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楼观台游记-若即若离,不离不弃 |
[游记]楼观台游记-若即若离,不离不弃 |
2007-07-23 netbei.com |
连续一月的好天气,在西安的秋天可真不多见,往年这个时候常常几个月都没有一滴降水,天总是灰蒙蒙的,地上浮起的灰尘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而气温也是异常的低,从十月中旬到11月15日来暖气为止,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今年却是个例外,国庆之后,隔几天便下一场雨,然后是几天的艳阳高照,让人感觉又回到了春天。 一到风和日丽的时候,人就在屋里呆不住了,还在周三周四就计划着周末去哪里玩,星期五的晚上,更是兴奋地张罗着出去玩要带的东西,考虑着行车路线。这次我们去的是道教祖庭——楼观台。是关吏尹喜看到紫气东来,遇到老子,向其问道,而老子写下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楼观台属于周至地区,实际上位于户县县城和周至县城之间,有两种乘车方法:一是到水司汽车站,直接乘西安到楼观台的中巴,车费是每人12.5;另一种是到城西客运站,乘依维柯到武功(15元/人),再乘小面包到周至(2元/人),再乘公交车到楼观台(4元/人),这样一共是21元。由于第一种路线不走高速,因此在时间上两者差不多。我们住在西郊,到水司较远,所以选择了第二种走法。 中午12点钟,终于到了。一下车,便有摩的司机来拉客,说是景区门票每位要30,他送进去两人50就够了,我们说有军官证可以免票,但还是没能抵挡住他强大的拉客攻势,最后乘摩的进去,花了10元。其实不乘摩的也可以的,因为总共就两千米,中间还路过了楼观台最为有名的百竹园,我在车上抱怨,他却说回来时再看也是一样的,总之,这个人不太厚道。 一到景区,便有人飞跑来让人骑马,几个中年妇女跟前跟后地卖香,还有人声称认识道长,要带我们去算命,我真是吓坏了,这里的人怎么这样,仿佛你不买他的东西就是对不起他似的。好容易甩掉了这些人,来到一个道观,一进门就看到一颗高大的银杏树,黄色的叶子映着蓝天,有点童话中的感觉,顿时心里的郁闷一扫而空。 道观在装修,我们简单浏览了一下便出来了。 上山有两条路线,东线位于峡谷中,是一条水泥台阶路顺着溪流而上,有泉水瀑布等景点,西线沿途没有水,景点是道观、揽胜台、怀苏亭、炼丹炉等。两条线路中间有小路相通。我们决定西线上山东线下山。 走了几步,路边的植物就由树变成了竹子,刚才还懊悔没去百竹园,现在却看到了比百竹园规模更大的竹林。对于不信道教的人来说,楼观台最吸引人的就是竹子,漫山遍野的竹林使这里成为大熊猫的栖息地之一。竹林中有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们离开台阶,进入竹林,时值深秋,本来游客也不多,再到这黑压压的一大片竹子中,听着林中小鸟啘转地啼声,正是“鸟鸣山更幽”的感觉。穿过竹林是一条支路,叫作虎豹沟,想是当年虎豹出没的地方,现在只是一条长满植被的山沟而已。再往上走,是一处卖小吃的地方,几只肥大的鸡在旁边散步,我们品尝了凉粉和直径10cm左右的香甜大柿子之后,继续上路。走过200多米的台阶,来到了观鱼池和怀苏亭,观鱼池只是一个快干涸的园形水池子,怀苏亭里却有一块苏东坡的纪念碑,原来苏轼也来过这里。再往上走几步,便是揽胜台,三层的平台依山而建,每上一层视野便开阔许多,到了最上面的平台,往下一看,西宝高速和渭河象两条白色的带子横贯东西,关中平原的三分之一尽收眼底。怪不得老子选了这个地方来讲经,这里依山傍水,眼前是如此广阔的天地,令人脱胎换骨,宠辱之心皆忘,唯愿追求那不可道的“常道”了。 感怀了老子之后,继续向上来到一处岔路口,都通向炼丹炉,一条是林中的石台阶,700多米,另一条是绕山而行的马道,1000多米。我们不怕走路,又想观赏红叶满山的景色,便舍近求远,走了马道。这条路基本上没有人走,偶而会遇到骑马上山的游客,5元钱便可骑到山顶。一路上眺望着远处山坡,在阳光下现出各种色彩,心情极为舒畅,脚下也不觉得累了。绕了大半座山,快到炼丹峰顶了,竟然听到牛叫声,几头耕牛在山坡上犁地,这里坡势较缓,住了几户人家,门上挂着串串玉米,院里养着羊猪狗鸡,一派田园风光。 所谓的老君炼丹炉不过是一个两人高的生锈的三足铁鼎,立在山顶上,周围有些卖香火鞭炮和小吃的,实在是无趣,不过那里卖的凉皮不错,里面放的山野菜,面筋也比西安的好吃。 从炼丹峰下来,顺着一条半米宽的土路逶迤而下,来到东线,这是一条水泥铺就的步道,与小溪相伴而行,上面刻着简陋的花鸟草虫毒蛇猛兽,甚至还有电视冰箱水果粮食等物,路面文化十分搞笑,但走起来非常顺利,没有台阶的地方由于有这些花纹,一点也不打滑。这时已经三点半,山上很少见行人,我们不敢耽搁,快速向南天门而去。约半小时左右来到南天门,这是峡谷的尽头,两侧山崖交接处由一块五米多高的巨石相连,石上有细细的水流,由于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青苔。 在南天门拍了照,一路飞奔下山,很快便来到这条线的另两个景点,即洞宾泉和瀑布,这时天色渐晚,我们一路下来一个人都没遇到,有点恐怖,再加上还有百竹园没看,便顾不上休息,继续向前飞奔,终于来到山下,进入空无一人的百竹园南区。 百竹园分东南西三区,东区已关门,我们穿过只有一条小径的南区后进入西区,这里有枫林,磨菇亭,湖水,垂柳,还有上百种高矮不同,叶面各异的竹子,有的地方破败不堪,破烂的小木屋像是从80年代到现在都没人进去过,也有的地方被修饰得焕然一新,像个度假村,但不管建筑如何,竹子都是郁郁葱葱,长势极好。一片林子当中,边上的竹子要比中间的粗,叶子也更绿,金色的夕阳照得竹林外面闪闪发亮,然而进去之后却是不见天日,茂密的竹叶将阳光几乎全部遮住,长着青苔的砖路会打滑,林子里忽然出现一只长尾锦鸡,昂着头穿过小径,仿佛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这里仍然只有我们两个游客,看来我们的确是来晚了。在竹林里转来转去,竟然迷了路,想起前几天看的恐怖小说《鬼吹灯》,深怕遇到“鬼彻墙”,不敢细想,只是用心找路。在一个路口发现了破败的路标,指着出口的箭头却指向了一个矮墙,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几步,终于看到了只容一人通过的小门。 出了百竹园,我们已筋疲力尽,抱着赶不上车就在这里住一夜的想法往车站方向走。迎面跑来一个人,问我们是否去西安,说最后一班车停在十字路口等红灯,看到那车了,紧跑上了车,长吁一口气。 今天真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总共花费:乘车每人40元(包括在西安乘公交),小吃每人9元。 不足之处:楼观台的乞丐和卖香火的太难缠,另外整个山上没有一个厕所,要方便只能就地解决。 |
转自:http://zhaangweei.netbei.com/47333.shtml7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