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两年了..第一来到小雁塔..开心 4月25号...班上二十来号人集体去小雁塔写生去...<BR>早上早早的就醒了,半年来第一次起这么早的,晚上还怪班长集合的这么早时间,原本睡懒觉的心凉了一半.<BR>起床看天气不错心情自然也好了起来..呵呵偷笑..老师带着去小雁塔(不用门票),这等好事不去的就是傻子..还能欣赏美景,何乐而不为呐.. 在大脸宿舍门口集合了,我们一行5人好好荡荡的,冲出校园..门口巧遇一私家车(幸运,不用挤西临高速了),其实<BR>私家车也不是很宽畅,四个壮汉挤后排也不好受,我知道是大脸心疼我让我做副驾做上,看到他那块头挤的窝了起来心<BR>疼死了..车上王老板就开起来小差,四个男人对着P4屏幕淫笑,一看就在看少儿不宜的片片.为了保持他们的淑男形象<BR>我就不三八了.. 几翻颠簸,顺利到达了小雁塔. 说句心理话,小雁塔没有想象的那么宏伟,感觉貌似个公园,老师没有废话解散了.因为早上时间,园内好多晨练的老<BR>人,气愤很好.我跟大脸边欣赏边拍,早上光线好极了,园里刚好盛开了几朵枚红色的牡丹,还有许多未开的花骨朵,映着<BR>早上温柔的光线,有点诗情画意了..这等美景为何不拍..相机是用来记录美丽的事物的.可能每个人对美丽事物的欣赏<BR>不同吧...天时,地利,人和.再美不过了. 走到塔边的时候,正当要拍塔的时候,过来一位拿小提琴的老人,给我们指点怎么拍摄,老人很热心,把他的想法说给我<BR>们虽然观点在我们看来有点老套,但是很有道理.走到一个古建筑物的楼道旁,大脸突发灵感给我摆了几个POSE,便拍了<BR>起来,老人看着我们专业的造型和拍摄,连连称赞.还给我们说了他的想法..然后老人径自上楼了.. 随后小提琴声便尾随传来,想必是那位老人在练琴..我跟大脸顺着琴声来到楼上,看到老人站在窗口前,认真的拉着,<BR>这种场景不拍会遗憾终生的,拿起相机拍了起来(当然得争得老大爷的同意,这是职业道德).一会老人也停了下来,跟我<BR>们聊起天来,从他的经历说到我们的前途,记的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学知识要精,也要广".聊了许久... 跟老人道别后跟大脸继续寻找美景,来到塔边,正巧遇到前来观光的旅游团,貌似是法国人,中间有位13,4岁的小姑娘<BR>长的漂亮很,忍不住有掏相机的的冲动,但是怕小女孩不乐意,还是忍下来了,听说法国人热情浪漫,果然没错,小女孩很热<BR>情的让我们拍照,喀嚓,喀嚓两下,闪人,出了一身冷汗.语言不通尴尬死了.老邹也喀嚓喀嚓的蹭了几张拍子.跟小姑娘say<BR>BYE BYE.. 时间飞快,老师要求十点种在民俗摄影协会园子里集合,时间差不多了,早点过去.. 本以为民俗摄影协会有多牛叉,有想加入的冲动,进门一看那简陋的办公室心凉了一半,看到老师站在那,有点心切感,<BR>还没等反映过来,老师冒了句"想入会的在这交钱,一人六十".我这心直接凉到脚跟了,太狠了,什么协会办公地点都这么简<BR>陋估计比较衰落,一听老师这话就知道挣我们的入会费来了,二话不说不入了..我跟大脸转身就走了,眼睛都不带斜一下... 来之前就听说有个民俗摄影协会的影展,原来是忽悠我们这群无知少年的,哪是让我们欣赏作品的,是让我们干苦力来了<BR>帮他们把作品摆好,然后参观的是纺院摄影专业的学生...(地点.小雁塔内角落很简陋的院子)大概一个小时后影展结束.听<BR>班长一声"收"顿时都闪的无影无踪了..我们也不例外:闪人.. 来次小雁塔也不能留遗憾呀,三人行登塔行动开始,老邹,大脸,我..一问才知道,登塔要十块钱,火速买票,登塔...<BR>塔内黑黑的,楼梯也窄很,而且是越上越窄,越上越黑.鼓足气,上楼梯...<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的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长安<BR>城内的著名佛教寺院,创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皇室为高宗李冶死后“献福”而立。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BR>(690年)改名荐福寺。佛教大师义净去印度“取经”归国后,曾在此译经著说,留下了大量的佛经典籍。小雁塔是早期密檐式<BR>砖塔的典范,建造于唐中宗景龙年(707—709年),原为十五层,塔顶毁于1556年,是由于陕西大地震。塔现高43.3米,总体<BR>呈平面正方型,通体轮廓挺拔秀丽,塔底南北以青石辟有券门,门楣、门框上线刻天人供养图和蔓草花纹,雕工精美,是唐<BR>代石刻艺术精品。)爬十五楼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简单的跟一一样,一会就到顶楼了,到顶楼的是一个大概五十厘米平方的天<BR>窗,上了天窗就能看到大半个西安的面貌了,又是美景,掏机子.有点遗憾的是天空有点灰暗,能见度不够好...么事咱有PS...<BR>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