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登华山的感觉 |
[游记]登华山的感觉 |
2007-10-25 yoyv.com |
登华山的感觉 广州 张泽 那是读大学时的一个暑假,与朋友一起登华山。 华山之险,儿时就从《智取华山》的电影中领教了,或许因有心理准备,我对华山之险峻,并不特别畏惧,而华山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另一种启迪。 我们是吃饱喝足,撩开晨雾,轻装踏上征程的。刚起程时,见山路上陆续有在山顶过夜,赶在太阳爆晒前下山的游人。与雄赳赳气昂昂上山的人流相比,下山者如同前线撤下的败兵,不仅精神萎糜,而且非瘸即拐,一付劫后余生的惨相。 我不明白,一座山,竟把人爬成这个样子? 爬山最终的目标,即登顶。所谓“征服一座山”,无非是经过“爬”而一举攀上顶峰。基于此,登山者无不攀登伊始,便频频朝山顶眺望,估量由山脚至山顶的距离、路径,以及攀登的难度和自己的气力,来判断有无征服的可能和征服所需付出的代价。 由下朝上看,华山真险,刀劈斧削,直上直下。虽如此,却由于山顶就在视野所及,并非高不可攀,作为征服者,我们勇气倍生。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中“容易”、“难”当是指“险”与“不险”而言。若不论“险”而只谈爬山所需的气力,则相反,下顺应地心引力而上正是与地心引力抗争,双腿顶着全身重量持续上攀,肺象风箱,将二氧化碳带着声响狠狠地喷出。不知多久,我们已踏上早先在山脚看定的那个“顶峰”,但无法高兴,因为这不是华山的顶峰,只是山肩,对前面一座更高的山峰而言,这仍是“山脚”,还得爬呀! 山路已从麻石铺成的盘山大道改为青石板垫筑的山间石阶,攀爬的仰角加大,每提动一次腿,便感受一次沉重;每屈伸一次腿,都需要憋足一口气。更让人无奈的是,每爬一步,脑袋就不自觉上仰,眼睛下意识地瞥望那高高在上的峰顶,一丝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悄然而至。 在家骑自行车爬坡感到累时,就会安慰自己:别泄气,现在累一下,等会儿下坡就舒服了。爬山的累感与骑车爬坡相似,但实在无法安慰自己,因为前头插在云端的高峰总在无声地提醒你:别去想下山的事了吧,你离山顶还远着呢!好在景色雄峻中蕴着旖旎,嶙峋里藏着妩媚,随便找个角落拍照留影,乘机歇一歇,喘口气,同伴们互相鼓励,再接着爬。 太阳爬得倒快,后发先至,早在前头峰尖上等着我们。一身臭汗,气喘吁吁地终于攀上“顶峰”时,我又不禁大失所望,这仍旧只是山腰上的平台,真正的华山之巅仍在前面威风凛凛地耸立着呢! 再往上攀,已不再有“征服”、“挑战”的气魄,有的只是被折腾得筋疲力竭的麻木和信心受挫后的彷徨,而山路在此刻再不容人分心,脚下早不见了麻石路和青石阶,有的或是崖壁上凿成的石级,或是石缝里拓出的通道,或是刀切般山脊刃上点缀出的落脚点。在打醒十二分精神,将吃奶的劲儿使出来攀爬的间隙,偷眼仰窥在云头上飘然屹立的华山之巅,竟怀疑,不知这峰顶究竟是否人力能及? 烈日滚落峰背,松柏间阴风袭袭。如果可能,现在我愿意撤退了,但显然不能,因为入夜后要从这么险峻的山道下去,无异于赌命。看那些从身旁如飞而上的运货山民,问知他们花一天工夫背几十公斤物上到顶峰客栈也不过十元左右的脚钱,于山道上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徒然增加不少。 落日将最后一抹夕辉收走之前,我们终于趴到顶峰上。一轮喘息后,我想笑,却终于笑不出来,因为借着天际的微亮,我发现不远处另一山峰,似乎比脚下的山顶更高?我惴惴问一个途经的道士,果不其然,我们现在华山南峰,而东峰及北峰的海拔均在南峰之上! 华山给我留下的,即总是在山脚下的感觉。 多年后,我仍时时体验到“山脚下”的感觉。设定一个人生目标,经年为之奋斗,达成之后却发现自己仍处在“山脚下”!再向更高的目标奔去,攀爬上去一看,更有高峰在前头! 有时真感到人生的无奈,又不能退,只能一瘸一拐地向前……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07号大院八栋702房(邮编510300)
|
转自:http://www.yoyv.com/Blog/log/mdchg54321_6438_/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