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陕西之行(五)——华山论胆 |
[游记]陕西之行(五)——华山论胆 |
2007-08-30 whcedu.cn |
陕西之行(五)——华山论胆 19日上午一直是中雨飘飘洒洒,只是一心想看景的我们,心中没有了浪漫的情思,很是盼望着雨能停下来。看完了明城墙,雨还是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于是我们就雨中奔赴华山。 到了华山脚下已近中午,我们就要在这里进餐。在车上导游就说雨中爬华山一定要准备好雨衣和手套,我们一下车就有数不清的小商贩迎脸而上,争相兜售着自己的雨衣和手套,大家都谢绝了好意,心想等着吃完饭再买吧。谁知道刚坐下不久,团长就拿着雨衣和手套轮流给我们发放,大家心里都暖乎乎的。 吃过了饭,走了很短的一段路,就改坐统一的小巴进山。山势渐陡,愈发有高耸入云之感,山上云雾缭绕,颇有几分仙气。雨水打湿了窗上的玻璃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突然听到有人喊道“小瀑布”,于是擦窗遥望,只见两峰之间有一小小的山涧凹地,一条小小白练从山上蜿蜒而下,映衬着苍山绿树,真个一张诗意盎然的水墨画;转移视线又一条大河从上游而下,因为水面的逐渐上抬,也可以说是瀑布,但是看不见源头,姑且称为大河。山中雨急,河水咆哮,溅起浪花千万,称之为“小壶口”很是贴切。 下了小巴,买了索道的票,上山。(本来准备爬一半走一半,但是因为雨大路滑,大家就打消了念头,于是补票,两面都坐索道。)上了缆车,渐渐腾空,窗外虽然大雨依旧,但还是能看到两边的云雾,不用想象也知道下面就是悬崖峭壁,我不敢大声说话就觉得心已经悬在了半空,一个同事道:下雨也好,看不清下面,就不用太害怕了……正说着,缆车通过了一个关卡,发出了闷闷的“轰轰”声,也有了轻微的抖动,真是声声入耳,下下动心,什么叫“心提到了嗓子眼”那一刻我是深刻地体会到了。 终于下了缆车,我们一起走了一段平坦的路就到了最矮的北峰,因为下雨看不清别的,只觉得山顶一块平地,没有了想象中的险峻,有些失望。还好平地一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金庸手书的“华山论剑”红色四个大字,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毕竟我们这一代都是看着《射雕英雄传》长大的,心中多少都有些“华山论剑”的情结,于是争相拍照留念。 下了北峰,导游偷懒 ,让我们自由选择爬不爬中峰,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来了就要尝试一下,于是前往。所有的路都是凿在石壁上的,渐走渐陡,及至云梯处,就直上直下,几乎就是九十度,台阶也变得很窄,脚大的人如果不侧脚,脚后跟就会悬空。路也时宽时窄,窄处仅供两个苗条的人擦身而过,“自古华山一条路”确实不假。攀爬中,只觉得两侧都是云雾缭绕,看不清悬崖究竟有多深,更让人心里没了底。偶尔我向两侧瞥一眼,就仿佛做了什么坏事在偷窥一般,迅即转回头,又开始盯着前面同事的脚后跟上行。我的体力和胆量说来汗颜,很快就气喘吁吁,于是想打退堂鼓,阿芳就鼓励我说:前面就停,就爬这一段!看来近距离目标的设立确实管用,一连几次又往上爬了不少。及至云海处,又是一段长长的九十度台阶,连怕带累,爬到了半路,我就开始觉得腿肚子在不停地抖动,发出的声音也带着哭腔:不行了!我不行了!……同事道:来,爬到顶!我咬咬牙,继续,往上一瞧,阿云正手脚并用,撅着屁股,惹得周围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声,我也忍俊不禁,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上了“云海”,我们可以联系到的就只有六位同事了,大家不忍心再次离散,于是决定打住下行。下山就觉得轻松了很多,都不时讲些笑话,一齐哈哈。突然发现阿芳的雨衣袖子从胳膊根处裂了口子,于是提醒她,哪知阿芳潇洒地扯着袖子从胳膊根处绕了一圈,整个袖子被扯下,漏出了她那细细的小胳膊,于是乎我将我们六位“封”为”华山六君子”,而阿芳就是当之无愧的“丐帮帮主”,大家大笑赞同。 及至山底,遇到了半路折回的两位同事,我们六个就吃了兴奋剂一样,开始描述我们的惊险之旅,全没了昔日的文静风采,并且摆出了活泼的姿势,一起合影留念,美其名曰:华山六君子。 出游之中,天气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调控的,但是我们可以调控自己的心情,正如此次华山之旅一样,也许景色没能饱览会给留下些遗憾,但是欢乐同样不少,同事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互相打趣终将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美好的记忆! 雨大照片仅存两张,可惜! 我们心中的“小壶口” 车中抓拍:华山远景
|
转自:http://blog.whcedu.cn/user1/tylxxyj/archives/2007/16538.html2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