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散记(3)、城市丛林中的小雁塔 西安的大小雁塔闻名遐迩,还是在来西安的路上时,朋友就说一定要去大小雁塔看看,只是没有想到,就在昨天车行友谊西路时,不经意间透过车窗外眺,小雁塔竟隐在这都市的楼厦间。 三月的西安,乍暖还寒,友谊西路两旁的树木依然干枯不见绿叶。车子停在友谊西路与朱雀大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处的停车场,小雁塔的影子就出现在视线里了,只是在这现代都市高楼大厦逼仄的空间里,又横七竖八地布着蛛网般密实的树枝,还有那横列着的条条城市供电电线,隐在其后的小雁塔的影子显得支支离离。也许在那个属于小雁塔的年代,这方天地并非如此的逼仄,因为这里曾经是显赫的王府之地,当年的小雁塔在此傲视万物,而绝不是象现在这样被掩没在这城市丛林之中。前几年我在大理时,就得知大理的三塔与西安的大小雁塔是属于同一时代的产物,而现在想来,大理的三塔能拥有那麽宽阔的空间,却比如今的小雁塔的境遇强的多了。 从位于友谊西路处的小雁塔公园北门进入,不见更多的游人,走过被两旁楼厦拥挤的十分狭窄的过道,视线才豁然开朗。如果仅从街市上注目,这小雁塔,你无论如何也难以想到,就在这万丈红尘纷扰的都市里,这里还有这样幽深的空间,更有甚者,小雁塔公园仍在扩建,西侧就是新辟出的几乎有原来公园面积一倍的地方,可以看到这里到处是挖开的黄土和堆积着的砖石瓦砾。这里的空间很大,从这里选角度可以把整个小雁塔拍摄下来,许是对我们的拍照感兴趣吧,工地上仨仨俩俩的民工放下手头的活相继凑到我们跟前,顺便问及他们在这里建造甚麽,回答说要建造一个大型的音乐喷泉。在如此古朴的建筑园里硬要建上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却也是不伦不类,这不知是出自甚麽人的创意,想必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建成之时,也就给这千年的古塔大煞了风景了。与这些朴实憨厚的民工理论这些,他们只是嘿嘿的笑着不做其他言语,当我们把镜头转向他们要给他们拍照时,他们便马上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依照他们自认为是最佳的姿式立于镜头前,其情形十分的滑稽。把拍下的照片从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一幅幅地显示给他们看, 他们相继围拢过来好奇地争相吵笑地看着。看他们如此亢奋的神情,我想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意识到,这里通过他们的手日后建造起的现代化设施会给这亘古的风景造成多麽不协调的失衡。 西安的小雁塔,仅听其名字,本身就有一种鲜活的韵律。人们说在塔建成之初,有飞行的大雁从其顶坠落,故名雁塔。而小雁塔最早是叫荐福寺塔的,但是,虽然是荐福寺的寺塔,而塔与寺却不在同一个地方。当年的荐福寺位于开化坊,而塔却建在安仁坊,寺院门南开,塔院门北开,两门隔街相望,这条街就是今天的友谊西路。只是由于唐代以后的战乱,荐福寺已荡然无存,仅剩这孤塔留存于世,与这些现代都市的楼厦比肩于这城市丛林中,日日年年在此怀想着那曾经的幽幽往事。 还是在来小雁塔的路上,我就在友谊西路与朱雀大街十字路口处留心地注目着,以期能寻觅到那怕是一星半点那古寺的遗存,但是,当年荐福寺的开化坊处,如今除了楼厦还是楼厦,不见寺院任何的踪影。唐时的荐福寺是由王府而改建为寺院的,从王府而寺院,这其中与武则天和其子李显争夺皇位有着很深的缘源,当年作为皇太后的武则天能把即位仅55天的中宗李显废掉,还把中宗原来的旧宅立为寺院,可见她急于称帝的野心已昭然天下。到如今,在这塔院内还留存有“敕敕荐福寺”的匾额,这与废中宗六年后正式称帝的武则天御书赐寺额荐福寺有关。后来中宗复出后对自己的这旧宅大加营饰,虽然如今这凝结着李唐皇室恩恩怨怨的荐福寺已踪影全无,但我想其当年的规模必定异常的宏大。传说这小雁塔是众多的宫人出资捐建的,细细想来这也在情理之中。生时孤苦、死后凄凉的宫人们能在此捐资建塔,其用心也十分的良苦。选择既能表示对佛的的虔诚,又能讨的当朝皇帝的欢心,自然选择此地最为合适,实为两全其美之良策。 唐朝是一个佛事活动很盛的朝代,当时作为义净法师的荐福寺译场,就与玄奘主持的慈恩寺译场、不空主持的大兴善寺译场,被称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著名的“长安三大译场”。作为晚辈的义净是在玄奘回国26年后才效法玄奘西行的,回到长安后,是他主持修建了这小雁塔,比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整整小了55岁。不过,这小雁塔却比大雁塔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在长达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的塔身经历了数次神奇的离合,据说这神奇的离合就再于每次塔身被振裂以后,裂口就回在下一次的大地震中自然的“神合”在一起,这足足地让后人费尽思量了。 离开塔院西侧那瓦砾遍地的建筑工地,走在院内的路上,我就一直举头注目着眼前的小雁塔,与朋友比划着争觅着那“神合”之处,忽有一阵青草的气息扑鼻而来,回顾四周,这塔院东侧却是一片青草茵茵、绿荫簇拥的世界。小雁塔前有被铁栅栏围起的千年古树,塔前直通南山门的甬道两侧,古木参天,有一株两株的玉兰树正盛开着绚烂夺目的花朵,几缕花香,数点鸟语,透着山林法门里那清幽的禅意和佛理。因购得的10元门票不包括登塔的费用,我们只好立于这千年古塔前“望塔兴叹”了。看到塔前钟楼旁一露天钢架下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铁钟,游人交5元钱就可以自由撞钟。看介绍说这就是那有名的雁塔晨钟,不过这是今人仿制的新钟,原来的铁钟被封存于钟楼内。掏出10元前给那看钟人,我与朋友相继入内把这大钟敲响,引院内游人纷纷注目。 钟声悠扬,缠绕在那参天古木的枝头,回荡在塔前塔后这幽深的空间,一时间会让人忘却就在这塔院外还存在在一个红尘纷扰的现代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