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潼关的关呢?

[游记]潼关的关呢?

2008-05-22    sina.com.cn

我去外地出差,人问:哪里人啊?我说:陕西渭南。人一脸茫然:那是哪儿呀?我苦笑,反问之:知道潼关吗?人曰:天下名关,当然晓得,怎么了?然后我就告诉他:渭南就是管辖潼关的那个市,在陕西东部,距西安50公里。除了管潼关,它的辖内还有华山和黄河龙门。

这段话,没有糟蹋渭南无甚名气的意思,关键是想表明,小小的潼关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着90%以上县市无法比拟的知名度。凡是上过学、学过一点历史的人,都应该不陌生“潼关”这两个字。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里一直是扼守兵师东去西往的咽喉。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筑城立关,倚仗天险,形成千年不破的关隘。清室皇帝巡游至此,仰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城,慨之良久,泼墨御题了“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从此,潼关便享有了和山海关一样的荣誉。两个名关,一个踞东,一个坐西;一个亘南北,一个断东西。身上都肩负了护京城、保中原的重责。

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潼关非常向往了。一直想亲眼看看,这个古代的“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像山海关一样盖着一个像庙一样的大门吗?也许正是这样的期望,从而让我多年来无以释怀对消失了的潼关的万分遗憾。1988年当我第一次站在潼关街头的时候,那个延续了千年的古关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尽管去之前,已经知道因为三门峡大坝的修建,潼关县城搬到了另一个地方,但我还是异常地惊讶,没想到搬迁是那样的彻底,竟至连昔日雄关的一点影子也难以觅到了。

老城的旧址改了名字,叫港口,有普通的镇子那么大,紧靠着黄河,河边有一个渡口,用船连着对面山西的风陵渡。黄河从西北方向缓缓地过来,一如悠闲的湖水。没有漩涡,没有急流,没有汹涌,没有想象中难以逾越的险象。对面的山体,也和关中平原随处可见的台原地带毫无二致,秃秃的、矮矮的,无一丝坚实的味道。山水之间,更是地势平坦,宽宽阔阔,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地方凭什么曾经为关!那天,我就坐在岸边,把脚伸到黄河里,来来回回地晃荡着,一遍又一遍地嘲笑古代戕杀戮伐的勇士们,都是一群饭桶草包,这样的鬼地方怎么能挡住你们的铁蹄呢!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好在还有一张老照片保留在开饭馆的老白家里,还有一些记忆存在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脑海里,至少让我相信了,过去的潼关和现在的潼关完全是两副模样。老白说,他打小就生活在潼关老城,从爷爷辈开始就在黄河里捕鱼为生。他说那时候黄河流在城外的沟底里,距离城墙好几丈高,水流湍急,水浪拍打岸边岩石的声音,几里外都听得见,靠岸的船只要十几个人拉纤呢。老县城的北墙就紧靠着黄河,南城墙则建在山上,而且远远地伸到了山顶上,宽宽的石墙有12个垛子,读书人说那叫十二连城。城东城西高高的城门楼子和西安城一模一样,上面还有皇帝写的字。城门一关,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东边到不了西,西边到不了东。南面有山,北面有水,中间的通道被县城堵得严严实实。老白说,那时候的潼关城大了去了,是关中最大的县城,光是大妓院就开了十几家。街上全是来自天南海北做生意的,红火得很。

我估计老白没有吹牛,后来我看过一些资料,不说其他,光是历史上有名的如杜甫、韩愈、李白这样重量级文人墨客,经留至此,赋诗填词者,就有百人之众。毛泽东虽然没有光临过潼关,也亲笔抄书了韩愈的《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这么多的人为此吟歌着墨,足见那时候的潼关是不同凡响的。可惜,现在这个地方,除了我照片上拍得的一点墙根和仍旧保留的“代子营”、“高桥”等一些战争留下的地名外,现在关于雄关的一切都成了传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60f31e01000cv4.html3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