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节游记(七)西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游记]春节游记(七)西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2007-07-16 bokee.com |
天气预报说全国范围内开始变天了,这一次是破天荒的准,早上起来天就阴沉沉的。今天的计划本来是上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下午碑林、晚上回民街采购纪念品。结果LG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先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记得那天我们从大雁塔回来时,LG给我指了那里,后来我很不屑的样子,LG笑我没文化,说我根本不知道陕西有多少历史可读有多少好东西可看。 到了以后,证明了LG的英明和我的愚蠢。买了门票35元进去,主展厅正在改造,所以所有的展品不得不分在左右四个展厅摆放。我一进第一展厅只是史前——西周,就傻眼了,里面装满了文物和介绍,我的眼睛都不够使的了。忙拿出相机把我所看到的一一纪录下来。这时旁边有个团请了解说员,我忙发挥我偷听的本领,跑到人家那里偷听。可是又觉得听他们讲影响了我拍照,所以又停下来拍照,光看我一个人忙活了。 就在这时,相机突然显示没有内存空间了,我一下子绿了,关键时刻可不能掉这个链子呀。调了半天设置,还是不行,没办法,打电话回宾馆找LG求助,找了半天毛病,突然LG说你是不是没装卡呀,刚才用的是机器本身的空间。我一看,果不其然插卡处是空的。唉,每次出来我都会搞一两次这么屎的事儿。LG只好开车给我送卡,等卡的功夫我追上带解说的那个团,又偷听了几耳朵,发现其实每件文物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LG来了站在检票口外,我站在检票口里,算是取到了我的卡,丢死人了。取完卡,我跑到讲解咨询处,问问要是一个人请讲解多少钱。人家说,不管多少人,反正请一次就60元。我觉得我就自己一个人,请一个是不是有点儿奢侈呀,后来又一想,LG没去钟鼓楼和历史博物馆刚好省下了60元,干脆就当资助我请讲解了吧。于是付了60元,工作台派了个帅小伙儿给我当讲解。 我们从最早的蓝田人开始参观,原来史前人类有很多我们想像不到的本领,他们在劳动中不断进化,进化神速。人类的进步是不断积累的,等到了周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所有的东西都更加精致、更加科学、更加实用和更加艺术。 在西周的建筑材料中,已经出现了中空的砖,充分节省了建筑材料。在材料表面还留有小洞,利于排水。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一头大一头小的小水道管,将大头套在小头上连接起来。 西周乐器 鼎是最早的青铜器,这里有大鼎。 饕餮纹鼎 此前,我们也见过很多鼎,但是所见过的都是三足的,这里的第一件国宝级文物就是唯一的四足鼎。 在这个时候,已经有面具了,面具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法师做法事时用的。二是娱乐用的,有点儿像今天我们的假面舞会。三是戴在死人脸上的。 另一个国宝级文物是第一件内壁带文字的鼎。 在陪葬品里,已经有明显的地位差别。一般的富人在陪葬的时候只能用五只鼎,而大官可以用七个鼎,只有帝王才可以用九个鼎,也就我们今天说的“一言九鼎”。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遭到了悲惨的迫害。在艺术品上也能看到这些。奴隶被做成鼎的支柱,而且还被砍断了一条腿。 最早的钱币是贝壳。因为陕西处于内陆,离大海很远,因而贝壳成为了稀有物品,所以成为了最早的货币。如今,很多与钱财相关的东西,都以贝做偏旁部首正是这个原因。 乐器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有了编钟。 一件非常精美的青铜酒器,是一只牛,牛口是壶嘴,牛腿是支撑,牛背是装酒进入的口,牛尾是壶把,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精美的鸟状酒器也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馆藏的虎符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虎符的一半属于在外面调兵遣将的将军,而另一般属于君王,在调动50名以上军队的时候,只要当两部分合在一起才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这枚虎符属于一个姓杜的将军,因此成为“杜”虎符。不过,现在虎符只有一半,另一般始终都没有找到,人们预测应该在秦始皇陵中。 第二展厅纪录的是秦汉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了钱币、文字以及度量衡。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除了有秦始皇兵马俑以外,还有跪俑,他们在离兵马俑不远的地方被挖掘。据说,这些跪俑相当于马夫。 其实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懂得与自然的共生,那时候就已经有环保的概念了。取暖炉下面特意留了水槽,放入水,使燃烧的灰可以溶于水中,保护环境。 相比于秦俑,汉俑要小巧的多。 汉也有自己的兵马俑,但是与秦兵马俑的“千人千面”不同,汉兵马俑是“千人一面”,而且不是按照真人大小建造。 汉代的随葬品讲求与现世的结合,因此更多的随葬品都是生活用品,如工具、粮仓、房屋、猪圈等。印象特别深的就是这个猪圈,里面还有陶制的一头小猪。 织布技术在汉代已经发展成熟,馆藏内仿制的一个汉代织布机。 馆内一件国宝级的文物,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的玉玺。只可惜这件国宝正在国际巡回展出,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件仿制品,据说那件真品得等七月份才能回来。 汉代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彩陶,但是色彩技术还相当不成熟,只能看出淡淡的颜色。 汉代的铜镜制造技术已经成熟。 钱币制作模具。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出土的文物相对较少,但是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珍品。这件金头饰是一件一级文物,里面用了很多动物的元素,是那个时候的四不像。 这是谁的东西我忘了,反正是中国第一岳丈,因为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个国家的国王。他自己有很多身份,因此把自己的身份刻在一个26面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名片。 第三展厅和第四展厅的前半部分都纪录了盛唐的历史。第三展厅从隋开始,但只是一笔带过。精美的艺术品、丰富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示了盛唐的繁荣。 著名的唐三彩 唐代,佛教盛行,很多佛教题材的艺术品,其中天王俑的出土量就很多。 铜镜到了唐朝,形状与花纹都更加丰富。 这是馆藏唯一一面铜镜的正面。 金银器到了唐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一件一级文物,一个5千克的金盆。 雕刻着花纹的国宝级文物——金碗。 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国宝级文物——金杯。 金杯花纹的图片 雕刻精致的国宝级文物金龙,在如此小的作品上,每一片鳞片都极其精致。 金龙的放大图片。 另外一件一级文物是一个画着飞舞的马的提壶。 壁画在唐朝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国宝级壁画侍女图,通过简单的线条就把侍女的表情、动作刻画的唯妙唯肖。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唐朝的审美观以及唐朝人的开放。 馆中另一幅国宝级壁画是待客图。前三位是唐朝的大官,后面是来进见的外国使臣。不难看出,外国使臣是必恭必敬的,可见那时候大唐的国力。 当然这些壁画都是复制品,为了更好地保存壁画,这些壁画现在都在馆藏中,但无法那出来展示。另外一幅很有名的壁画是马球图,纪录了那个时候最流行的运动。 唐朝的立女俑,与在壁画中看到的侍女一样,体态丰满,衣着开放。 馆内另外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是一件玛瑙的牛形酒器。酒从牛头后的大口灌入,喝的时候打开牛嘴处的金帽。整个牛头晶莹剔透,牛角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即使在现代科技手段下,也找不到任何瑕疵。 唐朝国力强大,与少数民族交往密切。因此也有不少少数民族的艺术品。 少数民族随葬品 胡人头像 在第四展厅的后半部分是宋元明清,伴随着唐朝后期的衰落,陕西也不再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文物出土量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 宋俑 元俑 明俑 相扑俑 馆内最朴素的一个国宝级文物是宋朝的黑釉碗,因为在这个碗的内壁有很多白色的结晶。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技术,而是因为烧制过程中突然的窑变,温度的骤变导致了烧制的失败。然而这就相当于今天错版的邮票或是人民币,反而值钱了,再也烧不出这样的碗了。 馆内的最后一件国宝级文物是一把倒灌壶,它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设计原理,它采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因而在顶部是没有壶盖的,因此灌水的时候是把壶倒置过来,从底部灌入水。二是在壶顶上运用了百鸟之王凤凰的图案,在壶嘴上用了百兽之王狮子的图案,在壶身上用了百花之王牡丹的图案,因此又称三王倒提壶。 馆中的最后一件一级文物是一只彩绘碗。碗内外都绘着美丽的图画,且碗壁只有8毫米厚。这样的碗是需要两次烧制的,第一次是在碗的内壁画上图案烧制,然后要小心翼翼的剥掉泥胎,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然后再在外壁上绘上图案进行二次烧制。 碗壁上的图案 馆中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数字,是我们玩儿的六宫格,无论横、竖、斜相加,都为111。 六宫格说明图 馆中所藏光绪恩科试题 在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宗教,展示了一些佛像。 跟随解说一圈走下来已经快两个小时了,加上之前没有相机卡自己走的那遍已经三个多小时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跟解说一起去看看有什么书,结果他给我拿来了一套四本关于馆内文物的介绍,很不错,价格99元,不能分开卖。后来想想,早知道有这书,不如不请讲解了,买一套书自己到每个展品前去查,不是更好?所以,建议如果想保存,不如进去时就买一套这个书,然后拿着这个书去参观,讲解就省了。 从博物馆出来,小雨如期而至,去碑林的计划就此泡汤。我觉得非常遗憾,LG说:“没关系,留一些遗憾,你会还想来的。”我说:“没这个遗憾,我也还会来的。” 回到宾馆,在宾馆楼下的君悦小厨吃了饭,恐怕应该叫“下午饭”。之前订宾馆的时候,就看到评论说,这里的餐厅不错,的确环境很好,菜也比较精致,味道也说的过去,价格相当于北京中档餐厅的价格吧。我们吃了干锅羊肉、香辣鸡肉、洋芋叉叉、两只扇贝、一个拌菜心,一例椰子雪梨汤和两瓶汉斯啤酒,花了119。 晚上我们去了回民街,我给爸爸妈妈买了清真糕点,那里有一家据说三代做糕点,我各式点心都拿了一点,总共花了40块前。然后买了那里最有名的酸梅粉,准备带个同事。还买了那里的绿豆饼和柿饼。其实,陕西的三大特产是红枣、核桃和柿子,可惜时间紧来不及都选了。 在回民街的回坊人家吃了西安最后的晚餐,那个麻辣砂锅的味道,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回来的路上,把油箱加满,加了100元的油,总共21升,这21升跑了299公里,平均油耗百公里7个油。 全天花费如下: 门票:35元讲解60元=95元 打车:10元 午饭:119元 晚饭:39元 加油:100元 住宿:198元 共计:561元 |
转自:http://baran.bokee.com/viewdiary.15075963.html11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