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灞桥街上访 "神医 " |
[游记]灞桥街上访 "神医 " |
2008-05-22 sina.com.cn |
右脚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好像长了个鸡眼,平时没感觉,新鞋穿了两天,这两个脚趾磨得钻心疼。昨天和同事小b聊起这件事,她说:“找我爸,他脚上也有鸡眼,准备去灞桥专门挑出来。”又告诉我她在老爸的带领下已经去见识过,效果不错。 我听了有点动心,可一想到居然要被陌生人动自己的脚,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思想斗争了大半天,越斗争越觉得脚疼。今天一早接到小b她爸老b的电话,问我去不去?老b曾经是我的领导,算是一老大哥。有这位领导老兄给我壮胆,我抓起包包就飞奔下楼去。 灞桥在历史上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相传古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延续至今。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像冬日雪花飞扬。“灞柳风雪”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灞桥也经过多次翻修,早已看不到昔日的容颜,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 我们现在说的灞桥,其实是指的位于灞河桥以北的灞桥镇。这个古镇有个习俗,即每个星期天都是集日。四面八方近万人来这里进行物资交流,整个灞桥街道水泄不通。东西物品琳琅满目,赶集的人摩肩接踵。那种节日盛况,远近闻名。 我虽然住在灞柳生态区,可要去赶灞桥集也并不容易,中途还得倒一次公交车,好在道路两边风景不错,不知不觉也就到了。 果然人山人海! 灞桥街是东西走向,街道中间占据满了摊位,细细看,有四五排。最两边高高挂起的是衣服,接着有鞋、袜、内衣、头饰、水果、小食品、蔬菜、文具、皮包、洗涤用品、塑料制品、旧书摊、锅碗瓢盆、窗帘毛巾、装饰花、小孩玩具、电动车、竹子家具、麻将凉席、两用沙发床、各种炉子、煤气灶、热水器、家用电器等等等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 我们从西边随着人流在各种各样商品的间隙慢慢往东移动,稍不小心脚底下就踩到了人家的东西。卖调料的把机器转得轰轰响,有辣椒粉、有芝麻油……买的人得侧着身子挤过去;卖凉皮卖和络的摊位前人最多,一个个都吃得眉头舒展,卖杂肝肉的一边吆喝一边用油污的手擦擦自己的脸;炸麻花炸油糕的左手往油锅里放麻花放油糕,右手持长筷子把熟的捞起来,眼睛扫视着行人,嘴里还要说着“来来来”;耳边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袜子袜子,一元一双,两元三双!”“转一转,看一看,衣服大减价!”“香蕉便宜啦!”“包子!才出笼的!”“辣子苗,茄子苗,两块钱一把!”“谁要皮带?真皮的!鳄鱼牌的!特价优惠!”远处还有锣鼓咚咚响,不知是在卖什么?……有一个最有意思的卖袜子的小伙子,放了一个高音喇叭:“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尖端产品层出不穷,不信你来看我的袜子:拽一拽,不掉头,拉一拉,不抽丝,穿一穿,不臭脚……”他面无表情的随着喇叭里的声音在手里摆弄着袜子。那情景让我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领导老兄也哈哈大笑,说真有特色! 我们一步一挪,移步换景,总算走到了街中间。领导说得进路南边的小巷子,专门挑鸡眼的老头“神医”就在那巷子里。 于是又挤过卖米、面、豆、油等五谷杂粮的摊位,来到小巷子。巷子不宽,一丈左右,只见挂满了招牌,有补牙镶牙的、看相算卦的、治疗疑难杂症的……人多而拥挤,但是安静多了。 我跟着领导一直往里边走,心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不一会领导回头给我示意看前面,快步走上前,看到了一圈人围着的中间坐着两男一女。年龄大的男的正是那神秘的鸡眼克星,对面年轻的男人是病人,只见他的一只脚搭在“神医”的膝盖上,“神医”手里拿了一只象竹签一样的刀子,正割去那脚上的厚皮,然后旁边的女的(神医的媳妇)迅速用一细细的竹签样的物什从一个小瓶子里蘸取了一点黑红的药,涂在那脚上的三个位置。“神医”让那病脚放下,我以为治疗完毕,旁边围观的大嫂悄悄告诉我那只是用药,待会儿才“挑”。趁着这等待的功夫,我看了看周围,两边挂了两副同样的布幌子,上面横批写着“鸡眼大王***”(恕不提名),左边书写“妙手回春”,右边书写“一次根除”,下边书写“不疼痛、不出血、不影响工作”,中间是电脑做出的“神医”正在给一妇女治疗的画面,那女的正是他媳妇。再看“神医”本人,60多岁,头发长而乱,戴副眼镜,两手有点变形,指甲里黑呼呼的,膝盖上放了一条脏兮兮的毛巾。(我可不想让这样的手来摸我的脚!)再看他的操作台,很简陋的一张小桌子,上面有一个纸盒子,里边放几个小药瓶子和几只“竹签”,仅次而已。周围的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二次来换药。 正打量着,“神医”让那病脚再放到毛巾上,他左手抓住脚,右手指在涂药的周围弹几下,再拿“竹签”轻轻一挑,果然挑出一个小物件来,媳妇手里早端来一个空盒子接住那小物件,又挑,再接。三个挑完,接着给三处涂上白色的药膏,用胶布缠起来,吩咐“病人”:“一周后再来,我亲自给你取掉胶布。这几天多喝水,也可洗脚,啥水都行。”“病人”穿上鞋,这才算治疗结束。 开始算帐,那媳妇已给盒子里倒入水,摇晃,再用镊子把小物件夹出来,看清楚了:是三个有小半粒米大的状如毛刷子的东西。媳妇左手用镊子夹住,右手拿一签子细细得边拨边数:“……94根,……84根,……72根。”“神医”发话:“零头取掉。”媳妇拿了根油笔在手心写:90+80=170,170+70…写不下了,她嘴里叽哩咕噜地算,旁边有人说:240,她还在自己嘟嘟囔囔,总算对了,就是240根。“神医”说:“一根两块,90根,二九一百八十块;80根,二八一百六十块;70根,二七一百四十块;一百八十块加一百六十块得三百四十块,三百四十块加一百四十块得四百八十块。总共是四百八十块钱。” 周围鸦雀无声,那“病人”此时已经站起,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给“神医”,“神医”随手递给媳妇,媳妇不动声色的夹在自己耳后。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9281a01000abq.html2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