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读灞桥柳 |
[游记]读灞桥柳 |
2008-05-22 sina.com.cn |
灞桥是一座著名的桥梁,还是中国古代木、石梁桥的典范。值得灞桥引以自豪的是,自秦至唐,一千多年中,她始终是古都长安的陪伴者。虽历经风霜雨雪,却也阅尽人世沧桑。并且像古都长安城一样屡踣屡起,旧貌常新。目前已知的可分为汉桥、隋桥、老桥和新桥。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地皇三年(公元22年)霸桥火灾,自东起。卒数千以水汎沃救不灭,晨燌夕尽。”可见汉代灞桥曾是木桥。修复之后,王莽就改霸桥为长存桥,改木梁为石梁桥。据《雍录》记:“隋时以石为之。” 灞桥另有一名为销魂桥。《陕西通志》: 如果说灞柳飞雪是人们对自然景象的赞叹,那么更让人感动销魂的则是用“灞桥折柳”隐喻人们的伤情离别。古时候,灞桥是长安东去的门户和交通要道,常有人过桥东去,此桥便成了送别之处。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柳”者,留也!妙哉!灞桥的“柳”啊,既为漫漫的旅人送去亲人的祝福,又暗谐了一个情思如缕的“留”字。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灞桥也因此赢得了“销魂桥”这个更为动人的名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511d8801000avf.html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