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雁塔记忆 |
[游记]小雁塔记忆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创]小雁塔记忆 姚永柱 今年冬天,没有以往冬天那么寒冷。太阳整天挂在天空中,露着灿烂的笑脸,温暖了大地,也温暖了大地上的每一个人。每逢周末,如果阳光明媚,我总会去大雁塔或者小雁塔散心。大雁塔周围建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来这儿的人很多,显得比较喧闹。小雁塔与大雁塔恰好相反,游客比较少,所以我喜欢安逸宁静的小雁塔。 唐代宗派林立,寺宇古刹很多,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佛寺、佛塔的建造迅速发展,当时,长安地区就有佛塔100多座,不少佛寺为皇家所有,真是“名寺古刹遍长安”。唐时的长安城,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频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之一。长安城的佛塔,对全国其他地方佛塔的建造都有着模范作用。大、小雁塔就是典范。 小雁塔位于著名佛寺荐福寺院内。荐福寺坐北朝南,沿一条中轴线分开,小雁塔在大雄宝殿北面。因为交通的原因,现在进荐福寺的大门设在北面,游园的顺序和以前正好相反。也许这是小雁塔,而那是大雁塔的缘故,人们只喜欢看“大”的而不喜欢看“小”的,这倒让荐福寺更显得肃穆静谧。 荐福寺原为皇家宅院,唐文明元年(684),高宗李治驾崩百日,睿宗李旦为其荐福,将此改为寺院,名为“大献福寺”。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寺名为“荐福寺”。义净于咸亨二年(671)年从长安出发往印度取经,走海路,取道广州,游中南半岛、印度洋东部各地30余国,历时25年之久。证圣元年(695)归国,女皇亲自出迎至洛阳东门。他带回400部梵文佛经,居于荐福寺内,荐福寺从此也就成了义净的译场所。第二年,荐福寺塔(小雁塔)开始动工。小雁塔和大雁塔一样,都是“民建官助”的方式修建而成。所谓“官助”,《三藏法师传》云:“朝廷旨谕,以‘七宫亡人衣物’相助建塔。”“七宫亡人”即指长安宫里那些已经死去的下等人,女性占大多数。小雁塔是“宫人”集资修建的,“宫人”是那些没有名份的宫女。唐朝宫女数量极多,命运悲惨。正如杜牧《宫人冢》所描写的那样:
|
转自:http://feiyi666.blog.163.com/blog/static/487230200606858360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