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闹市独静的小雁塔(散文)

[游记]闹市独静的小雁塔(散文)

2008-05-22    sina.com.cn

荐福寺是唐时的国立译经道场,起源于口碑甚佳的佛教名僧义净印度取经海归后,曾在此译经著说,留下大量佛经典芨。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由广州出发,路过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东部,经印尼、苏门答腊、印度等30多个国家,历时25年,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书400余部,亲自译经56部,230卷。他将途中海路诸国所闻和赴印求法高僧的阅历,撰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两书,这是研究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外海上交通的珍贵资料。

塔北门楣刻有小雁塔“神合”记载,是1555年9月,一个叫王鹤的人刻记的。月有阴晴圆缺,塔有悲欢离合,都是地震惹得祸。首次自裂自合。再次是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从头到脚,中劈尺余。第三次明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地动使中缝一夜之间又合拢了。区区一个砖塔,历经70余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己复合起来,确是一件“神合”的奇观。1965年小雁塔整修时,人们发现了天大的秘密,原来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唐时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塔似不倒翁,千年屹立。能工巧匠的杰作,不能不让今人叹服。

秀气玉立的小雁塔和雄伟俊挺的大雁塔东西相向,距离3公里。和大雁塔相比,其塔身小,年龄也小55岁,故称小雁塔。两塔风格各异,同为唐都长安的标志。

荐福寺小雁塔在唐末遭受兵火炼狱,仅有孤塔劫后余生。现存的慈民阁、大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钟鼓楼等建筑均为明清时所建。有宋政和二年(公元1116年)的《大荐福寺重修塔记》、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的《补修荐福宝塔碑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的《荐福寺来源》等碑文可以佐证。

提起后来修复,还引发了明代一出动人心魄的故事。西域番僧勺思吉主持寺务,动了新修殿堂的念头,因资金匮乏,便率领僧众勤工节俭,从唐代废墟中掏挖能用的砖瓦,并把绿琉璃瓦用于大雄宝殿的屋顶。竣工后,写奏章,绘样图,呈皇上,求命名。明朝规定,只有皇宫才能用绿琉璃瓦盖顶,此举犯了皇家大忌,真宗勃然大怒,下令斩杀勺思吉和满寺僧众,并要把荐福寺夷为平地。大臣极力劝谏,经查明事由,赦免了众僧,也使荐福寺和小雁塔虚惊一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ec61e01007zqb.html2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