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之所以甘愿花钱涉险来重游此地,一为怀旧,二为踏青。楼观台既有古代庙宇,又有松竹杂树。人文自然,相得益彰。买了两斤樱桃,和老大携手缓缓进入闻仙沟。 但见树木清幽,禽鸟啾唧,凉风快哉,心旷神怡。左手是深沟,右手是竹林。靠路的竹子上刻满了“???到此一游”的字迹。想当初我们来的时候,也有调皮的同 学不停劝告刻名字的。我抬眼望去,却尽是些不认识的名字。如果能有幸见到我们同学的名字那该多好啊!竹林里挂了许多“竹笋有农药,请勿触摸”、“竹笋有 毒,损坏赔50元” 的小牌子。其实这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防君子不防小人而已。还真有竹笋,黑黑的,包着一层一层黑皮,从干枯的落叶里神奇地蹦出来,奋力向上钻着,引人心生 邪念的是一尺左右的,而长到一米左右的已经是竹子了。那种绿的好似要流下来的感觉,使人真想去咬一口尝尝。这才想起大熊猫的幸福生活了,他们若要吃,估计 是要吃着最嫩的部分了吧, 前几天看报,见有两只被租借到美国的大熊猫吃穷了一个城市,令当地官员又爱又恨头痛不已,着实为咱中国人长了脸了。 行到闻仙沟底,见我心中所忆的“问仙桥”已经断了。唏嘘不已。又有新开辟的台阶可下倒沟底,便下去,见一“洞宾泉”。只是一潭水而已,从此向左,可上松涛亭,我当年走的便是这条线路。而今不去,转向右,顺顺闻仙沟向上。 刚 爬上一小段陡峭的台阶,眼前出现一个正襟危坐,形容枯瘦的老太太,叫人倒吸一口冷气。爬上台阶,本来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了,而她以瘦小身躯,竟能贴山 崖而坐,如此突兀,叫人防不胜防地吃惊。只见她手脸俱黑,白发泛黄,身边放一破碗,中有几毛钱。我从来心硬如铁,不以向人施舍来抬高自己,求得解脱,因为 我知道罪孽深重,是不可能靠几个小钱来消除的。但这时却身子凉了半边,嘴里喃喃念叨:“你,你,还在这里阿?” 原来,我 上次来楼观台之时,在说经台下,闻仙沟口也见到过一个老太婆,拿着一只破碗向游客乞讨。当时我还纯洁,还善良,还真诚,还不知道人世间的险恶与人心的难 测,但是由于身上没有多少钱,只好把自己带来的一只馒头送给了她。回去之后,听班里一位女生说自己给老太婆五毛钱,我就觉得内心羞愧不已。 这一次眼前所见的,虽然不是之前的那个老太婆,但是我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不断暗示我:“就是她,她在这里等你,等你给她十三年前应该给的五毛钱!逃是逃不了了,躲是躲不过的!” 整整十三年,我的内心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可是一来到此地,一见到这位似曾相识的老人家,我的羞愧之心顿时又生。我知道给她再多钱都是徒劳的,钱 无法改变她的命运,她不在这里就不是她了!我缓缓地蹲下去和她攀谈起来。她混浊的眼珠惊异的转动了一下朝向找。我知道就算给她100块 钱,换来她千恩万谢,也都是虚有其表的。她的内心还是冰冷无助的。就问她家在哪里,怎么在这儿?她好像很长时间没有和活人说过话了,嘬着干瘪的嘴唇,吞吞 吐吐地叙说自己的苦难。我大概是听明白了,她就住在后山,发洪水冲倒了房子,就只好临时住在道观的伙房里,也没处吃饭。见我和老太婆在说话,我老大给那只 碗里放了一块钱。我想也够了,好歹人家也陪我说了几句话。我也占用了人家的宝贵时间呢!我们很有礼貌的和她告别。我心里还想:她到底是不是十三年前那个老 太婆呢?该不会是神仙下凡来点化我的吧?一块钱,我也叫神仙太失望了啊! 从此以后再往前走一直都是坡,虽有新修的水泥台阶,但我们还是吃不消了。一路上有流水叮咚、野鸟鸣叫、野花怒放,一派“道法自然”之意境。也无甚景观,行到一条三岔路口,指示牌上写左距南天门有1、5公里,右距炼丹炉有1公里。听从上边下来的人说南天门无甚好处,只有“南天门”三个大字而已。于是我们转而从炼丹峰的这一条路向北下山。 路 甚平缓。看对面山梁,线绿浓绿苍翠,各色分明,勾勒出山体气势。道路曲折,人时常要低头从树枝叶下穿过。好在是一条水泥路,如果有一辆自行车就太好了。竹 林中不时窜出胆大的小松鼠来,大模大样的蹲在路中间吃东西,好像也不怕人。等你走到它面前伸手都能抓住它了,它才转身跳着跑开了。有几只调皮的还在抱住一 只一尺长的竹笋使劲的啃,恨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咬不动了却又吱吱的乱叫一阵子。我会心一笑。多亏它们没文化不识字,否则也不敢咬那个竹笋了吧!但它们又 应该是很聪明的,知道那些警示牌是哄骗认字的人类的。怎么可能有毒呢?毒死了人是小事,吓跑了它们那才真是罪过呢!路上不时有惊慌失措的四脚蛇爬过,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