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车在通向华山的路上疾驶着,我的心早已飞到了盼望依旧的华山。古人云:“未登华山枉入秦”。攀登华山,一睹险境是我在西安开会几天来的愿望。华山的险峻,古老的传说和华山论剑、智取华山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会议结束后,我和几位朋友便踏上了通往华山的行程。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 2200米,五岳之中,以险著称,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十几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 来到华山脚下便看到一个高大的山门,我们稍做准备便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爬山的征程。上山的小路是用石板铺成的,弯弯曲曲,依山傍水而筑。走了不长时间便觉的有些气喘,身上渐渐冒出汗来。这虽然是条平坦的小道,但是个慢坡,缓缓向上延伸,所以会感到吃力,不过这还是华山最容易走的一条小道。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上山的风景,不知不觉已走过了“鱼石”、“五里关”,“石门”,来到了“回心石”了。导游说:过了“回心石”前面是“千尺幢”及“百尺峡”。如果后悔的话可以在这里“回心”,返回还来的及,否则过了“回心石”再想返回去那就不容易了。我们几个相互看了看说:好汉不回头,即来之,则安之!我们在“回心石”合影留念,稍做休整,继续向前冲刺了。 山上的风越来越大,初秋的山上已有了阵阵寒意,可是我们的脸上却仍然沁满了汗珠。山谷的红叶衬托着秀丽的山色,让人留恋忘返,虬劲苍雄的悬崖逗弄着我的惊奇,我贪婪地呼吸着大自然清爽的气息,陶醉在大山的怀抱中,用像机留下这美好的记忆。“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我已经融化到这山水草木中了,感受着与山的心灵对话,净化着自己的灵魂。在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太渺小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面前,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 我正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几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从我身边冲过,远远地把我们甩在了后面。好奇、勇敢、活力、上进永远是他们的财富,我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好不示弱的紧紧追了上去。 “自古华山一条路”一点都不错,来到“千尺幢”只见峭壁上只有一个大裂缝,导游说需攀登三百七十余级才能到达顶端。从“千尺幢”向上看去,登山的人群自觉的排成一溜,紧握着两旁的铁锁练,艰难的、几乎垂直的、向上攀爬着。这儿的石阶很窄,只能勉强横着放下一只脚,上边那个人的脚几乎是踩在下边那个人的头上,人和人之间也无法相互照应,只能在行动上和精神上相互关照和激励了,道路的险峻由此可见。我们几人不敢有丝毫懈怠,集中精力攀登,爬了约半个多小时,总算爬到了顶端,那裂缝也不知何时已合拢,整个人就像从井口爬出一般,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过了“千尺幢”就是“百尺峡”,峡口的石碑一行小字触目惊心——“虽云百尺峡,一步一千仞”。这里的地势更是陡绝,左右两壁相逼,游人无不攀铁索登石阶而上,鼻尖几乎贴着石壁。看到我们惊叹的样子,导游笑着说:这不过是小试牛刀,更险峻的还在后面,不过现在可没法后悔了,因为“回心石”已经过去了。是呀,人生的路,不就像这登山的石阶吗,永远没有回头路可走,在困难面前,只有勇敢地向前,才是成功之路。 “苍龙岭”的地势更为险要,一米宽的石阶而上,像龙背一样蜿蜒伸入云端。我双手紧握道路两旁冰冷的铁链,在心里不断的鼓励着自己,一步一个台阶,小心翼翼的向上挪动着。石阶的两面是万丈深壑,陡峭如削的悬崖,看不见底在那里。不一会,就汗流满面了,衣衫被汗水沁的像刚刚洗过一样,冷风吹来,冰凉的紧紧贴在身上。 爬上了“苍龙岭”,继续向前就到达了“金锁关”。“金锁关”是通向东峰、南峰、西峰的咽喉,又叫“通天门”,这里的气温较低,因此有“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的说法。两旁的铁链上,锁满了成千上万、大小不等、各式各样的锁子,寄托了游子美好祝愿。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更加灿烂,才更加感觉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从金锁关我们直奔“鹞子翻身”处了,据说这是华山最为惊险的地方。因为有了心理准备,所以看着直立的石壁和石壁上一个个石窝,到也没觉的有什么险要的。几个伙伴鼓鼓劲,咬着牙,紧紧的抓着铁链,硬着头皮次第下去了。经过艰难的壁虎般的攀岩和反身后,看到了一条小路,再向前走就是“博台”了,也就是传说中宋太祖赵世胤和陈抟老祖斗棋的地方,在这里当年宋太祖输掉了华山,使华山有了“自古不纳粮”之说。我站在这“下棋亭”下,看着巍峨峻秀的山峦,旖旎的风光,想象着古老神奇的传说,仿佛听到宋代名士陈抟的表白:“一片野心,全被白云留住;九重龙诏,休教丹凤衔来。”。我也禁不住要有自由放纵而飘飘欲仙的感觉了。 “鹞子翻身”再往前已没有道,只能返回了。虽然来回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我们头上和身上已经又一次被汗水浇灌,回头看看“鹞子翻身”石壁下面的万丈悬崖和山谷,不觉心里倒吸一口凉气,一阵阵的后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5a3ea010004nu.html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