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骊山游记骊山大门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 |
[游记]骊山游记骊山大门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 |
2008-06-10 3608.com |
上一篇 | 下一篇 骊山游记 作者:江南小野狼 时间:2008-4-27 字体大小:小中大特大 分类:旅行见闻 精华: 推荐: 评论:0 阅读:38 骊山大门 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 1301.9米,由东西秀玲组成,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耗资约260万元、长度60米的浮雕,以西安事变为主线,描述了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1937年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这段时间内的主要史实。浮雕由12个单元组成,分别为“日本侵华国共对垒”、“三位一体志在御侮”、“诤谏抗日屡遭拒绝”、“学生请愿少帅承诺”、“骊山枪声华清兵谏”、“西安战斗风起云涌”、“八项主张救国救民”、“两宋莅陕和谈释蒋”、“少帅送蒋南京被扣”、“周公斡旋国共合作”、“团结统一联袂抗日”、“千古功臣民族英雄”。浮雕共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典型人物形象120多个。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代战争,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华清池温泉共有4处泉源,在一石券洞内,现有的圆形水池,半径约1米,水清见底,蒸汽徐升,脚下暗道潺潺有声,温泉出水量每小时达112吨,水无色透明,水温常年稳定在43度左右。四处水源眼中的一处发现于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前771年时代,其中三处是解放后开发的。总流量每小时为100多吨,水温43℃。水内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有石灰、碳酸钠、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硫磺、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骊山温泉、千古涌流,不赢不虚。温泉水不仅适于洗澡淋浴,同时对关节炎、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浴池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华清池有各类浴池一百多间,一次可容纳近400人洗浴。
|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46056.html7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