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旅游景点介绍

[游记]华山旅游景点介绍

2007-07-25    sina.com.cn

从昔日古战场潼关掠过,眼前便看到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

西岳华山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大名山合称“五岳”。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下棋亭

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就是说看了五岳什么山都不需要看了。五岳包揽了所有山之神韵,它们各有其长,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形容五岳之形;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形容五岳神;可谓是形神兼备。

华山如立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让人乐道。然而华山之险更是让人称奇。

华山之险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

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险著称,到处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五峰中又以东峰、西峰、南峰三峰较高。

自古华山一条路

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是观日出美景佳处,故又名朝阳峰。

西峰的东西两侧状如莲花,又叫莲花峰,是华山最秀奇的山峰。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

华山极顶

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160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

三峰以下还有北峰和中峰两峰。

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峰顶平坦如云中之台,著名的“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中峰亦名玉女峰,相传曾有玉女乘白马入山间。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史记》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记载;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号称“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山脚下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的神庙,创建于西汉,至今仍保存着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因其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似,有“陕西故宫”之称。

回心石,从这里开始,华山的路可是进退两难

回心石:

过青柯坪,转弯、过桥,上陡坡之后,会发现有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个大字,何时何人所题刻,无从考证。为什么起名“回心石”呢?原来,这里距山门口已五公里之多,虽然一直走在峪道,但坡陡路长,人确很累,到这里才算真正开始上山,况且眼前就是又陡又长,又窄的千尺幢,百尺峡,势如刀削,天开一线。游人到此常常畏险不前,许多人因而原道返回,因而取名“回心”。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

若要游览“奇险天下第一”的华山,就得从长廊环抱、古意盎然的玉泉院进入峪口。然后,再跋涉二十余华里,才到山峰下的青柯坪。莫说山上,就这山下的潺潺流水、郁郁山林,加之沿路岩石上的名人题刻,就给你一个幽静的快感;当你走过青柯坪,来到千尺疃下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在一块巨石上的三个大字一回心石。站在回心石前,举目仰视,万丈石壁,横立眼前,使人望而生畏。不知有多少体力不足,勇气不大的游人,来到此处,踅身而回。

据说,元朝时候,有个状元,姓郝名志真,字广宁,道号太古。因为他秉性耿直,不会趋炎附势,就弃掉官职,来到华山,投拜在王重阳祖师门下,学起道来。后来,王重阳“羽化登仙”了,他和其他六个师兄师弟,把师父殡葬完毕,就各走一方,云游而去。

郝志真到了河北赵州桥,每日在桥下闭目静坐,修真养性。一日,他正在桥下静坐,忽然,有一个童子,走到他身旁,手拿两块青砖,在那里“嗤嗤”地磨着。起初,他听到并没有理会,—还是闭目养性。后来,这个童子竟把砖放在他的腿上磨起来。他就问这个淘气的童子:
“你磨砖干啥?”“磨砖作镜子。”郝志真说;
“你真蠢,青砖怎能磨成镜子?”童子说;
“我蠢,我看你更蠢。你整天闭目养性,只修内功,不修外功,怎能成仙呢?”郝志真听完,心里一动,揉揉眼仔细一看,这童子竟是师父王重阳。他忙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连声说道,
“请求师父指点!”王重阳说:“道成必先德至。天上没有无功于人世的神仙,只有造福于人间,才能成仙于天上。”郝志真忙问,
“师父,那该怎么办?”王重阳说:
“这里不是你‘成果’之地。你只有去到钟灵毓秀的华山,多做些功德,就会有成道之日。”说完,不见了师父。郝志真望空深深拜了几拜,即时收拾起衣钵,投奔华山而来。

郝志真来到华山,为了有个栖身之地,就在北斗坪凿起洞来。他每天从凌晨凿到日薄西山,又从黑夜凿到黎明,凿得他双臂麻木,虎口都震得渗出了血珠,但从不停息。饥了吃口山果、松实,渴了喝口泉水。就这样凿了三个冬春,才凿出一个三丈见方的紫薇洞。在凿洞中,他收了两个徒弟,一名梅良,一名竹青。梅良和竹青倒也虔心,称志真为郝祖,他俩跟郝祖开山凿洞,很卖力。郝祖对徒弟也带得蛮认真。可谁知紫薇洞凿好,就来了一位老道人,恳求地说:“您老的洞打得真好,我不会打,就让给我吧。”郝祖听了,二话没说,就把洞让给了老道。两个徒弟心里好不痛快,见师父已经应允,也只好罢了。

郝祖带上两个徒弟,登上山峰,继续选点凿洞,谁知第二个洞凿好了,又被道友们要去了。

说实在的,在这峥嵘陡峭的石山上,凿一个洞,委实也不容易。凿下的碎石块,又不能填进山峪,还得一担一担地挑到太白山去倒。因为山涧里隐藏着一个独角乌龙,如若碎石坠入山涧碰撞了它,乌龙就要兴妖作怪。这些隐秘之事,梅、竹二徒,怎能知道?都是郝祖趁徒弟休息时,搬走的。不信,可以看看,今日的华山,都是囫囵巨石,一块碎石也没有,而太白山,到处都是碎石。

郝祖就样带领着梅、竹二徒。凿一个洞,让与了道友,又凿一个洞,还让与了道友,直花费了四十余年,凿了七十个洞自己还是没有栖身的地方。最后,他们来到落雁峰的南天门,选择了一个陡壁,费了偌大气力,
凿出一个“朝元洞”。偏偏又被一个鬓发苍苍的老道讨去了。

这次,实实地触动了梅、竹二徒弟。他俩一心想修道成仙,可谁知碰着一个这样的师父,致力凿洞数十载,到头落个无下场,越想越感到没名堂。而郝祖对他俩也早有察觉,只想着是玉待琢,成道还须修炼。于是,他又带着两个徒弟,来到桅桅椽。

说起桅桅椽,那不过是个鸟栖之地,万仞陡壁,仰视,不见峰顶;俯瞰,难见渊底。风呼呼鸣于耳畔,云飘飘滚翻脚前,是个神仙才能到的地方。郝祖想:此处既险又静,便于养性,于是,师徒们就从山巅上,坠一笼筐,在霭霭的云雾间,开凿起石洞来。

但是,这次凿洞,梅、竹二徒与往日不大相同,终日磨磨蹭蹭,举止缓慢,可谓是只听石锤响,不见洞出来。一日,郝祖化作一个云游老道,步履到此,拱手向梅、竹二徒讨要这个未凿成的新洞。梅、竹二人见师父不在身旁,就向老道诉说了数十年的苦衷。郝祖迎合着说:
“你俩跟师父数十年了,凿了那么多的洞,到头来,还没有个养性之地,可怎么成道呢?”一席话说得梅、竹二人垂头不语。

梅、竹二人并不知师父的玄妙。到第三天,郝祖硬要腰系绳索,悬到山腰上去打洞。梅、竹二人见师父要下去,四日相对,就同意了。于是,他俩把郝祖用绳索沉到山腰云海里去。当郝祖沉下去后,两个心怀叵测的孽障,
“咔”的一斧,砍断了绳索。可怜积德修道数十年的郝祖,竟葬于两个徒弟之手。从这里坠崖的人,有句俗话:
“要寻尸首,雒南商州。”郝祖的老骨头嘛,将永坠于深渊。摔死了郝祖,梅、竹二人就收拾了行李,向山下走来。当他俩走到千尺瞳下的巨石旁,抬头一看,见师父背着褡裢,慢步消闲地迎面走来。

梅、竹二人一见,不由得一愣: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难道师父摔下去没有死!”发愣间,郝祖已到面前,俩人回避不开,就搭讪地问道;
“师父,你到哪里去了?”郝祖笑了笑说;
“我到商州淬钻头去了。”接着又追问道:
“你二人不在山上,到这儿做啥来了?”二人连忙撒谎地说:
“刚才师父掉下山去,我二人准备到雒南找师父的尸骨去。”郝祖哈哈大笑地说;“你二人倒也有心。”二话没说,就往山上走。两个徒弟一看,知道师父已经成仙,连忙跪倒在地,说:“望师父宽恕,从今以后,专心一意,跟师父学道,誓不变心。”郝祖见徒弟已经悔过,就和蔼地说:
“我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多做些有德于世的事儿,
自有成道之日,千万不可生下恶念。切记,切记。”两个徒弟连连答应:
“是,是。”于是,诚心诚意又跟上师父继续凿洞去了。从此,梅、竹二徒与师父相遇而回心转意的地方,叫做“回心石”。

郝祖引着两个徒弟回到南天门,又在那峭壁上凿起洞来。一天,当他们继续凿那个还未完成的半截洞时,梅、竹二徒看见有人走过来,就对师父说:
“有人来了!”郝祖一听,扭身往洞内一坐,就瞑目“仙化”了。这个洞终未凿成,只是个“半截洞”。

那半截洞斜上方的悬崖上,镌刻着“全真岩”三个大字,且署名郝志真书。细看,那字一天要变几种颜色呢。那么个悬地方,上不接天,下不着地,左右又不能到,不是乘风御虚的郝祖,谁还能到呢?

后人为了瞻仰“全真洞天”,才在南天门山崖上架起“长空栈道”,又修出“九节桅桅椽”,若不过这段险径,便看不到那神奇而玄妙的绝景呢。

西岳华山简介:亦称太华山,为我国五岳之西岳。它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县境内,距西安市120千米。华山奇峰耸立,绝壁巍峙,慑人魂魄。华山,东、南、西、北、中,五峰环峙,雄奇险峻,高擎天空,远而望之状若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华山。华山向以险著称于世。
自古攀登华山仅南北一条约15公里的山道,“自古华山一条路”,
绝非夸大之辞 。

玉泉院
登华山自古只有一条路,华山脚下的玉泉院是登11J的起点。玉泉院传为五代隐士陈传所建。院内绿荫蔽天,建筑宏伟,回廊曲折,清泉甘美,为游赏佳地。由玉泉院出发,顺着明净清凉的山泉而上,经五里关、石门、莎罗坪、药王洞、毛女洞、云门、到青柯坪。坪东有一巨石,叫“回心石”,正处于华山第一道险境千尺峻之下,游人至此,仰观千尺咽,石梯在悬崖峭壁上盘旋,游人在此需手攀铁索,沿陡峭、狭窄的石缝中的垂直石级向上攀登,面对倚天峭壁,令人望而生畏,因此不少游人至此胆怯而归。出于尺童天并不远,便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的第二道险关,两壁高耸,中夹有一块崩落下来的巨石,人从石下过,惊心动魄,抬头望去,石上题有“惊心石”三个大字。出峡再过仙人桥、俯渭崖、车箱谷、黑虎岭等小险处又来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峭石壁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沟深不见底,传说古代太上老君到此见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之间犁成这条山沟,作为登山通道。沟的尽头就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峭崖壁,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的北峰。

北峰
又名云台峰,山势孤耸,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道山岭通往南面山岭,形势一分险要。影片《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北峰继续前进,就到了登华山的第四险关——擦耳崖,因路窄且依壁临渊,游人无不贴壁擦耳而行(现临崖已筑护栏)。再经上天梯、日月崖等险道便是著名的苍龙岭。它是通往华山东、南、中、西诸峰的必经险道,其长不足l千米,宽仅1米左右,两边是万丈深渊,游人走到如此奇险无比的岭脊,每每令人怯步。传说唐朝诗人韩愈,来到此地,为此险境吓得嚎陶大哭,把随身带的诗稿和与家人诀别的遗书一起丢下崖去,至今崖上还刻有“韩愈投书处”诸字。

金锁关
越过苍龙岭,便来到了金锁关。这里可清晰看到东峰、南峰和西峰,三峰之间有一山间小盆地——莲花坪,三峰之水汇于坪中,小洼地积水而成玉井。每逢雨季,玉井的水在东西两峰间溢流而出形成飞流直下的瀑布,成为华山胜景之一。此外,在莲花坪的密林中还有镇岳宫。金锁关是通往东峰、南峰和西峰的咽喉,这里有两条登山的路:一条路往南,经中峰、东峰、南峰而达西峰;另一条路则是直上西峰。因游人一般从西峰的东面下山,所以如果要游遍诸峰的话,则以第一条路去东峰方向为宜,如不去其它诸峰,仅到西峰的话,则可绕过镇岳宫直上西峰。下面按第一条路线顺序介绍。

中峰
又称玉女峰,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洞萧,萧声引动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爱慕,弄玉毅然放弃宫廷生活跟萧史到此隐居,因而峰名玉女。峰上建有玉女词,并有玉女洗头盆。

东峰
又称朝阳峰,峰顶有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峰东北有仙掌崖,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华岳仙掌”。相传古代河神巨灵为劈山放水所留下的手掌印。峰上还有甘露池、下棋亭等胜迹和鹞子翻身险径。鹞子翻身是一块三面凌空上凸下凹的巨石,上垂一条铁链,人们必须双手紧握铁链,脚踏石窝,面壁挪步。到石崖尽头,两处互不相连的石头断了去路,一根横木插在石缝中,游人要像鹞子翻一个身才能迈上对面的峭壁,下达博台。博台又叫“下棋亭”,传说是陈传与宋太祖赵匡凰一棋的地方。

南峰
又称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峰顶有老君洞,洞北有太上泉,池水清澈终年不涸,俗称仰天池,池旁石刻众多,妙点意境,引人遐想。峰上还有炼丹炉、八卦池等胜迹。南峰于仍绝壁卜凿有“长空栈道”,宽不盈尺,长约3一4米,下临深渊,惊险异常,栈尽为贺老洞,相传贺元希曾在此洞静养。南峰附近还有孝子峰、谢诏崖(相传五代陈传曾在此写过谢沼表)等胜迹。
西峰在千切壁立,悬绝异常的西峰峰顶有翠云宫,宫前有巨石,状若莲花,所以西峰又名莲花峰。翠云宫旁另有七石,石中有裂缝,犹如斧劈而成,传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母处。游完诸峰即可从西峰的东面沿小道而下,经莲花坪回金锁关,再循来时山路返回玉泉院。如有时间可再主西岳庙一游,历代帝工多在那里祭把华岳且又作巡幸行宫,规模一分宏伟。西岳庙位于华山之北5千米处。

秋日华山行...51766.com
[风光游记]【西岳华山雄险天下】 - ChinaRen社区 -
行行摄摄
华山梦醒----游记加攻略 - 【旅游户外】 - 我爱打折
55bbs 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225b9f010008wx3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