一巨型锁子,金灿灿,好一大陀啊,我们集体照了张像,不发财,也粘粘这财气。

过了金锁关,山路分为两条,一条先上东峰,再到南峰和西峰,另一条先到西峰和南峰,成一环形。因为计划当晚住在东峰,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因此我们先向东峰进发。可能由于和大多数游客的安排不同,我们走的这条路幽深恬静,少有人烟,树木郁郁葱葱,仿佛置身森林之中。而且此时天色将晚,加之海拔颇高,阵阵凉风袭来,不觉寒意浓浓,白天出的汗这会已经冰凉。

上东峰有一险处,华山三险之一的天梯,超过90度的坡,全靠人抓住铁索脚蹬脚窝向上攀爬,很是惊险,说心理话,我爬到中间的时候后悔坏了,因为走了一天的路,已经很累了,两只胳膊又酸又疼,手都快抓不住铁链子了,实在是已经爬到中间了,已无回头路,只有紧贴着石壁,小心的往上爬。天梯旁边用铁架子修了台阶,那里可以顺梯而上,安全的多。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先到东峰顶观日台上看了看,只可惜天已经完全黑了,摄像机里已经只有声音没有图像了,观日台上有个杨公塔,是杨虎城将军所建,西峰上也有一杨公塔,两塔可以互相看见。我们把孩子们的清华大学金锁锁上后稍做休息就开始往东峰饭店进发。

从13点50分开始进山门,到东峰顶晚8点。速度不算快,但还好,一路平安。

前几次登华山,都是晚上登山,清晨到顶看日出,没有夜宿过华山,看驴友们的游记,都说晚上住宿贼拉子贵,店主那小刀磨的是甑光乍亮,宰你根本没商量,果不如然,在东峰饭店。两个四人间,1500元,就这价,不住还有排队等着要住的,考虑我们中间三个女同志,两个中学生,咬咬牙交钱开门住了下来。放下背包,感觉到饥肠辘辘。问有餐厅吗?服务员很干脆:有。去一看,餐厅?跟村里办红白事搭那帐篷差不多,里面就两张桌,一桌已经坐上四个中年人,正开瓶小酒喝得美呢,我们刚坐下,旁边那桌喊到:“再来盘拍黄瓜,多少钱?”“30”“????”靠,拍黄瓜得30,拿过菜单一看,可不,最便宜的就30,没敢多点,4个素菜,4瓶啤酒,7瓶红牛,外加7碗面还难吃的要死,干了我们400多。回到饭店,楼道里已挤上了几拨晚来的游客,没房间了,只能租大衣在外面睡了,幸亏我们来早一步。躺到床上,两个孩子刚还正说今天路上的辛苦呢,一不留神,已经有鼾声传来,太累了,这两个孩子一路走在最前面,玩玩闹闹,一点没让人担心,谁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

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我们突然被一声清脆的呼喊惊醒,“起来看日出了”。一看表,五点二十,赶忙穿戴,裹紧租来的大衣(每件20),冲出房门,直奔朝阳台。可举目望去,天空一片阴沉,云雾浓重,等待许久,太阳和那出阁的大姑娘一样,就是裹个盖头不露面,一点面子不给,看着身边的人越聚越多,这些大多是晚上登山刚爬到山顶的,我前几次都是这样。看着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再看我们几个,一个个睡眼朦朦,哈欠连天。等了快一个小时,也没看见太阳出来,我们只好打道回府。后来在东峰饭店旁边看下棋亭的时候,才发现太阳已经高挂天上露出一抹红晕,没能体会到那种日出东方的雄壮,只能怨恨老天太不合作,留下这莫大遗憾。

东峰饭店旁边就是著名的鹞子翻身处,来以前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会会这鹞子,看看这主是如何翻身滴。跟我一块挑战这鹞子翻身的还有同行的女同事,所谓鹞子翻身,其实是在垂直的峭壁上修凿的两根铁链和一些落脚石窝,与时下流行的攀岩运动无异,只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需格外小心。行至中间有一处180°的转弯,需要翻一个身才能下来,这也就是鹞子翻身的由来。说实话,第一次经历真正的攀岩,我的腿颤抖了好几次,幸好及时控制住自己,同时还不断自我打气:别慌,抓紧索链,千万别往后看!终于成功“降落”。现在回忆我走这鹞子翻身路是这样的:首先把身子转过来,面对着山壁,双手抓稳铁链,然后一步一步的踩着铁条或者石窝,每踩稳一步,才继续走下一步。人很难用眼睛来看清楚下一步的落脚点,因为山形的缘故,视角很难接触到,只能靠脚伸下去,凭感觉来找到落脚点,踩稳,然后换一只脚重复一次这个过程。双手一直抓着铁链,不敢随便松开。待踩稳了,才敢放心的往下移。这里的险,主要是未知的险,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将会踩在哪里,这未知的刺激,挑战着你的勇敢。其实只要抓稳铁链,耐心的用脚探着下面的脚窝,下到底部还是很顺利的,想到这,我还真佩服同行的女同事,不过后来据她说,当时她也吓坏了。

到了山底下,回头看这刚走过的鹞子翻身处,还真是惊险,能从这走下来,自己都想给自己竖个大拇指,顺手发个“勇敢挑战奖”。接着走过一段崎岖的路,就到了下棋亭。相传赵匡胤在此与老道陈抟以华山为赌注对弈,太祖输掉华山,自此华山便有了不纳粮的说法。至今那张棋盘上还留有当年的残局呢。站在下棋亭,极目四望,空旷悠远。真是惬意啊。

又当了回鹞子,又翻了一回身,上相比下还是要容易的多。吃完早饭,我们退了房间,开始向南峰进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7da3fa010006p4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