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加坡国家简史 |
[游记]新加坡国家简史 |
2008-06-27 sina.com.cn |
新加坡的名字来源于梵文“信诃补罗”。新加坡古称淡马锡(爪哇语“海城”之意)。8世纪建国,归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 传说11世纪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圣尼罗优多摩因为娶了廖内女王的女儿,便在廖内住下来。有一天,圣尼罗优多摩带着妻子和随从外出打猎。当他追赶一只小鹿,来到一块岩石上,无意间看到远处有一片银白色的沙滩,随从对他说那地方叫做淡马锡。于是,圣尼罗优多摩王子便和随从坐船前往,可是在半途遇到大风浪,眼看船就要沉下去了,他们只得把所有的东西都丢进海里去,但是风浪仍很大,海水不停涌进船内。最后圣尼罗优多摩只好把剩下的王冠也丢到海里去了。很奇怪,这一下子风浪便静下来了。 他们很高兴地把船划到了淡马锡的海边,终于到达目的地。圣尼罗优多摩到达淡马锡后,先在河口的草地上休息,然后和随从到附近的树林里打猎。忽然间,他们发现一只头黑胸白,身体红色,比公羊稍大,行动敏捷的、极为健壮的怪兽,当怪兽看到圣尼罗优多摩这一群人时,便马上逃入森林不见了。圣尼罗优多摩不知道这怪兽叫什么名字,便问随从,有一位年纪较大的随从告诉他说:这是一只狮子(Singa)。圣尼罗优多摩听了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地方便决定留下来不回廖内了。他还把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拉(Singapura)。新加是“狮子”,坡拉是“城”。意思是狮子城。这便是新加坡和狮子城的来历。 此后,廖内女王派来了许多人民,带了象和鸟到新加坡来。圣尼罗优多摩便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叫新加坡王国。新加坡王国建国以后,圣尼罗优多摩成为王国的第一任君主,以后这王国一共传了五位国王。 由于新加坡的地位优越,处在航运的十字路口,吸引了印度和中国的商人常来这里做生意,故新加坡不久也就变成了一个繁荣的港口。中国商人汪大渊在他的游记里,也曾提到他曾经到过新加坡,并称新加坡海边两块岩石的地方为龙牙门。这两块岩石,一块被炸掉,另一块还留在今天的岌巴海港内。 新加坡虽然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可惜这里的海盗很多,他们利用岛屿的天然屏障,经常抢劫过往的商船。这是当时美中不足的地方。不过新加坡在历任国王的统治之下,已建立起国防的力量。13世纪末,爪哇的满者伯夷王国兵力很强大,各地的小国都要向他朝贡。只有新加坡的国王不去。满者伯夷国王便出兵攻打新加坡,双方相持了一天。由于新加坡军民勇敢地抗拒外力的入侵,结果强大的满者伯夷战败退兵。 14世纪,新加坡卷入了暹逻(现泰国)和爪哇的满者伯夷帝国争夺马来半岛的斗争中,因此其领土成为了战场的一部分。 新加坡到了最后一位国王伊士广达沙的时候,首相是兰山·兰朱那·多波。由于首相怀恨国王杀了他的女儿,便写信给满者伯夷的国王,叫他出兵攻打新加坡。这次满者伯夷派了几百只大船和小船,载了20万军队来进攻新加坡。当他们的军队到达新加坡时,首相便偷偷地打开城门,让敌人进来,结果新加坡人民受到敌人的残酷杀害,血流成河,首相一家人也在混乱中被杀死。伊士广达沙被打败以后,只好带着剩下的士兵,逃到马来半岛去。满者伯夷的军队,便在新加坡河口留下一块纪的念碑,搜刮了许多财宝,然后返回爪哇。 新加坡受到这次大破坏以后,又从一个繁荣的港口回复到一个人口不多的渔村了。虽然国王伊士广达沙从马来半岛回来,但不久就去世了。他的陵墓还留在今天的福康宁山脚下。 当满者伯夷的军队返回爪哇之后,北方大陆的暹罗王国趁机把势力伸到新加坡来,设酋长来管理这一地区,受暹罗的保护。 这时候巨港的王子拜里米苏拉也因为不向满者伯夷国王朝贡,而被满者伯夷的军队赶出巨港。拜里米苏拉便带着部队逃到新加坡来。到了新加坡之后,拜里米苏拉受到了酋长的热烈欢迎。但不久,拜里米苏拉为了占领新加坡,便把当地的酋长刺杀死。这件事立即引起了暹罗的不满。调派彭享的军队攻打拜里米苏拉,把他赶走。暹罗收复新加坡以后,由于路途相隔太远,统治不容易,因此暹罗并没有加以积极经营,新加坡仍旧是个渔村。 拜里米苏拉被暹罗的军队赶出新加坡后,他便带领部队逃到马来半岛,并在马六甲建立了马六甲王国。由于马六甲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狭处,是各国商船心经的地方,因此,它在历任的国王统治下,很快就成为著名的商港,政治和清真教的中心地。纵观新加坡,既没有天然的高山作为屏障,也没有大河足以护城,加上海盗出没无常,防卫困难,使得新加坡无法得以发展。 1511年,马六甲王国灭亡,他的后代虽然另建柔佛王国及廖内柔佛王国,新加坡被划入他们的附属地区,可惜这王国经常和葡萄牙人、荷兰人、亚齐人打仗,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从事建设国家,新加坡更谈不上发展了,只是派了一个天猛公管理就算了。这种情况一直到1819年莱佛士到来以后,才再次开辟成为一个大商港。 1815年欧洲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原来英国代荷兰管理的海外殖民地也都归还给荷兰,英国在东南亚只有槟城和明古连两个殖民地。181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莱佛士出任明古连的副总督。可是明古连在莱佛士的努力经营下,商人都不愿到那儿去做生意;另一方面,荷兰人像过去一样,处处设法阻挠英国人在印尼发展,这使莱佛士对荷兰人非常不满。就在这个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总督哈士丁召莱佛士到印度去,商量英国在东南亚的商业发展。莱佛士便向哈士丁提出一项计划,认为明古连和槟城太偏僻了,无法与荷兰人竞争,因此心须在马六甲海峡的南端,找一个新的根据地。哈士丁总督很赞成莱佛士的意见,便派他去找寻新的根据地,由于莱佛士熟悉东南亚的历史,而且对马六甲海峡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于是,他选择了新加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1352f01000bv8.html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