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之行 |
[游记]华山之行 |
2007-07-24 sina.com.cn |
华山之行 题记:华山为“五岳”之一,以峰峦耸削、险拔俊秀著称。人们称五岳:“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嵩山如卧。”自古华山一条道,通往华山的顶峰,只有一条从千尺潼、百尺峡、老君犁沟到云峰台、三元洞,苍龙岭的十分陡峭的山路。 早上7点出发,吃完早餐坐上了直达华山的旅游1线,拉开了一天的华山之行。本预期是一帆风顺的,没想到在前行的途中却出了一段小插曲。本来两个小时的旅途却因为司机的不熟悉,在高速公路上错过了通往华阴的出口,本来是一个小错误,这样下去只是增加了34公里的车程。令人吃惊的是,司机在众乘客的埋怨声中竟然采取了一条不可取的方法——沿高速公路逆行,刚刚学过交通法规的我知道,如果这样违规的话,司机被警察拦下的惩罚是,计六分然后罚款500元。偏偏这样的厄运降临在我们的司机身上,最后的结果不光是罚款,还得继续前进至潼关再回转客车。 一路颠簸,华山在我们虔诚的期盼下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到达了华山脚下,抬头望见的是登临华山的门户玉泉院。相传金仙公主在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却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同,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相传玉泉院为隐士陈抟所建。在当地还流传着几句俗谚:“山是道家山,树是皇王树,华山不纳粮,不得乱砍树。”原来当年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对弈华山,赵匡胤将华山输给陈抟,又免其赋税,自此有许多方术道士来此修行。 一路上,山景无限,时而低头是峡中小溪,时而远望是过涧小桥,时而抬头是高山峻岭,一路景色变换,走过了五里关和莎萝坪,顺着我们前行的方向看见一些树,我不太认识它,经人指点才知道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一鼓作气登上这了,我们丝毫没有中途放弃的想法。 华山一路上,小商小贩很多,每到一处景点,就有热情的店主招徕登山者,细细询问才知道山上的物价比山下贵了好几倍,爱吃水果蔬菜的我们望着鲜翠欲滴的小柿子小黄瓜,一问才知道,这里可不是按斤卖的,是按个的,一个一元钱。一路下我们可向他们贡献了很多money的。 “回心石”前面是华山头道险境千尺幢。 千尺幢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游人需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其间,崖壁陡峭,头顶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在我们经历的千尺幢感觉可没有前人说得那么危险和恐怖,我发现了登千尺幢的省力的办法:千尺幢的阶梯特别的窄,有的甚至不到20厘米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正面向上攀登,只有脚尖着地,难免会手足并用,用手减轻脚对身体的负重,但是如果你换一种姿势,让脚侧放横向全部着地,侧着身体向上登,这样的话,既保持了人姿势的雅观,同时也减省了不少力气。 登华山的这种经历,让我体验到了真正脚踏实地的感觉。为什么中国人做事那么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我想就是从登山的过程中体验出来的吧!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我们要从石下小路穿过,确实惊心动魄。 此后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就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有石阶570有余。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在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 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们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很遗憾,由于时间的限制,没能够继续往上爬,东、西、南峰都在两千米以上,如果继续攀登,肯定是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回程了。所以最优行程安排,应该是晚上登华山,这应该是别有一番情趣,不过最好注意安全。在东峰上看日出,第二天开始下山,下山的时间就是很充裕了,可以到东西南北峰各逛一遍,这样的安排是很合理的。 开始,我们认为下山坐缆车最多也是半个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想法有时候还不一定准确,那就是我们大大低估了华山的魅力,五一期间,他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同的人种汇聚于此,这就是名胜的魅力,他可以让相隔万里的人来共享这一美景。 通往下山索道的长龙已经很长了,艳阳高照,透过树林还投下了不少阴影,让疲乏的人们更不愿意离开这一清凉之所,站着等着总比下山强,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何况是这么一座奇险之峰,大家一致认为过陡地往下望时,腿都会发软打颤,那还敢挪脚阿。 在漫长的等待中,大家无聊的打发着时间,时不时传来几声吼,以宣泄自己对这种等待的不满。在这嘈嘈声中,我们听见了一个说话速度很快的声音,还辨不出他说的哪国话,就这么像冲锋枪似的嗒嗒嗒,大家在猜测……就这样我们认识了Robert,一个德国的大男孩。我们用英语沟通了起来,Robert在苏州一家公司工作,可是他现在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很奇怪他还没有毕业,就有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且是在外国。德国的教育体制很好,他允许自己的学生在公司作一个实际的project,然后根据自己的成果作出论文上交给学校,如果合格,这样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其实现在在中国也发展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公司实习或是帮助老师做一个项目,项目做完了,毕业论文也成形了。我很赞成这样的做法,可是挺羡慕他们还能跨国做论文,这是难得的学习机遇,同时也是旅游机遇啊! 告诉大家我们等了几个小时才坐上索道,至少三个多小时接近四个小时,要知道我们登上北峰才花了三个小时,缆车下山不到五分钟,却花去了四个小时的等待时间,相煎何太急啊!不过从缆车上向下观赏华山的确很美,是另外一种感觉,有一种在空中飘的意念,什么时候才能插上天使的翅膀呢! 下了山,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至今,五岳已经去了三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大家一致认为,爬过了泰山和华山,其余剩下的嵩山和恒山已经不在话下,意思意思颠颠地就晃悠上去了。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要先乐山后乐水,既做一个仁者也做一个智者! 华山一日游组图: 这里只选择了几张在华山比较有特色的图片: 这仿佛是华山的一处仙居,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看见有通往这个深山古老房子的小径,恐怕仙人都是从天而降的吧! 登百尺峡的人们,这张照片角度没有选好,其实在千尺幢的时候就想拿出相机照下从上往下看的人龙,可是人们“摩头接踵”的,在狭小的空间只关注到自己脚底和头部了,呵呵! 这是从北峰上向下照的图片,登高而呼,众多美景尽收眼底,一拥入怀。为什么朱元璋会把华山输给陈抟,而不是我呢,哈哈! 这是在等缆车的时候人山人海的场面,不要认为就只有这么一小撮人,其实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再拐几个弯,我们才能够看见登缆车的平台。 登华山的时候,这个小女孩还能睡得这么香甜,这可苦了他的父亲,一直走得很平稳,还不能换姿势,父亲告诉我们,现在他的手,胳臂都麻木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景色中最可爱的是这些小孩,我们面前的这个小孩,你们猜猜他在干什么?是在练一指神功吗?还是说自己是No 这是从缆车中照的正在辛苦爬山的游客,自己悠然自得,看看别人的“痛苦挣扎”,这也是一种乐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3aadbf010008np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