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华山”游记(上)

[游记]“小华山”游记(上)

2007-07-18    sina.com.cn

系情拉法山

张金余

很少有人不喜欢山水的,就像我,一有机会就往山林里跑。大山的氛围很能感染人,无论你是官是商是文是武,是浪子还是名贤,一入山的怀抱,就都有是处子,像超然物外的散人。无论山何名,处于何地,兴起于何时,都不影响它的巍峨叠嶂,郁郁苍苍。如果再加上山中有溪泉飞瀑,有前人开过的青石曲径,有工匠巧夺天工的亭台楼榭,更有天然去雕饰的奇峰怪石藤萝虬树鸟语花香,那就更让徐霞客之流,宁纵情山水,而不愿归家了。

拉法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盘亘于蛟河境内,绵延数十里。它的名子是满语,并不为人们所熟悉,而它流行于民间的名字是“九顶铁叉山”,又称“小华山”,名气颇高。因为在城市呆闲了,突然想应到什么远一点的地方去走走,又恰巧当地政府有意宣传一下旅游,就主动请缨做了一次风光片的编导,于是有幸游了一次这座被当地传得很奇很神的山。我早就听说拉法山的盛名,是蛟河一宝,这次总算如愿己尝,有了兴致。

未到山脚,就看见各种满载的车辆迂迥山下,排起了长龙,远远的群山活像一幅泼墨山水画,撩人心旌。很快到了山脚,纷杂的游人像蝴蝶一样从各种车上飘出来,颇长的一段山路上,就稀稀攘攘起来。同行的司机说:“从山脚到山门也有二里远,是个漫长的缓坡,也很考验人”。其实这样一段行程也颇有把玩,两旁是密密的矮榛树,正硕果初结,一片碧绿。临近山门,两旁是林立的山珍菜馆,不断飘出油香。于是缓步登山从这里开始,远远的“九顶铁叉山八宝云光洞”的金色大字迎面而来。

我们从一个高大的盘着双龙的山门进去,径直走,一个向导(那是山下村子里的孩子赚些学费)己经在入山的石阶上等着我们了。

从孩子的口中我们得知,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说,有名的山峰有姐妹峰、棋盘峰、青云峰、云罩峰等,云罩峰是诸峰之冠,洞最具盛名的是大小穿心洞、气泡洞、塔洞、通天洞各具特色,还有大小洞穴数不胜数,我们是要穿过这些洞攀上这些峰,最后到达云罩峰的,但愿这一行人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进山的必经路口,路口通向的深谷名作鱼脊岭,形似鱼的脊背,山路就藏在鱼脊之中。孩子并不急于带我们进山,而是打量我们一番,然后问我们:

“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是十八盘一是十三阶,要走那一条?”

“有区别吗?

“你们是第一次来吧”

我们回答是,“那我建议你们走十八盘,我们这俗话说宁走十八盘不过十三阶,十三阶是九十度垂直的石阶,阶下是千尺的深谷,第一次走恐怕会有危险”

我们默许,因为同行的女士有三五位,己经开始唏嘘。

于是,我们上了十八盘。一走进去,我们才知道,十八盘却不只十八之数,颠倒正合适。这十八盘真是考验人的体力耐力,曲曲折折的呈现之字形一直向林深处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十步一拐八步一折,这十八盘真是形像。正好林深树密,新绿铺满枝头,石阶下是无名的花,欢闹的虫,阳光星星点点也柔和,山风出自有一番凉爽,让人有鸟入山林的联想。行了一程,十八盘上有夫妻树,我们问这一枫一槐不同品种,如何能结成夫妻,孩子一进答不上来,我们默默的笑,想这孩子只是背熟了导游词。不过这二树相依相缠永不分开的情景,出颇让我们这些男男女女心照不暄,浮想联翩,偷偷的瞄了一眼又一眼。

走十八盘要耐得住寂寞。快要山穷水尽时,抬眼望见一个亭子悬在头顶,稍稍侧目,一面绝壁立在身侧,不能望见崖顶,这是终于快近了十八盘的尽头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身心一下子解放。孩子己先我们一步上了亭子,许是太累了,两腿开始变沉,想是久不出樊笼,体力己渐渐不支我索性倚在巍巍的石壁上歇气儿,才发现那石壁上突升一高大石笋直插云天,向亭上的孩问这是什么名,孩子向我摆手,示意我离开,我旋即起身,才发现被我压在身下的三个石刻字竹笔峰,哑然失笑,想这巨笔何人能拿得动,更能笔走龙蛇写出一幅鸿篇巨制,恐怕只有仙人了!

想到仙人,待一步步挪到亭子里,才发现真的有仙人。

绝壁亭是一个普通的小亭子,一样红柱青瓦,但是亭内陡梁上有一排彩绘,是拉法山一个传说,孩子讲得颇绘声绘色。故事是这样:元朝的时候,河北有一个书生纪小堂,饱读诗书,颇有才华,但因家境贫寒,加之书生一身傲骨,不愿向当地的贪官送礼谄眉,因此县令帮意刁难他,只要纪小堂参加的科举考试,无论成绩多好,均被子县令污造名目,一笔勾掉。纪小堂因而缕试不第,对贪官恨之入骨,于是纪小堂写了一首诗讽刺贪官,一下子惹怒了县令,官府派人捉拿他,纪小堂无奈只好逃走。他跋山涉水,一日见一座大山巍峨壮美,风光绮丽,纪小堂被深深吸引,于是住进了大山,就是这拉法山。一天,一位仙人云游此地,点化了纪小堂,纪小堂遂潜心跟仙人修道,九年之后,世小堂功德圆满,羽化成仙。在一次下山游访途中,听人们说山下的黑鱼泡中有一个黑鱼精,经常出来兴妖作怪,残害生灵,纪小堂便决心为民除害。他拿了宝剑与黑鱼精斗起法来,大战了三天三夜,黑鱼精终于不是纪小堂的对手,便抽身逃走,逃跑时向南拱出了一条大沟,便是今天白练似的蛟河。人们从此知道了拉法山中有一位纪仙长,便都来求仙问卜,后人们又在山中修了庙宇纪念他,从此拉法山名声大噪,《蛟河县志》中也有这样生动的记载,可见拉法山还是有它的诱人之处的。

不过我心中所思,纪小堂应该是一个没落文人,或许真的住在拉法山中,但不是得道成仙,而是终老于此。后世与之同病相怜的潦倒文人,为了寻求自我安慰,将其续了一个神奇的结果,徜若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谁又愿意躲进深山,追求一个虚无飘渺的世界呢?

传说一旦跟山水相溶,就有了灵性,让你睹信不疑,或许转一个山脚,就真能碰见青衫云履执尘背剑的仙人了。

仙人终没有见到,到是路转山头闪出一座不小的道观。

从绝壁亭向上走,是一段颇平坦的盘山小路,庙宇就座落在路的尽头。殿式颇古,也有飞檐琉瓦红墙,一眼即望见堂上题着的玉皇阁三字。庙前是三丈余的空地,设有石桌石凳石蹲,空地外即是鱼脊岭的深谷。庙的一侧是丈余高的峭壁,壁上垂下各种奇腾异草,丛丛叠缦,俨然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风。走进庙门,正堂上供着百余尊神像大小不一,正中的玉皇像到也威严。我是无遐佛的,到是几个道人惹了我的兴致,那年长道人却也仙风道骨,千层底云鞋,白色绑腿,青衫大袖,也挽着发髻,插着竹钗,几位同行的女士,己经向老道人请教命运之数了,道人侃侃而谈,说些阴阳玄黄之语,女士们频频点头,末了向庙里的功德箱扔了些香油钱,算是回敬。庙里年轻的两个道人正在一旁打水洗菜,准备午餐了,看看有木耳,蘑菇山笋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山菜。睹信算命之事的几位女士被道人请去吃斋菜了,其意是沾些道家灵气,消灾免难,女士们都尝了一小口,不知滋味如何,想必清鲜致极回味无穷。我们余下的一群人,闲坐在石凳上歇息,忽然飘起雨来,山上湿气重,这种细雨是红常有的,道人在一旁提点我们,不让我们惊慌。其实晴天下雨,我是不怕的。据道人讲,玉皇庙始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建国后曾被焚毁过,现在看到的是后人重修的,但大体样式没变,算是仿古,我这才注意到那庙上还有题诗:

九顶铁叉雪茫茫,俯瞰柳绿松花江。

渤海衡山遥万里,嗅到江南稻花香。

字迹模糊看来年代却己久远。

从玉皇阁右手山径绕过去,走上几步,即可看见路旁的山崖下有一座山小的娘娘祠。檐顶修得极精致小巧,决不是现代的工艺,娘娘像极具古典之美,却像个大家闺秀,而不是神仙。小龛门的两边对联己经无法认清了,到是盈门上可以分辨出是有求必应的横批,这大概是进香者最大的心愿与乞求。神像旁也放着功德箱,上着锁,像前有铜质小巧的香炉,得灰满满,随行的女士们又虔诚的了一次,心底默默的许了愿。

离开娘娘祠,又向北行,进入一条山谷,地势陡然变洼,人好像沉到了一个极深的井底,不再见天日。谷底很平坦,青石板路,路旁多石,石上生碧翠的青苔,各种树都奇高,射不进一点阳光,天也很难见一块,阴凉彻骨,脚步也一下子变缓。偶尔有娇小的草蛇,窜到脚下,女士们尖叫的声音,回荡山谷,颇有乐趣。山影变重,木势森森,极静寂旷古,拉法山的胜处我突然领悟。

山渐深,草木林石渐幽,在林下听到有瑟瑟的声音,又有鸟儿飞窜左右,山鼠蹲在树梢向下观望。问孩子还有什么景,孩子笑说自己找,孩子却也有心计,能让游人自己体味快乐。这种幽静让众人的脚步、心情、脸色也都变得静穆,与四野一样合谐,随之而来的是源自心底的清澈甜凉。

青石小径越走越长,寂静越发变得单纯,脚步也轻快,林荫下的快意让人宠辱皆忘。路旁又遇见一座横卧的怪石,高高低低像极骆驼,问孩子叫什么名,果然叫骆驼石。孩子遂叫我们停步,讲起了优美的故事。传说上古,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坐骑是一峰骆驼,有一天骆驼偷凡下界,见到拉法山雄奇壮丽,景色奇绝,便留恋忘返,张果老知道后来捉拿它,然而骆驼就是不肯回去,张果老说即然你留连此地,就让你永远呆在这吧,遂将骆驼点化成石,生生世世守望着拉法山。张果老没了坐骑,无奈只好叠了一只纸驴,藏于袖中,不怕纸驴在离开化,这就是张果老坐骑是纸驴的来历。孩子的故事己经让众人忍俊不己,虽然怪诞,却有道家的气息,一切都是缘法,故事别有风味,不妨记下讲给后人们听,博众人一乐也是好的。传说愈奇,愈能体现山的灵性,人的智慧。听说拉法山奇石乃是一绝,不知以下的行程还有多少故事在等着我们。

柳暗花明,孩子在前面突然喊“到醉仙岩了”,众人惊醒。望过去,深谷的尽头,陡然升起一座三丈余的高崖,崖脊上有石阶直通崖顶,石阶的一侧有石槽,槽内有阴湿的水渍缓缓滴落,那大概就是醉仙的沉酿吧,孩子说那石槽原是登山的旧路,俯身细细的看,果真那槽内有浅浅的脚窝,光滑异常,想必己经有千万人踏过,每一步都发一声惊叹吧,想前人是怎样一种登山的毅力,比起他们我们这石阶不知要轻松多少倍。这立陡的石阶让众人颇惊叹踌躇了一阵,孩子率先登了上去,我们鼓励几位女士先上,她们战战兢兢涨红了脸一步步的躬身向上,不时尖叫。其实石阶瞒宽,只是陡,人在上面像壁虎,石阶两旁有铁栏很安全。人至半腰才向下望,居高临下目光晕眩,腿肚打颤,心跳陡然加快,颇有一番享受。岩石有亭名“观佛亭”,上去的几位女士己经瘫在岩上不肯在起来,我己迫不及待登上观佛亭,佛在哪里,极目远眺一座睡佛横在眼前,像极!像极!那大佛是一座横在数十里外的大山,山名保安,所以又名“保安天然睡佛”,那佛的头颈胸腹腿清晰可见惟妙惟肖,想这大地当床,天做被,合衣而卧,静穆养神,平稳中显得大度,闭目间闪现出灵感超凡,这天地间一幅安静祥和的意韵,油然而生。一个录地的游客在背后,说现在还能看到睡佛,将来就不一定了,己经有人在山脚炸石头了,佛的脚在半年前己经没了。噢,是一尊无脚佛,将来会不会变成无腿佛无身佛呢,一边在开发旅游,一边又在肆意破坏,这背后的天机,岂是山水能左右包容的,想佛的法力无边却也不能抵抗人的私欲。孩子还在一边有声有色讲着卧佛的神奇,仿佛只有他不知愁。

下了醉仙岩,再走上几步,上一个陡坡,就可望见拉法山最具盛名的穿心洞了。远远的就觑见黑漆的洞口,洞同侧是巍峨高耸光滑如镜的金色石壁,像是经过一番精心打磨,无一处可以落脚攀登,因而有戏名曰“穿心镜”,很形似,但未刻字。拔开洞门口的葱葱古榆,登几级石阶,就看见洞眉上穿心洞三个鲜红石刻,洞口有危石横亘,像要坠落,洞口颇高,手不能触顶,一跃而入洞,才知洞中天地宽。穿心洞顾名思义,洞有三口各向一方,如人心脏之三窍,洞内极宽极高,洞底铺一层厚厚的红黄色风化砂粒,站在洞中央可见三面天光。洞腹卧一石牛,双角望月,石牛侧盘坐一石像,道骨仙风,这就是洞的主人长眉李大仙了。传说,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时候,在荒山小庙中生下一子,在国家存亡生死相搏关头,她只好留书弃子,重返沙场。这个孩子就是杨文广,被云游路过的长眉大仙救回海东敖来国九顶铁叉山(拉法山),住在八宝云光洞中(穿心洞),用虎奶把他喂大,又在洞中教他习文练武,十六年后杨家再次出征,陷入重围,长眉大仙便命杨文广下山解围,认祖归宗,这就是有名的杨文广征西的故事,评书为人们而熟能详,没想到故事竟源于此。

置身洞内,向天光处寻觅。至东方洞口处,见洞外山峰险峻,树木苍郁,层峦起伏。从洞口处攀三五米,走十余步,就是洞中之洞,名曰滴水洞,那是两个相叠的圆形水池,悬在东方洞口顶端,滴水洞长年滴水,雨季不见多旱季不见少,神奇至极。至洞另一侧,洞口向西,像个倒悬的水蜜桃,洞口下是刀削的石壁和不见底的深涧,由上往下观望还可见歪干崩松,点缀崖间。穿心洞又名八宝云光洞,原因是站在洞口可见怒涛云海和壮丽的东方日初,因近正午很少有云气,可一转身真的见光华闪闪,己经有人在洞内留影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458f7f010000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