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阳、西安7日游记之七神奇的小雁塔 |
[游记]洛阳、西安7日游记之七神奇的小雁塔 |
2008-07-22 topforyou.com |
昨天陕西博物馆请的那位讲解员得知我们要去小雁塔时,大力推荐我们参观景区内的西安博物院。 所谓“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西安博物院依水而立,它的建筑可以说是集合了唐式建筑与现代风格于一身,今年5月份才对外开放,我们早几个月来就看不到了。进馆后,我们先去幻影成像演示厅看了介绍小雁塔历史沿革的小<nobr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onmousemove=kwM(7); id=key3 onmouseover="kwE(event,7, this);"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return kwC();" onmouseout="kwL(event, this);" target="_blank">电影。从中我们了解到 荐福寺创建于唐代,初名献福寺,为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荐福寺译经。唐中宗复位的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即为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由于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 最令人称奇的是,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看到这里,片子就结束了,我们唏嘘不止,古代工匠不依靠任何现代化<nobr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onmousemove=kwM(11); id=key7 onmouseover="kwE(event,11, this);" style="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0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return kwC();" onmouseout="kwL(event, this);" target="_blank">设备,却能将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至,让我们到今天还有幸能欣赏小雁塔的面貌,甚至还能攀爬到塔顶(塔尖已没有了,估计由于风化坍塌了,爬上去,类似一个四方的天台)。我们又一次为自己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
转自:http://www.topforyou.com/manage/ShowPost.asp?ThreadID=114374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