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游记(五) |
[游记]华山游记(五) |
2007-08-30 sina.com.cn |
上午十点,我们从西线玉泉院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登上了华山北峰附近的交叉路口——一个不十分规则、面积大小类如农家小院的石质平台。 这个平台,是华山之上又一咽喉,向北到北峰峰顶,向南到中峰、东峰、南峰、西峰,都必须经过这里。扼住了这个平台,也就等于控制了华山。据说,电影《智取华山》中勇士们最先占领的就是这个平台,占领这个平台后进而占领了北峰峰顶。 现在正是一点半钟,游客在这儿达到了最高峰,小小平台人气之旺,已至极点。西线步行方的游人不惧一路疲惫,不断地从老君犁沟处如泉般向上冒涌着,东线的缆车,一辆接着一辆,好似太空中的星座,一个劲地从华山谷底向这个平台游弋着,人们如蚁般结成长线从这里挤向北峰山顶,又如水般流到这里来,人们如长蛇长龙般将头从这里向南方群峰蜿蜒伸去,探视一番之后又回到这里,再如水般向山下幽谷分流而去。 平台游人多过闹市,你要照相的话,你还得学会抢点,不然根本轮不到你名下,如果轮到你了,你得秒秒地力争,不然的话,来往穿梭的人很快就会将你意中的背景完全淹没。 北峰,山脊细窄细窄的,三面全是千来米的悬崖,向下俯视深谷,足可使人心惊肉跳。立于北峰附近小平台处,我感到,这北峰,好比是一艘正要奔向遥远的大海而突然停止了正在急速运转的机器而搁在岸边了的巨轮,又好比是一座三面环水地势险峻的半岛。正如有些人所说,北峰,险是险的,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还不能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峰,只能是华山主体部分伸出来的一个大山岬。 这北峰山岬的正岭上,谈不上险,窄而缓,上面有几幢古建筑,当面最近的一幢建筑的门顶上,用草书刻着“云台山庄”四个大字,再往上看去,有一高台,有人说,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在这高台上选择了一块巨石,刻上了“华山论剑”四个字,鲜红得很,特别打眼。还有人说,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将华山写得活灵活现,出神入画,引得中学生神魂颠倒,发痴发狂,可是,真正的华山,金庸先生本人仅仅到过一次,据说,还是坐缆车上来的,他看过华山后,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华山原来是这样的啊!”不知是真是假。 北峰峰顶虽近在咫尺,但我现在还不想急于踏上其顶,“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赏完华山诸景后仍要从这里下山,等到下山时再到北峰峰顶去吧。 在交叉路口,立着“智取华山纪念亭”。亭中立一碑,黑色。其正面,好似用欧阳询体刻着智取华山的故事梗概:1949年5月25日,华阴解放,国民党保安六旅旅长韩子佩带领旅部400余人逃上华山,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为全歼残敌,刘吉尧等8名勇士从两岔口出发,攀悬崖、越峭壁、过星星沟、老虎口,占领北峰,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石碑背面刻两个巨字——“军魂”,剑气逼人! 立于纪念亭前,读着碑面神奇的故事,脑中不断浮现着《智取华山》中的勇士们从无路的地方辟出一条活路歼灭残匪的画面,勇士们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他们为自己人生写下了最壮丽的青春之歌,其精神足可与日月同辉! 同时,我想,任何邪气,无论你凭借怎样的天险,最终是挡不住灭亡的命运的。天险,能帮你逍遥、安稳一时,绝不可以让你久远。像华山这样的天险,注定了只能和浩然正气联在一起! (未完待续)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efee8c01000bu82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