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鼓楼小吃街之行—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鼓楼小吃街之行—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16    17u.com

近来一个天气大好的周末,我和老张都铆足了劲儿到鼓楼那片去转悠转悠,于是便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辗转才来到鼓楼,这个还有些许老北京味道的地方。鼓楼在北京的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它就立在那里,很荒凉的样子。周围的人群都忙忙碌碌地在旁边穿梭,它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一副落寞的老夫子气度,可也倒也有遗世独立之风。那个繁华闹腾的老北京的情形,只能靠缅怀想象了。

我们围着鼓楼转了一圈,才懊恼地确认鼓楼现在对外不开放,只能从它落寞的外表去揣测它的过去了。我看着简介对它的描述,静静地端祥这座颜色脱落,显得灰蒙蒙的建筑。它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建筑物,据介绍,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带木护栏。第三层是暗层。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慢坡路。

所谓暮鼓晨钟,鼓楼就承载着这种悠长的感觉,击鼓有很多的讲究,击鼓报时,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以后,每个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击鼓也有一定的节奏,现在北京还流传着“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说法。在这些烦琐的程序中,透着古老北京那股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闲散之气。

鼓楼旁边的小街上满眼都是老北京小吃店,炸咯吱,灌肠什末的应有尽有。我们来到一家较为古朴的小吃店,也来尝试一下传说中有滋有味的老北京小吃。进门就是玻璃框中裱装的神采飞扬的两个大字:“解谗”。既然是品味北京小吃,当然首先让人想起豆汁。老北京人最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是据说那气味犹如泔水使人难以下咽,头两次得捏着鼻子喝,那之后就是欲罢不能了。早就听闻喝豆汁很有讲究,最好是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但现在正值冬天,配炸焦圈也不错,我们就大模大样地要了两份焦圈和豆汁。北京小吃或者是味道浓厚,味觉上很刺激;或者是质地纯正,酥脆、软滑。而且真正是价格便宜,都是好吃不贵。这次我们总算感受到了,焦圈是手镯样的双条面圈,呈褐色 ,虽说炸的似乎有点过头了,可还是味道不错的,外焦里嫩。豆汁看起来可真是不怎末样,颜色不鲜,味道酸甜古怪。也许我想象过太多次它的味道了,先是莫名其妙的有点似曾相识之感,不知不觉已经喝完,怪怪的味道像是不能和身体融合,那感觉久久不散。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 实际上豆汁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时再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的是为淀粉,上层飘浮的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行加水烧开,兑入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它极富蛋白质、粗纤维,还有什末清热、温阳、健脾、除燥等一长串的多的吓人的功效,总之豆汁还是给人一种挺贴心的感觉。

所谓小吃嘛,与点心和正餐不同,小吃是不到吃饭时间,走走逛逛,在闲散自在的时候用来垫补垫补肚子的东西。一路走一路吃,要的就是这份自在,你可以慢慢想象自己穿着长袍马褂漫不经心地遛弯,在古城楼的气息下打发着久远的无尽的时间。我们就在这里打着转转,渐渐地被这种感觉所包围,这时候才开始觉得品出了豆汁的浓郁味道。

我们一路溜到地安门十字路口,这儿有一家华天小吃店,华天是一家清真风味的小吃店,在这里吃到了奶油炸糕,还有热乎乎的面茶。炸糕又甜又嫩,一份十个恰到好处,每人一口气吃完了五个,也不觉得腻。面茶的口感很好,咸香可口,喝得人心里暖和和的。

在鼓楼东侧有家隆福寺小吃分店,店面不大,生意却很红火,人来人往不断,我们进门时正是正午时分,店里依然很热闹。我们迫不及待地叫了两份豌豆黄,据说它的做法是将 豌 豆 煮 烂、 去 皮, 加 小 枣 成 糊 状, 点 以 石 膏, 结 成 块。果然吃起来香甜可口,入口清爽自然,好吃极了。北京小吃果然有它温润可人的一面,还真是沁人心脾。

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就是烟袋斜街了,这条街东北西南走向,大概有三百米长。这里也隐藏着一家不错的小吃店。我们在斜烟袋街上闲逛了许久,来到一家门面并不起眼的小店,里面四周墙壁都贴着文革时期的宣传画,一派红色革命的气氛,因为到了三四点钟的光景,店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一片红色笼罩下,在加上领袖的头像,倒让我很投入地觉得像是上山下乡吃忆苦饭,我们落座后点了炸咯吱和灌肠,原来所谓的炸咯吱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末支楞,并不是干的,而是软的。而灌肠其实并不是肠,而是呈灰色的干片状,老板娘介绍说是用团粉和红曲做成的象腊肠样的东西,切成薄片,放在平底锅里用猪油煎焦才做成的,吃时加蒜汁盐水。其实蒜汁是北京小吃中最常见的调料,简直是必不可少,让你吃到过瘾。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还在这一带晃晃悠悠,那是因为还有一个期待中的节目,早就听说斜烟袋街上有北京胡同中最美味的烤羊肉串,我们自然也不想错过。果然在斜烟袋街的两头入口处都出现了烤羊肉串的摊子,远远地飘着香味吸引你到跟前,我们一直吃到肚子溜圆才舍得离开,这满当当的一天也要宣告结束了。

北京小吃不折不扣是老百姓的嚼口,让你好好感受平民生活的节奏,让你领会那份独属于老北京人的妥帖。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26309.html3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